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德福
前两天去百年船屋参观,看到墙边立着两个老农具,一个是风车,一个就是图中蛇皮袋下,这个类似于正方形的船一样的农具了。
我把这张图发到朋友圈,问认不认识这种农具?叫什么名字?
其实我是知道这个农具的用途的,也知道浮梁方言里怎么叫它,只是不知道它的学名。
这条朋友圈有四十几个小伙伴回复,南昌的同事和学生基本不认识,因为他们干农活和我们山区有所不同。一个余干籍大学同学说出了用途,说的名字和方言一样,他打出的名字为:禾斧!这个禾要读“我”的音,斧写作釜会更恰当。另一位南昌县的老师说在电视里看过,说出了它的用途并且道出了和南昌地区的区别:“我们这边种田不会用到这种农具,在电视里看过,稻子割了以后不挑上来,把打谷框放到田里直接脱粒,把谷子挑上来。”认识这个工具的,基本是八零七零或者六零后,九零后基本就不认识了。
我看到南昌地区的水稻收割,现在都是收割机了,在用收割机之前是把水稻放倒后,把稻杆和稻穗一起挑回家,放在院子里,然后再脱粒。而在山区,没有收割机之前,就是用这种农具直接在田里脱粒的。也就是说,它是手工打谷机。
黎川籍的一位同事说出了用途,并指出学名应该叫打谷框,或者叫扬谷机。我们景德镇那边方言发音叫:wo~fu~禾釜
把放倒的一把把水稻紧紧地抓在双手,然后把稻把从侧边路过头顶,类似打高尔夫,往打谷框内侧一边猛甩,这个动作可以叫甩稻。谷穗撞击木板,稻谷脱落,掉进框内。一般力气大的甩击三四次可以脱尽,力气小的得七八下。打谷框有四个边,所以劳动力多的人家,可以四个人同时进行。这种工具效率是比较低的,而且非常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力。
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家还有一个,那时我已读高中。记得有一次爸爸不在家,我和哥哥,母亲三人在一块田里打谷子。那块田是在半山腰的一块梯田,收割的时候,田里土地已经干裂。太阳毒辣辣的,没有一片云彩,也没有一丝凉风。
草帽戴着也是形同虚设,头发湿透了黏在头皮上。天边山上的荆棘灌木都烤得软塌塌的。温度已经接近四十度,我们全都汗流浃背。因为田里没水,谷子干燥,稻杆和谷子上的毫毛乱飞,黏在我们身上,奇痒难忍。做了一上午,三个人基本上都力竭了。腰酸背痛,手掌也基本磨破了。
哥哥看了看天,已经十二点了,他说:上午是弄不完了,先回家吃饭吧!
我看了看剩下的稻子,估计慢慢搞还要四五十分钟,但是想到下午那么热,还要出门干活,我的倔劲上来了,我说:加油干,弄完再吃饭,然后我开始疯狂滴甩起了稻把。母亲和哥哥看到我疯狂的样子,没有反驳,而是和我一起加油甩起来。甚至因为我甩的太快,有些谷子都飞到外面去了……
在那二十几分钟里,我心里基本上一直在咒骂:妈的,以后一定要考上大学,再也不要干这么苦的事了!
二十分钟后,我们把所有的谷子都脱粒了,有时候疯狂,效率出奇地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用脚踩转动的半自动打谷机渐渐普及了,wo~fu~也渐渐淘汰了。
那真是一段艰苦的岁月!
今天偶然看到它,勾起了往事一幕幕。我要感谢那段艰苦的岁月,让我在求学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