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夜雨灯窗品红楼》,毋庸置疑,这又是一本关于红楼的著作,很冷门,但是名字好好听啊,光看名字我都有读的欲望,于是凭着书名对我的吸引。在某一天的夜里我开始打开这本书。直到今天下午读完。本来今天一起阅读本书人数一开始是一个人,那一个人就是我自己,读着读着发现又多了一个人,所谓志同道合者。而且这本书在豆瓣根本查不到书评。但是这根本不影响这本书的优秀啊。这是我近半年来读到的最喜欢也最有深度的红学论著。
全书不算附录分为四部分,结构很明晰。第一章是红楼梦的神话世界、第二章是红楼梦的宗教世界、第三章是红楼梦的现实世界、第四章是索引与考证。
论其别开生面我觉得当属第二章红楼梦的宗教世界。我没有看到其他著作系统地聊过宗教这一块,作者能注意到红楼梦的宗教世界这一点并且能从佛和道这两方面系统的阐述我觉得就很了不起啊。
论其趣味性我喜欢读第三章,因为说到红楼梦的现实,自然绕不开红楼梦的主人公。作者没有另辟新径去讨论红楼的现实世界,也是从人物入手,不过人物的选取和一般书不同,他选取了林黛玉、薛宝钗、尤二姐、秦可卿、薛蟠和柳湘莲、贾雨村这几个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物,对他们做出了相对公允、客观公正的分析,也有地方我并不完全认同,借用刘心武先生的观点“红学研究应该是一个公众共享的学术空间……谁也不应该声称关于《红楼梦》的阐释独他正确,更不能压制封杀不同的观点,要允许哪怕是自己觉得最刺耳的不同见解发表出来,要有平等讨论的态度,容纳分歧争议的学术襟怀……”所以我也不敢冒昧说作者的见解是对还是错,看法不同罢了。举个例子说说。例如他说林黛玉是一个有极高文化修养又聪明过人的姑娘,但是文化的教化却并没有使她获得宽容、厚道和与人为善的品性,反而增加了她因文化的优势而高傲自大,不能平等待人的能力和水平。我认为她的高傲、尖酸刻薄、小性和她父母过世过早有关。一是成长过程中没人教导啊。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尚且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当时已经没了母亲。后来没多久,父亲也走了,年幼的她在贾琏的护送下又回家奔丧,后来就彻底寄住在贾府了,在最需要父母引导的童年期和青春期没有人引导,也正因如此,在黛玉无意中说出《西厢记》、《牡丹亭》中的词句的时候,经宝钗事后提醒劝导,她才会那么感动,并且与宝钗重归于好,那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未必真的认可宝钗带有封建纲常思想的说教,但是她是真的感谢宝钗能像亲姐姐一样一片真心为她着想。其二父母过世早导致她拥有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心境,寄居在贾府寄人篱下,孤苦伶仃,在维系着她唯一寄托和希望的婚姻爱情上,又始终处于一种无法把握、唯恐失去的担忧恐惧之中。她并不是仅仅因为文化优势而高傲,她和栊翠庵的妙玉一样,可能因为内心的极度自卑而故作骄傲。总之我认为对人物的解读不能只看表面还要了解认为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故事。再例如他说秦可卿既可读作“情可亲”亦可读作“情可情”,而我认为应该是“情可轻”。还说贾政的谐音是“假正经”,我并不认为啊,我觉得这就像刘心武说茜雪谐音“欠雪耻”一样穿凿附会。不胜枚举。所幸读书的同时我还没有丧失思考的能力,我不会轻易认同作者的某一观点,这个我几年前读《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时心境大不一样,当时我真的把他的书里的所有言论当做一种绝对正确的观点来消化,直到红楼的书越读越多我才发现或者说敢提出质疑,他的很多观点其实说不通的。
佩服所有能出书的红楼作家,他们都有一个“红楼情结”,所以能在红尘滚滚、商海滔滔的现代都市中,在这整个社会心理都普遍浮躁、焦虑的时代,坐在书桌前凝神静气写红楼文字。即使不能大卖,这也无所谓,文字只是作者思想的倾吐表达,好的文字自然有人欣赏。而我也有一个“红楼情结”,但是这份情节只用于读红楼书籍和红楼文章以及买各种红楼周边里,兴致所致写两篇类似读后感的东西。还是才疏学浅啊,书到用时方恨少。
世事变化沧桑、家族荣辱兴衰、人生悲欢浮沉、生死变化无常……这就是红楼梦所反映的吧。王国维先生曾说过:“《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而我真喜欢这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