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把儿童当儿童。成年人的喜好:喜欢孩子说出成年人才能说出的话,做出成年人才能做出的事情,思考只有成年人才会思考的问题。这种现象充斥在我们的课堂,不达我们预设的“目标”绝不罢休,“引入埋伏圈一网打尽”“倾听着教师要的答案”等等,成人的喜欢儿童的模样。教育者要做的三件事:一是尊重童年特殊的生命生长价值,把童年还给儿童;二是不把儿童当做“小大人”,把儿童当做儿童;三是让儿童说儿童的话,做儿童的事,过儿童的生活。记住,儿童拥有创造他的世界的权利和能力。
28.学生是教育的目的。康德认为,人是目的。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我和你》将人与人的关系分成三种:我与它的关系。它是非人之物;我与他(她)的关系。人味;三是我与你的关系,相互玉成。学生从目的变为手段和工具,这是教育最大的异化,也是最大的悲哀。摆景(拍),对学生来讲是最大的“伤害”,像一个虚假的种子播种,长出来的是“毒瘤”!没有变成教育的目的,倒变成教育的工具,悲哀!
29.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李教授认为当下教育理论的价值在于告诉我们“怎么看”和“怎么想”,教育理论亦称教育观念,就是认真地观看教育之后形成的见解和看法。最重要的看是“看学生”,最重要的教育看法是有关学生和儿童的看法,最重要的教育观念是有关学生的观念。把学生看做种子才会有希望与未来,学生观就是观学生。一言蔽之,教师怎么看待学生,就会怎么教育。“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美国“全国2003年度教师”贝特西·罗杰斯说。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玫瑰花蕾;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玫瑰花蕾,但花期不同;花开迟早,不是判断花蕾价值的标准。揠苗助长与循循善诱截然相反,教育的当下常态,以看似教育的方式做着非教育的事情。
30.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学习,天性是一种艰苦的劳作,对孩子而言尤其如此。陶行知认为,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只有体验到学习艰辛,习惯把学习当成劳作,同时又善于“苦中作乐”的学生,才有可能适应未来人生的挑战。对天生喜好学习型人才除外,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