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评价春申君

    “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以身徇君,遂脱彊秦,使驰说之士南乡走楚者,黄歇之义。”
    春申君年少时就展露出才华,受到楚王看重,很早就委以重任,我们先理一下春申君的主要事迹。1、智退秦师。黄歇这个人很厉害,很善于辩论,受到当时的楚顷襄王的赏识,当时赵国、魏国联合攻打韩国,爆发华阳之战,韩国向秦国求援,秦昭襄王派白起援韩,在华阳大败赵、魏联军,之后秦王打算联合三晋,乘胜南下伐楚。结果楚王派黄歇出使秦国,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使秦王伐楚的意图作罢。2、衷心事主。当时楚国太子去秦国为人质,黄歇就是贴身陪侍。后来楚王死了,秦国打算扣留太子要挟楚国,- -带就是,结果春申君设计,帮着太子偷偷回楚,自己却舍身刘在秦国。要不是秦相范雎,春申君早就被剁了。3、执掌楚国。黄歇回楚之后,楚考烈王封他为令尹,春申君,自此执掌楚国大权,并将淮上之地封给他。算是楚王对春申君的报恩。4、移封吴地。因为黄歇最早的封地淮上,与齐国接壤,经常与齐国发生小规模冲突,所以黄歇请求奉还淮上之地,由国家直接管辖。自己则被转封到吴地。5、率军救赵。邯郸之战,在平原君与毛遂的策动下,楚王终于答应出兵救赵,而领军大将就是黄歇。6、北上灭鲁。黄歇率军,一举吞并鲁国。这件事,将黄歇本人的声望抬到非常高。7、合纵攻秦。各国合纵抗秦,推楚考烈王为盟主,黄歇统军元帅,一路打到函谷关,但是第二次函谷关之战秦军大获全胜,也成为黄歇命运的转折点。8、豪养门客。当时各国公子都流行招揽门客,春申君也不例外,家里养了上千门客,而且待遇都超级好,人人都穿着镶嵌宝石的鞋子,向外人炫耀。9、移花接木(似乎是假的)。楚王年迈却无嗣,春申君听从门客李园建议,将已经怀有他的孩子的李园之妹,送给楚王,并诞下太子。10、命丧棘门。楚王死,春申君不听门客朱英的忠告,前往吊唁,结果被李园事先埋伏的刺客暗杀。
    人都是多面性的,从春申君以上的主要事迹,大概可以看出来,前半段春申君还是比较出色的,智退秦师,舍身救主,封地奉还,救赵灭鲁,统领六国。但是后半截开始,春申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豪养门客,只顾图名,不听从门客的建议,因私费公。春申君,智又不智,忠又不忠,勇又不勇,公又不公,很复杂。

    35 欧洋娜

    战国四公子传评论(四公子区)

