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会有对书写的执着,于是停了下来,昨天晚上似乎有一些困扰的问题在脑子里自动形成文字,感觉可能需要做一些文字上的厘清了。
关于心学。一直会觉得心学是关于人心灵的学问,现在觉得这么说非常表面,于是作进一步的引申,「心学」在阳明先生的脉络里,是指「致良知」的学问。那什么是「良知」呢?
从阳明先生四句教里「知善知恶是良知」可以得出,良知具有判断善恶的功能,「知」好像是一种明白,「良知」是明白如何「向善」。老师静坐里会用到「觉知」,路平自己感觉是一个层面的内容,只是略微有一些差异,有「觉察中明白」「明白地觉察」的意思。用「觉知」会好一些的原因,「良知」太被人挂在嘴上,而因此失去了可能体会到的本质的意义。
如何「致良知」呢?老师们喜欢举孺子入井的例子,来说明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因此人人都有良知。但是如果没有突然要考验到的亊件来证明良知的存在,那日常中良知又在哪里呢?良知是被淹没了的。良知被什么淹没了呢?不得不对「意念」「意识」「思虑」「思绪」「念头」这些存在于精神空间的词汇作一个细致的厘清。
说一下最近对这样一些词汇,自己的一些体会。
「意念」和「念头」的关系,大概是一个集合和集合里的成员的关系。
「意念」和「意识」是搅和在一起的,并不能截然分开,因为「意念」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带有强烈的「自我」的愿望,这时候产生的意识,教授定义为「自我意识」。通常人们产生的意识都是这种。带着「意念」的「意识」的向外扩散形成「思绪」或「思虑」。顺着思虑或思绪朝前走,是要发生的事情。逆着思虑或思绪回溯,会看到当下的意识,逆着意识朝回看,会发现附着在意识上面的主观愿望「意念」,对这种意念的不执着会达到「毋固、毋意、毋必、毋我」的效果,人因此可以契入本体。
路平最近的感觉是在契入本体。这种契入是由于某些根深蒂固的执着在瞬间被打破,那种从上初中时就明显感觉有两个小人在心里面打架的状态突然消失了,于是静坐中持续感觉进入了一个整体。身体有边界,但是可以融入。
于是,对「良知」或「觉知」的体会是:被剥落掉「意念」的「意识」就是「良知」或「觉知」。是一点儿特别纯净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