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购房
——怀念十叔之六
【接上篇《——怀念十叔之五》】
十叔是真正的“老陕”,虽然常年在外省居住,但是只要回到陕西,就爱吃陕西的名馔“羊肉泡馍”。苏东坡的诗中提到关中的饮食,“陇馔有熊腊,秦中唯羊烹”。其中的“羊烹”就是说的羊肉泡馍。当年,因言遭贬的苏轼老先生是南方人,初到北方,由于南北饮食习惯不同,来到陕西凤翔做官,好几天竟然吃不下饭。最后庆幸关中还有美味的羊肉汤。还是这羊肉的烹调,最终解决了苏轼老先生的吃饭问题。因此才有以上佳话。
在西安定居期间,十叔他每次到西安东郊纺织城我家,他都提议要到东郊纺织城有名的“一间楼”泡馍馆,大快朵颐一顿。现在分析,十叔很能体谅晚辈,都是上班一族,家中来了长辈客人,绝对不能怠慢,少不了要费心外出采购,用心烹调招待一番。但这些都很花费时间和精力,十叔的心思缜密,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借口吃泡馍,实则为了减轻我们的经济负担,也省去了在家中做饭待客的辛劳。可谓是用心良苦。同时,我们也可以跟着十叔一起“下馆子”,去吃一顿美餐,当时下馆子对工薪阶层可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您想一下,每月四十几元的月薪,平日里都要省吃俭用,根本不敢轻易下馆子吃饭,稍不注意,一旦超支,到月底就要借钱了。那段日子的生活过的真是拮据。吃完泡馍,最后结账买单,还是十叔抢着付账。其实十叔经济状况也是不好,但他待人的忠厚和对人的真诚,是确实让人难以忘怀的。可惜西安东郊纺织城现在的百年名店“一间楼”,已经因为市场经济的竞争,经营不善,最后倒闭拆除了,留给人们是无尽的思念和美好味觉的记忆。
十叔决定了退休后回陕居住,但是究竟是回老家富村生活,还是在西安居住。这是十叔退休后回到西安后首先要思考和决定的事。十叔最先是想在西安购买一套住房,十叔的事,当时在西安工作生活的亲属都很关心,记得在陕西白水县医院工作居住的四姐,她的儿子延岭,在西安土门一家企业上班,听说十叔要在西安购房,延岭就打听和和拜托朋友,之后了解到,西安北郊有一户人家,他们有一套住房要出售,提出建议可以陪十叔去西安北郊自强西路看房。
这次去北郊看房,十叔非要拉上我陪同他一同前往。在单位请好假,一同前去。那个年代,人们致富的心态也比较浮躁,社会上各种摸奖博彩的把戏真是层出不穷。有的大奖是汽车,或者摩托车,当然也有住房,中大奖的概率是很小的,但当时的人们为中大奖,不惜一博。有些类似于现在的彩票。我从来不屑于参与这类博彩。今天到北关来看的这套多层住宅,楼房的房主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手气极好,就是积极参与摸奖之后,中了大奖得来的,两万元不是小数,他们可能急等用钱,想脱手这套房。房子是位于北关一栋五层建筑顶层的“一间半”,面积不大,要价两万。放在现在,两万元,可能只能买西安北郊一个多平米,但在当时,那个年代,钱没有贬值,还真值钱,竟然可以买一套住房。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因为当时人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谁家有万元的存款就很了不起了,当时的“万元户”就算是有钱人了,就已经是不得了了。好在十叔把在山西晋北的住房出手卖了,手里还有些钱。看了房之后,我看的出,十叔当时很动心,说在陕西省会城市西安能有这样一套楼房,就已经很不错了。那时不像现在,大多亲属都是住得旧的单位福利房,建筑格局普遍陈旧,设计空间狭小,当时反映当时盖房子的理念,主要是解决有房子“住”的问题,而不是解决人如何“住好”的问题。尽管这套房屋在五层,十叔已是临近古稀之年的老人,虽然当时身板骨还结实,但还是要考虑到老人体衰、腿脚不便的上楼问题,这是房子的美中不足,但在西安二环以内找到这样离市中心较近的这样一套房子,已是非常不易了。十叔不想放弃这个购房机会,因此,虽有以上楼层较高的原因,但十叔权衡利弊,觉得还是中意,几乎就要出手,拍板买下这套房子了。
但后来十叔北关购房的计划还是搁浅。最终还是没有买成。导致搁浅的原因是,三哥不太同意,因为他在市公安局八处(刑侦处)工作,非常了解西安北关这一带的治安状况,他深知北关特别是自强路一带的治安很让人担忧。这个地区当年的确比较复杂,治安状况令人堪忧,抢劫、盗窃等案件屡屡发生。当年的西安发生的魏震海大案,后来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枪响了》,案发地就在北郊自强路这一片。因此,三哥耐心劝说十叔,建议千万不要在此区域购买住房。
十叔退休返陕,很长时间在家乡户县的落户问题解决不了。当年解决户口,真是谈何容易。当时不像现在,很多机关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要办事,非得请客送礼才行。事前要拿钱“润滑”办事渠道,俗称“渗渠”。正因为此,十叔回来几年办不了落户。后来三哥得知之后,只有自己亲自出马,去户县跑了几趟,由于三哥的身份和职业关系,很快,十叔的户口就办了下来,安置在了户县。为此,十叔非常的尊重三哥的意见。三哥这个建议,是真心为十叔安全着想,培楠不在身边,两个老人人地两生,深居简出,万一有事,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很是让人担忧。这个建议引起十叔的高度重视,最终导致十叔的北关购房方案搁浅,只好放弃了北关购房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