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昭 君》 曹禺(1910~1996)年 创作于1978年 中国剧作家
我们都知道曹禺笔下的王昭君,不同于过去文学作品中的那个哭哭啼啼的满腹怨恨的女子,而是一个积极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和亲的使者。据考证,她的出身并非是贵族,而是一个良家女子,但她聪明美丽,而且也善于辞令。小的时候她常在河边洗脸,洗衣,日子久了,那条小河的水也就香了,后来人们就叫它为“香溪”了。她也是与貂蝉,西施,杨玉环齐名的中国四大美女中的一位。
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不少人写过王昭君的戏,其中最著名的是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就是一个。但他的写的是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故事,把汉元帝写得很多情,什么的“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等之类的凄惨和无奈的悲情戏。郭沫若在《蔡文姬》的剧中也提到过王昭君,蔡文姬为了纪念王昭君把自己的孩子起了一个与王昭君的儿子一样的名字。
公元前的三十二年的正月,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请求娶汉女子为妻,元帝遂将昭君赐予他,单于非常的高兴和喜欢,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的平安。王昭君作为一个被冷落在宫中的汉家女子,对于远嫁异族,远走大漠,不仅毫无畏惧,而且态度坚定,自告奋勇。和亲之后,她也很快融入新的异族生活,以贤惠和温柔取得了周围人的信任,努力把将中原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西域,使得汉匈两家一直保持着友好和睦的关系。因此,西汉未年的和亲是成功的,昭君出塞不但解决了民族争端的化干戈为玉帛的创举,实现了中原与匈奴罢兵戎求和平的目的,也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戏剧创作的历史过程中,如何去尊重史实,如何去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如何去把握历史趋势,如何去做到历史与艺术的统一等问题,曾经引发过多次规模较大的争论。我以为,历史与历史剧显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也就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而现代人看待历史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烙印上自身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意识,给历史题材附加了自己太多的意识形态的色彩。因此,在阐述历史时,显露出了作者的主观意念过多的偏离历史事实的问题。还是历史学家翦伯赞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讲得很清楚,也可以说是一锤定音。他说;“在接触历史中,许多人往往不是从正史中学,却常常从历史中得到一些历史知识”。也就是说,许多人接触的历史,大都是从历史剧中得来的,或是从舞台上得来的。历史剧或是舞台上虽然可以在史实的基础上做一些虚构,但都不应该违背历史的基本事实。所以有一些我们大家都喜欢的历史剧或是“戏说”的历史剧,它不是历史,因为它违背了历史的基本事实。
我们也都知道,写历史剧,既要忠实于历史事实,又要忠实于历史的唯物主义,同时还要有一个“剧”字。如果没有了戏剧性,别人看了就会打瞌睡,这个“剧”字很难,少了人物的冲突,情节的悬念,险象的环生,危机的四伏,社稷的江山等戏剧手段,确实也很考验剧作者的功力。也许,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人的情感又是世界上最难阐述的难题。而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和三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传统的纲常礼教,中庸之道的内容,大大地增加了中国人的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又不断地渗入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也以为,好的戏剧作品,其现实与超现实的精神总是水乳交融地在一起的,它既能营造一个虚拟的超越现实的,体现人性之美的人物,又能忠实于现实的超越现实的,真实的人性之美的人物。曹禺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他是把人们引向了历史限定之外的无限的可能性,引向了开放和生长之外的可能性。真正的经典作品,不是想象中创作出来的,而是依据历史的事实和尊重历史的素材创作出来的。曹禺就是历史剧创作史上的一面引以为豪的鲜艳的旗子。
话剧结束了,在二个多小时的欣赏中,也让感受到了演员与剧本之间的二度创作的重要性。通过演员的台词,语调,形体,动作等,最大限度地把文学的形象转换为舞台的形象;人物的情绪,性格,悲喜,身份等,最大限度地进入到了舞台的角色,丝丝入扣,精益求精,达到了剧本所未能达到的艺术的效果。我喜欢这一部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