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河北
  • 240
    利己主义下的善与恶——《罗生门》

    探索人性而揭露人性之恶,是对善的向往,也是对美好追求的折射。 日本是一个有着自杀情愫的民族,时至今日,自杀率仍然高居不下,除了与他们对于死亡的特殊看法有关外,还与日本的历史和...

  • 240
    等待和希望——《基督山伯爵》

    在卑微中渗透伟大,在伟大中趋于平凡。 法国是大革命的发源地,19世纪的政治动荡更甚于其他国家。1814年,拿破仑帝国被反法联盟击败,在联军的支持和保护下,路易十六的兄弟路易十...

  • 240
    艺术契约——《道林·格雷的画像》

    扼杀欲望与生活的美固然对立,但无节制的放纵同样与其格格不入。 十九世纪西方受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影响,艺术和现实的关系越发紧密。伊里波特·丹纳认为文学作品完全受当下社会的处境...

  • 随笔:意识波动带来的生死轮回

    如果一个人临近死亡,产生了对死亡的巨大恐惧,基本是出于对死亡的未知,以及对自己肉身的执着、和对世间因果(关系 角色 利益等)的执着(贪嗔痴)。 实则法身无处可坏 无因果可攀附...

  • 240
    媚俗下的重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命里有太多的事情,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完成于“布拉格之春”的背景下。当捷克共产党发起改革——建设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在社会多方面放开管...

  • 240
    长沙·印象

    当我们习惯在计划里一步一回,却又总能在意外中怡然沉醉。 前往长沙的旅途正是一次意外。清晨由淄博至北京,中午便开始了前往长沙六个小时的车程,夜幕似乎被高铁拉快了降临速度,不知不...

  • 240
    放下执念——《生死疲劳》

    佛眼低垂处,生死皆疲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最重要的是放下执念。 《生死疲劳》描述了以土地为背景的中国农村五十年发展历程,语言酣畅淋漓,文字胆大却不失细腻,阅读起来情不自禁融...

  • 240
    关于读书,想说的……

    有的人问我,读书做什么,读书比看电视剧有意思?还是比玩游戏更有意思?我想说的是,都不是,读书从来都是很枯燥的过程,但是从中得到的东西可以使我们这辈子受益匪浅。 从古至今,都在...

  • 240
    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

    乌托邦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其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控的价值和实践呈现在理想的社会或国家之中。 最早接触的反乌托邦作品是大学读的《美丽新世界》,这段时间又读完了其余两部作品,今天放在一...

个人介绍
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是柳暗花明,却只顾像游牧部落一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

致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