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思心舞
从亚隆医生的后记中,我们能再现整个个案和历程的框架,从理论和技术上做系统的理解。但是金妮的后记则显得感性化、文学化,她承认“我没有别的行话;我无法逼迫自己去找到那些他想要的治愈的话;我无法有一张临床的嘴巴,用类似精神科医生的行话来直接回答他。”那么,从学习个案的角度,我们还是以亚隆的框架来整理最后的总结。再看金妮的反馈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一、结束治疗后的金妮
结束治疗后的4个月,金妮离开加州前跟亚隆又见面做了“老朋友”式的聊天,并在此10个月以后,亚隆因联合出书的事情与金妮电话沟通,金妮的回复透露出积极乐观,报告了在个人工作和写作上的进展,以及和卡尔没有太多改变的关系但是自己对此有的不一样的态度——她准备用3个月的时间去尝试和评估这段关系。
不久,金妮与亚隆因出书的事情见了两次面。金妮在有朋友或亚隆妻子在的时间里带上了社交式的表演,并在秘书询问她的身份时愉快地回答是亚隆的“朋友”,但在跟亚隆短暂的独处中,流露了真实的情感,亚隆也保留了“医生”的称谓“以待将来用”(给金妮留了继续来就诊的可能),同样他也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涌动。
这次见面后不久,金妮写信报道了她与卡尔的分手消息。鉴于治疗期间暴露出的两人关系的脆弱基础,这个结果对于金妮和卡尔都是解脱,对她自己与亚隆已经不算“意外”,他们对金妮能都独立渡过并更好地生存有信心,这在此后的几个月金妮的生活变化中得到了证实。亚隆认为她有了“新的力量”,“提高了沟通、信赖和爱的能力”。
二、治疗原则
亚隆在后记中总结了金妮个案的咨询设置。他的手稿遇到了来自传统精神分析师的批评,他认为有必要解释这些批评掩盖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其实整个治疗都基于一个丰富但严格的概念体系”,他需要“描述这个系统并讨论一下那些指导我行为的治疗原则”。其中,“如何利用金妮对亚隆的正向移情”成为此个案的一个关键。
金妮对亚隆的移情表现体现了“继发性获益”超过了“原发性获益”的欲望,即通过咨访过程和咨访关系带来的心理满足诱发的“留在治疗中的愿望超过了被治愈的欲望”。这使得金妮参加初期小组治疗不是为了成长而是为了和亚隆在一起,说话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取悦亚隆,她“在某种程度上用盲目的信任来帮助她自己的成长”。
人际关系理论是亚隆的基本治疗思想。也是亚隆大胆利用正向移情帮助金妮的理论依据。
人际关系理论取向:人们为不同的原因寻求心理治疗,但有个共同基础就是无法与他人建立满意持久的关系。人际困难起源于早期跟父母的关系,但是纠正起来需要利用此时此地最直接的关系。
人际关系取向假设:“病人在一个充满信任的、自如的环境中时,能够很快就在跟治疗师的关系中体现出他的人际困难”,治疗就从这里展开,不必过多追溯历史。
人际取向治疗流程:在对咨访关系的“此时此地”的关注中观察病人在人际关系中的病态模式的重演并进行反思,通过清晰认识后唤醒和强化的“意志”驱动改变,并且将治疗中发生的改变能够延伸到治疗外的生活当中。
三、此个案中的分析、处理和治疗技术
基于人际关系取向,亚隆分析金妮最基本的人际态度是通过自我埋没取悦别人、追求爱、害怕失去爱。他努力将他的观察和分析告诉金妮,引导金妮放弃对爱的狂热追求,并且停止对自己的暴力打击。具体的做法上,亚隆计划的是利用好金妮的正移情,在跟金妮亲近的关系中陪伴她一起去体验、反思和纠正这些不合理的需要、追求和自我埋没。在这个过程中,书写和交换报告可以帮助他们在咨询室外以抽离的态度去反思,也可以帮助他们防止陷入移情可能引致的情感旋涡。
交换报告给亚隆带来了来自金妮在很多方面跟他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他带着明晰的治疗框架和指向,用了很多技术,但给金妮带去的更多是压力和回避,反倒是那些“简单的、人性的行为”能够触动到金妮。前面我提到,报告交换是不是可以缩短周期,以便及时地调整呢?毕竟来访者的感受总是会跟咨询师预设的有偏差,难得在此个案中,有擅长写作的金妮作配合。
在这段之后,亚隆进入了对咨访关系不对等性的一些反思,以及对他应用的三种技术的总结。亚隆应用的三类技术是:解释性技术、存在性技术和激活性技术。所有技术都是为了“唤醒和强化意志”、驱动行为的改变、驱动来访者的成长。
