小宝跟着他爸爸时,特别乖,吃饭乖,睡觉乖,连吃药都是乖乖地自己吃药,自己乖乖做雾化。但是跟我在一起就各种淘气,吃饭到处跑,有时候还提出让我喂,不喂就不吃,喝药就更是各种理由各种拒绝,还天天喊不想上幼儿园。
孩子爸爸就总是说我把孩子溺爱坏了,孩子跟我在一起就可以想干嘛就干嘛,没规律,而爸爸教孩子规矩,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昨晚小宝又不肯做雾化,我就问他:为什么你跟爸爸在一起时,那么乖,又肯自己吃药,自己做雾化,但是跟妈妈在一起就啥都不肯做了?小宝回我:因为我怕爸爸不要我了啊,你又不在家,如果他不要我了,怎么办?而且我也不想不要他,如果他没人要,他也会伤心的。我继续问:那为什么跟妈妈在一起就不愿意做?小宝:因为你不会不要我啊,而且你会支持我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我的天,孩子的心里跟明镜似的,在妈妈这里是足够安全的,放松的,是可以做自己的。在爸爸那里是有要求的,有时候为了生存,为了得到爸爸的爱,也为了拯救爸爸,不得不用爸爸想要的行为去满足爸爸。
可能有人会说,那按照爸爸的养育方式就蛮好啊,听话又省心,又符合社会规则,多好。妈妈的方式就是溺爱,社会哪允许你那么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在规则之内。所以还是得先让孩子适应社会规则,在规则内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再说。
可是什么样的孩子才真的适应社会规则?什么样的孩子才真正有力量活成幸福的样子?是那些被恐惧驱动,被各种教条规则养育出来的学霸们吗?曾经因专职养育学霸张一得而火爆家庭教育圈的老得,最后得到的是儿子不堪重负自杀离去。作为父母,我时刻反思:我们到底要什么状态的孩子?学霸?平凡而幸福?还是庸庸碌碌似我们一样?
我的答案是想要孩子幸福的样子,哪怕他只是平凡而普通的一个农夫。什么是幸福的样子?幸福是一种感受,是既有能力温暖自己,又可以温暖他人的爱的感受。
如果我的孩子天天为了拯救我,为了不被我抛弃,为了得到我的爱,不得不表现的乖,那都是一份恐惧驱动他的乖行,不是他发自内心的做自己,每天被这样的恐惧驱动,累积久了,他就失去爱自己的能力,所有的一切都在满足父母,他没有自己,他就会成为空心人,空心人没有力量,早晚都会躺平。还有的人会一直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直到有一天他自己无法压抑住,要么反抗,要么毁灭。
所有的乖行真的不重要,那只是孩子为了取悦于你的外在行为,他的背后被恐惧步步紧逼,恐惧像个黑洞,不断吸取孩子的心力,直到有一天孩子被撕扯得干涸殆尽。所以不要再用所谓的规则要求孩子,那是最省心省事的借口,满足父母的全能控制欲和妥妥的价值感。
家是港湾,是爱的栖息地,孩子如果得到足够的爱,足够的允许,他还有什么可执着?孩子有足够的爱,他的内心足够温暖,他何惧黑暗?孩子有足够的爱,足够的安全,他又何惧被抛弃?又何惧没有力量应对所谓的规则?我们作为父母,真的无需功利,我们尽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出全部爱滋养孩子,让他足够安全,足够温暖,他便有无穷的力量应对所有的一切,也能够活出他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