    写下你读四公子传后的感想。可以写其中一个,也可以综合四人传记谈你的感想。角度自选,贵在说出自己的看法。

  • 文 理 不 分 科 蛮,我 们 可 以 尝 试 用 理 科 思 维 进 行 周 密 分 析。
    首 先 彭 老 师 已 经 给 我 们 分 析 了 君 臣 遇 合 的 四 种 关 系 , 分 别 是 : 君 明 臣 良、君 明 臣 佞、君 昏 臣 良、君 昏 臣 佞。不 难 看 出 是 由 两 对 等 位 基 因 控 制 的 四 种 表 现 型,目 前 基 因 的 显 隐 性 以 及 基 因 的 组 合 方 式 未 知,我 们 接 着 来 分 析。
    据 鄙 人 查 阅 资 料: 从秦 始 皇 到 宣 统 帝 嗝 屁 共 计4 9 5 位 皇 帝,但 除 去 死 后 追 加 的 七 十 三 位 就 余 四 百 二 十 二 位,在 这 其 中 鄙 人 充 分 学 习 孟 德 尔 前 辈 的 数 学 统 计 及 假 说 演 绎 法 进 行 学 术 研 究,只 选 取 了 百 位 主 流 皇 帝 进 行 演 绎(以 亲 贤 臣,远 小 人,善 于 纳 谏 以 及 略 有 功 绩 为 标 准),粗 略 发 现 有 三 十 位 明 君 推 而 广 之,共 有 百 余 人 的 明 君,如 此, 昏 君:明 君=3:1,不 难 看 出,昏 在 中 国 君 主 遗 传 中 是 显 性。
    接 着 是 臣 了,这 是 背 景 常 识 题,良 臣 肯 定 是 显 性 的了 (因为叶良辰?)。
    君 明 臣 良:君 明 臣 佞:君 昏 臣 良:君 昏 臣 佞=3:1:9:3。明 显 ,在 封 建 王 朝 的 漫 漫 长 河 中 君 昏 臣 良 是 主 流 的 君 臣 关 系。
    君 昏 臣 佞 是 典 型 的 单 显 纯 和 致 死,直 接 改 朝 换 代。 比 如 说 明 朝 埋 葬 者 崇 祯 帝 ,典 型 的 纯 和 昏 君 ,大 敌 当 前 来 了 句:朕 非 亡 国 之 君,诸 臣 尽 为 亡 国 之 臣。意 思 就 是 不 是 因 为 我 纯 和,都 是 你 们 这 些 庸 人 抑 制了 老 子 的 表 达。搞 得 大 大 的 良 臣 熊 廷 弼、袁 崇 焕 两 脸 懵 逼。最后的最后,他,崇 祯 帝 选 择 了 洪 承 畴、吴 三 桂,就 是 打 开 明 朝大 门 的 两 个 卖 国 贼,偏 偏 得 到 了 崇 祯 帝 的 重 用。这 也 迎 合 了 历 史 学 的 一 个 观 点:君 明 臣 良,君 昏 臣 佞。可 以 看 出 皇 帝 的 昏 的 显 性 性 状 还 具 有 抑 制 良 臣 表 达 的 作 用。
    经 过 更 加 严 密 的 推 导(胡 说 八 道),可 以 得 出 结 论:
    朝 代 更 替 但 思 想 依 旧 遗 传,在 封 建 王 朝 的 漫 漫 长 河 中 君 昏 臣 良 是 主 流 的 君 臣 关 系,而 且 君 主 具有 顽 强 的 抑 制 作 用,不 过 是 两 方 面 的:君 明 臣 良,君 昏 臣 佞。
    君 臣 遇 合,君 明 才 能 好 好 杂 合。
    十六 文衡

  • 16班 蒋佳芮
    君臣的明与昏事实上更像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但表面的明与昏并不是事实。那么假设君明为A,君昏为a,臣昏为B,臣明为b。
    君明臣昏,说明君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明智,否则他怎么可能选拔到腐朽的臣子。所以表面是AAB_,事实是AA显性致死,留下的是aaB_。
    君昏臣明,臣子的意见不被君王接纳,无利于国。中兴受阻,盛世中断,如同唐明皇从开元盛世堕落到安史之乱。aabb,bb隐性致死,不足以使aa回归正途。
    君明臣明,则是最理想的境界,AAbb。但也有例外。三国末期,蜀刘禅继位,姜维、蒋琬、费祎辅佐。刘禅是位明君,然而历史将他丑化。魏军兵临城下他开门投降,无非是怕杀红了眼的魏军屠城;乐不思蜀,是保全生命的不得已之策,为了能够归蜀,中兴复国。由于战乱时期的环境问题,基因变异,因此成为了笑话。
    他们的故事我们看着评着,硬生生的把他们归为昏或明、成功或失败。人们被符号所界定,想要冲破围笼,却在不知不觉中将他人禁锢地更加牢固。我们彼此束缚、囚禁,成为了最不想变成的那个自己。
    基因的故事到底不能说明什么,变数太多,你我猜也猜不透。

  • 中国古代微妙的君臣关系,君有君的驭臣之术,臣有臣的弄君之术, 君臣之间势力此消彼长,不过 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争夺的必然结果
    孔子说:“君对臣以礼相待,臣为君做事尽忠。”孔子时代的“忠”是诚信的意思。孔子说:“为朋友谋划能不尽忠吗?”臣对君的忠心,与为朋友的尽忠没有什么不 同。鲁穆公问子思:“什么样的人是忠臣?”子思回答:“经常指出国君缺点的 人,可以称为忠臣。”这里臣对君的忠表现为谏诤。所以唐朝的魏征说,希望做 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因为忠臣可能会遭杀身之祸,君主也会因此而落个骂名。 后来,“忠”的涵义逐渐变化,变成了在下者对在上者的诚信态度,忠言就不再 逆耳,而是悦耳了。清朝人钱大昕说: “后人但以忠为臣道,又以捐躯殉国者为忠,而忠的含义就狭隘了。”现在我们理解的忠,意义就很狭隘,这种狭隘的 君臣意识渗透在中国人的上下级人际关系中。 春秋时期,以及之后的战国时期,君臣关系是一种松散形式的结合。在战国 群雄争霸形势的逼迫下,各国君主莫不求贤若渴,连比较弱小的燕国君主燕昭王 也筑黄金台求贤臣。郭隗先生以四类君臣关系供他选择: “帝者与师处,王者 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帝者与师处”,君臣是辅政王与君主的关 系;“王者与友处”,君臣是朋友关系;“霸者与臣处”,君臣是正常的工作关系; “亡国与役处”,君主役使臣子如奴才,君臣是主奴关系。在前两种情况下,君 臣是合作的关系,是儒家所提倡的。在中国历史上,这四种君臣关系始终是并存 的,并没有一种单纯的形式.

