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这里讲的是虚人伤寒脉证,可能是少阴心肾阳虚。太阳伤...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浮数脉加发热,特别是壮热,应当是气分实热证。法当清热补阴。而今酒淅恶寒我的理解...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抟,故令气䭇,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趺阳脉又称冲阳脉。切脉...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抟,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今大汗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抟,其人即噎。 这句话...
又未知何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其实,这句话应该和前句...
这里引用刘渡舟老师解释。 (1)身汗如油:周身出粘汗。 (2)形体不仁:身体不知痛痒。 (3)乍静乍乱:形容患者突然安静,突然又烦躁不安。 (4...
属脏是在里结实应攻下而不发汗,属腑为尚未传里结实发汗而禁利尿。汗多为热从表出,且已经在腑而不在经表,所以汗出的程度应当比表证要深。汗出太少,则邪...
这条说了误治汗下后导致阴阳俱虚的情形,脉微是在表阳气伤,脉涩为在里阴气伤。阳伤则不摄阴而恶寒,阴伤则不制阳而自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