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一位8岁女孩从小热爱裁剪衣服,3岁起便开始制作包包,6岁时就可以改造衣服。
女孩的妈妈很支持孩子的爱好,经常将不穿的旧衣服提供给孩子裁剪,也很乐意穿着孩子改造的衣服出门,受到了很多人的夸奖。网友看了纷纷表示:这孩子天生就是做设计师的料!
在这里,我们发现,这个女孩父母对她的支持与保护。
但是这个小女孩才8岁,随着学业的繁重,这份兴趣爱好是否能持续下去,而又不影响学习?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相信这一点是很多家长考虑过的,毕竟做衣服不像传统的音乐、画画、舞蹈等兴趣,能成为一个长期的伴随兴趣,并且在社会上有明确的考级与未来清晰的职业规划。那么相对应的,就是付出的时间、金钱、心血等等,一切,都是在计算当中,但计算得再好,能否保护好孩子的天赋?培养出孩子好的兴趣?
那么,因此,身为家长父母,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我们就不支持、甚至抹杀掉孩子的相关天赋吗?狭窄局限的格局下,父母的口头禅就是:学那有啥用???
4岁的小九,他自己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保安。
原因是以前他3岁多时,对我们说:我长大后当警察。
他爸说:那可真棒!但是当警察有点危险。
小九:那好吧,我当个保安。当保安,安全一些。
他爸:……
全家人都被小九这个天真的“未来理想”,逗得哈哈大笑,并且引发我们思索:
如果我们的孩子,长大后真的实现了他的理想,当了一名保安,我们怎么想?怎么做?会不会反对?会不会觉得难过?甚至觉得读了这么多年书,结果,就这?
我们8090年代的年轻父母,小时候的理想,都是长大了当科学家、画家、医生、老师之类传统的,当下千禧一代、Z时代的新新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倡导,媒体的变革与宣传,年青一代新新人类的价值观也变得不同了,再也不是当初做科学家的理想了,而是更为实际的想当网红、当明星。
在这种情况背景时代影响下,我们做家长的,是应该不忘初心,还是跟随潮流趋势呢?
目前教育无奈现状是:
本该玩中培养兴趣爱好、增长见识的年纪,但是孩子的学业压力山大,天天像一台学习机器,为完成繁多作业,对父母和老师有所交代,就是纺织线上的女工,流水线上的作业,令孩子早早失去对学习乐趣,没有对世界好奇和探索时间,发现不了自己真正想要学习方向。
这根本不是学习的本质,却是目前教育的无奈。
大多数孩子眼中的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好成绩和分数,为了给父母考个好成绩有面子不挨骂,结果导致:一是迷惘,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二是没有规划,只有随大流的惰性。
久而久之,孩子就陷入一个不断循环的深渊漩涡,不能自拔。当而初孩子身上那点还未被开发就被抹杀掉的天赋,甚至孩子的个性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切闪光点,都没了,消失了。
而真到了那个时候那个地步,不禁令我们反思:这是否是家长们的失职呢?
而真到了那个时候那个地步,这些家长回过头来,还是会说:学那有啥用???
家长朋友们,在您的育儿之路上,是否有发现孩子哪些出其不意的"天赋"呢?是如何发现、如何保护的呢?欢迎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