  • 16刘翻
    自从封建王朝被推翻以前,君臣关系就堪比家庭关系的形式翻版。
    而著名的香草美人典故讲的也是少数的君臣和睦共处。就拿刘邦来说,韩信为他打下江山,没有功劳苦劳也有一箩筐。到刘邦老年,正到更年疑人期,就被杀掉。而张良也靠聪明识实局,成功告老还乡,始终秉持为刘邦马首是瞻,好不容易躲过刘邦的试探。这两例子,也实在说不上谁墉谁明。
    在举个简单例子,末代皇帝朱崇祯,识不清庸忠之臣,但也不能全怪他,祖上一个做了木匠,一个去炼丹,给他留了个空壳,他想挽回残局。但袁崇焕爱他,他把人家杀了。手下一名爱将,叛了国。他也设办法,只能有骨气地殉国。说他昏庸,人家治理期间清政爱民,生活检点。说他明智,又砍了袁崇焕。
    君君臣臣,也不是简单说得清的。

  • 16 安诗霖

    君臣关系作为古代中国政治的一个主要关系,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的极强的演变性。君臣一词在字典里还可以理解为中药中的主药和辅药,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医师们用君臣关系来比喻中药的一种关系。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中国的君臣关系“君”一定是要占主导地位的。著名政治家管仲他的书中有一篇名作君臣的文章。“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为人臣者,仰生于上者也”,“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处处不体现出的君臣关系中,君为主导的思想。这当然就没有达到权力制衡的要求,于是我们也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古代朝代兴盛更替是类似一个摆动数列的样子。而且如果要在这种主导关系下生存,只要君王不出太大的问题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臣子就不太好做了,一边要尽心尽力为国,一边要察言观色。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臣子的能力必然会有所束缚,做起事来也会感觉到束手束脚的。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少会出现“龙多不治水”的情况。毕竟现在很多的行业或者说是很多的事情中我们也总要需要一个这样一个有主导能力的人,来进行总的裁决工作。
    君臣关系可以很复杂的也可以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它的变数大多。几言几字我们也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封建时代这种关系一定是比较成功的。你看,王莽被称为是穿越过去的人。他的思想是不是太超前呢?他进行极大的改革,将土地收归国有,然后从国家进行划分,限制奴隶交易并鼓励创造,特别是他的人人平等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看他的思想是非常正确的,都有点社会主义的味道。然而在当时,他的思想是超越了当今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后当然是天下大乱,成为一个短命王朝。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在当时的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君臣关系是比较成功的。

  • 16唐诗阅 君臣遇合
    君臣遇合,以此之心,共筑盛世。大的盛世也是由小小的兴旺融合。在渴望知遇的文人看来,绿珠作为一个以美色得宠于石崇、没有名分的家妓,在 石崇遇难之时,能够自行坠楼而死,而不是苟且偷生,另攀高枝。就是这样一个身份十分卑贱 的女子,能够以死来报答主人对自己的宠爱之恩、知遇之恩。绿珠的这一报恩的做法正是符合 了封建社会义仆忠仆的观念 ; 接近古代人们对忠臣良将的期望和要求。所以往往把绿珠视为女 中忠臣的楷模而极力褒扬。由此,以绿珠受到石崇宠爱来比喻君臣遇合,绿珠故事犹存。
    君臣遇合,两心融合。

  •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
    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为了弥补君主在才能上的先天不足,君主专制
    制度势必会借助官僚组织的理性和智能因素,从而也就客观上提供了
    空间,使官僚组织的自主性得以发育形成,可见,在中国,官僚组织
    的自主性不仅消极地表现为一种君主意志所左右,维护自身运行规则
    的客观化独立倾向,更表现为一种积极的目标追求和道德承当精神,
    从而造成君权与相权的摩擦。
    君权与相权冲突最主要的使制性根源有:一、在君臣矛盾关系中,
    宰相处于首当其冲的特殊地位; 二、宰相及其所代表的官僚组织又是
    封建社会中最有组织性的社会力量之一; 三、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组
    织必然会在通行中发育出某种不受君主意志所左右,自行其是“自主
    性”倾向,使官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异他于君主意志,相对独立
    的力量。
    君权相权的冲突又是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差别,利益冲突关系的反
    映,一方面表现为君权所代表的私制和土地阶级的整体利益直接相违
    背,君主因为个人的失天性“天能”而无法起到平衡,协调各种利益
    关系作用,这时,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组织表现出某种“集体的理型
    或政治眼光,从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去制约或矫正君权,在某些
    情况下也可能表现为,宰相及其所代表的官僚组织也会论为追逐小团
    私利的工具,这时君主基于个人和整体的利益加强对官僚组织的整顿
    和控制。君相权的冲突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克服,矫正了君主专制自我
    调节机制,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正是实现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一种形
    式,从总体上看,这种冲突削落了相权,但巩固了皇权,有利于政治
    秩序的稳定和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实现。
    16 巫宜蔓