解释性技术是将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解译给来访者,特别是一些潜意识的提示。亚隆做的不同于传统的精神分析将注意力放在挖掘历史上,而是更多地“去关注当下,那些影响金妮的想法、感觉和行为的很多层的意识或无意识的力量”,理解对于那些“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投射。另外,亚隆的很多解释性工作围绕“移情”——金妮与他的不现实的关系——展开,所以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亚隆不断地鼓励金妮表达出对自己的真实情感,这并非出于亚隆的自恋情结而是他设定的技术框架。
存在性技术“是一种以存在为名,集中于存在、偶然性、生活的意识和目的、意志、决定和选择、义务、生活的态度和观点的改变等方面的方法”。亚隆用了大量的明喻暗喻,引导金妮重新思考存在的意义,从而激发对自我的觉察和认同。
激活性技术则是一种行为治疗技术。虽然亚隆认为它将人降到低等生物的水平,不够人性,“比起建立在本能基础上的精神分析显得更机械,它忽略领悟、自我了解、意识和意义”,但还是吸取了它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强化行为的意义,并在对金妮的治疗中有采用,而最后,亚隆也认识到这种方式在金妮身上的无力:“这个框架散落了,演员开始表现自己,导演拒绝一直充当行为工程师”。
四、亚隆作为治疗师的自省
亚隆反思了治疗过程中自己的状态,反思了咨访关系中,金妮对她的意义:他需要治疗师的“自我形象”及其带来的“意义、勤奋、骄傲和成就”,他帮助和鼓励金妮写作也是想成就他自己曾经有的“作家梦”。回顾前文,我们还可以清楚地记得在那个冬天,亚隆显得比较长时间的倦怠,反倒是金妮靠自身的微弱力量的缓慢进步更多带动和感染了他。所以说,咨询师、治疗师与来访者是旅途伴侣的关系,有时很难分清谁从谁那儿获得的力量更多,但在相互的施与受过程中,双方都能获得成长。
亚隆重点解释了他在治疗过程中对移情和反移情的处理。他深知金妮对他有很强的正性移情,他的目的是“试图围绕着一种有利于治疗的方法,针对移情工作,去‘修通’它”。但这样做的同时,他“也必须跟自己对着干”,“对抗着一部分的自我,试图跟某一部分的金妮竭诚联盟来反对另一部分”。很多时候,他需要问自己:这样做、这样说究竟是为了金妮还是为了自己。金妮有依恋情结,自己是不是也有不想让金妮离开的想法和做法呢?等等。这都是亚隆在跟金妮的冒险之旅中需要时时警觉的。
五、总结和遗留问题
亚隆的后记给了我们非常清晰的个案讲解,展示了人本存在主义取向、人际关系取向的真实咨询情境:要利用正性移情、咨访关系的亲近去改变来访者,又要控制移情超出设置。这是一个冒险和挑战。在金妮的个案中,亚隆和金妮都确认了这个过程最终还是给金妮在现实生活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长和改变。
我想还有一个需要思考和探讨的点是:亚隆对于理论框架和技术的解析并没有更深入地反思这些技术使用的得失,技术与来访者的匹配是不是需要调试和调整。在这个个案中,金妮显然对于“改变意志”有天性上的阻抗,她更需要感知的驱动,我们一定是要用意志去扭转,还是用感知性强的咨询方式会效果更快呢?在一些相反的个案中,是不是过于感性化、直觉化的方式又不起作用?咨询师如何弥补个人风格上的不足呢?在小组讨论中,我们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每个咨询个案无法重复,受流派技术以及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特质和互动影响。必须有的基本原则是:以来访者为中心、明确的假设框架和伦理规范,技术层面是可以试探和调整的。
另外,咨询的时机、节奏跟来访者的意愿强相关,有了一些经验之后(比如解决关系问题最好是通过伴侣咨询、家庭咨询),是不是可以在前期咨询假设上,就引入一些试探,更及时地将咨询方式做调整会更有利呢?比如,如果早些开始与卡尔一起的治疗,进展会更快,这是亚隆、金妮和卡尔都有共识的。
(完)
往期回顾:
《日益亲近》1-茆丁导读
《日益亲近》2-作者序言
《日益亲近》3-第一个秋天
《日益亲近》4-一个漫长的春天
《日益亲近》5-夏天
《日益亲近》6-一个转瞬即逝的冬天
《日益亲近》7-最后一个春天
《日益亲近》8-日益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