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日常教学的思考
1.第二次阅读这本书,引发了许多不同于第一次阅读时的思考。我想,这源于自身认知的改变,源于教育实践的不同。中篇第一节的内容是:让学习真正发生。课堂中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我们自身的学习也要真正发生,啃读便是促进真正发生的推动方式。
2.读完后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分组教学,分组教学就是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一是鼓励排名靠后的同学来回答问题,二是由他们先自主解决问题再去教学,这样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做的是站在学生的后面,起一种鼓励支持和保障的作用。
3.大问题教学的课堂将努力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既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力,又是走向开放、多元的,去探索未知的学习意识。多元化的学习意识让我想到赵昂老师提出的全景生涯观中的信息多元性。教师应帮助学生关注的是:信息有哪些?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信息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如何有效利用?放在课堂上,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其实也可以用这些方法。想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关注哪些信息?找到这些信息后如何去提炼关键词,找到作者的观点。
二、对于自我状态的思考
1.张文质老师在书中说:在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教育话题下,心无旁骛,所以两天的思维速度和思考总量与平时大不相同。这样的学习是一种自我激活,是生命能量,生命智慧以及生命肽的激活。我想我们的共读活动也是在自我激活。
2.教师的手也可以构成教学的一部分,这是以前没有想到过的,原来手也可以有语言有表情。
学生的情感不仅要被知识本身燃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的点化燃起。让我想到了自己再准备第1次语文公开课时候的状态,备好了课,但讲出来的感觉总是差很多。这个差距就在于教师的表情教师的感染力。
弗莱登塔尔说:“学生的发言和见解无论多么千奇百怪,对老师而言都应当是耳熟能详的,但老师都要像第一次听见一样善待他,尊重他,肯定他。”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我会注视着回答问题的学生,但比起黄老师却差得很远,他可以跑到学生身边去听学生在说什么,其实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