  • 16 欧洋娜
                   论朱棣和姚广孝的特殊君臣关系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从民间选拔十名僧人,准备分给诸位藩王讲经荐福。而其中有一个叫道衍的和尚缺暗自由着自己的心思。他在等待一个人,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
        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贫僧有大礼相送。”
     “喔,何礼?”
        “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白帽子给大王!”
        “你到底是什么人,不要命了么?!”
        此时的道衍却是笑而不言。
        果然,过了一会,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跟我来吧。”
        而结果大家都了解,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如愿当上了皇帝,而他的侄子朱允炆被迫下台,还就下了千古未解的死亡之谜。
         而朱棣和姚广孝的关系总给我带来许多疑惑,似乎并不符合历史的逻辑惯性。在姚广孝的眼中朱棣根本算不上他的主子,反倒更像是他在明朝这一场天地棋局中一颗核心的“棋子”。似乎一切都在他的盘算之中,任凭是朱棣这样的野心家,对于姚广孝也只有一句服气。
         在朱棣纠结于是否要造反时,姚广孝说了一句话“臣只知天命,不知民心。”可就是这一句话便使朱棣下定决心,反!
         可现在仔细想想,像姚广孝这样只信自己不信天命的人口中的天命大约就是他自己吧。举个例子,姚广孝早年遇到个相士叫袁珙的说他三角眼。面有病虎之相,嗜好杀戮乃天性使然。你跟一和尚说你天性喜好杀戮,这要换个人早大耳光子抽过来了,可姚广孝的反应是很高兴。对这个评语相当认可,可见他也认为自己就是个喜好杀戮,爱搞事情的人。
         后来在靖难之役中,朱棣靖难陷入僵局,他建议轻骑绕道直取南京,成了!又不得不说这个整天研究怎么造反怎么杀人的和尚还有不错的军事才能。
         而在朱棣夺位之后,为何会留下这样一个不稳定因素,是他成为后来的“黑衣宰相”呢?在我看来,朱棣对姚广孝真的不是一般的好。赏赐给他金钱、美女、府邸,人家通通不要。纵使自己当了皇帝,仍然称他为少师。姚广孝年老重病时多次探望,死后更是以僧人的礼制安葬姚广孝,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不得不说朱棣这只老虎在姚广孝面前可以说是“病猫”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朱棣和姚广孝的关系真的是丝毫不做作。没有什么君臣遇合的因果纠缠,你想造反当皇帝,我想逆天搞事情,那我们就一起
    愉快的玩耍吧。最终这对绝世无双的cp把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Ps.参考《明朝那些事儿》

  • 16 欧洋娜
    以前觉得人生的事非黑即白无非对与错正与反,现在懂得凡事不见得只有两面性,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不无道理。
    汉朝以前,世人谓儒学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这条自己的路究竟是对是错,若是对那为何要说知其不可,若是“错”那为何儒学为世人所推崇呢? 像屈原,后人论起屈原必定形客他为忠诚之士爱国之臣,可忠臣又为何落得投江自杀的结局呢?
    世人又谓道派为“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纵使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宁静致远,可听起来似乎总有些随波逐流事不关己的意味。正如渔父,劝诫屈原说“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记得每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纵使忠臣不一定能相逢明君,可谁又能够说时代的进步不是因为这些人呢?或许你会觉得他们固执不会变通,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又何尝不是一种执著坚韧呢? 为何后人不是批评屈原的项固而是赞扬他的忠贞呢?
    而我对于屈原则是有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情绪吧,他总是使我想起女作家三毛的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里洒脱,一半在春光里旅行;寂寞了,孤自去远行,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从不思念、从不爱恋;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或许这是我内心中屈原的样子吧。
    凡事总会有第一人,“劝谏君王的第一人”“掀起革命的第一人””反对专制的第一人”“维护女权的第一人”。倘若这些人都对当时之社会“安之若素”,那么何来当下的文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