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贵州贵阳,跟着刘老师学习有半年时间,我是2018年底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那是朋友组织的一个读书会专门诵读国学经典,在没有接触到传统文化之前,可以说一点常识都没有,只停留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上,自己也从来没想过要去学传统国学经典,何况是儒学经典。不过当时读经典也只为读而读,只注重数量内容,也是不太懂的,对心性的提高一点作用都没有,那段时间我因为生病,刚做完手术不久,心态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纠结、郁闷的状态下,读经典只是占用了一些时间,却没有对我的整个不佳的情形有缓解,并且导致在读书的时候胡思乱想,钻牛角尖,甚至到了郁抑的情况,睡不好觉,头昏眼花,甚至有活不下去的想法,一段时间后,我知道我不能这样下去,刘老师说过真正想学好心学的人,是仰望天空,思考过自己人生意义的人,我也在认真思考我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该怎样活!
2019年下旬,我漫无目的的在喜马拉雅寻找我喜欢的音频来听,意识里就是想找与心学有关的东西,莽莽撞撞的搜寻关于《传习录》讲解的内容,无意中听到刘老师讲的《传习录》通俗讲解,感动那是贴近生活真实的声音被吸引住,从那时起开始了解阳明先生,了解心学,开始我后半生的人生之旅。
图片
今年2月份加了刘老师的微信,也没想到过老师会回微信,2月14日收到老师发的一条链接给我,到现在一直认为这是我有史以来情人节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3月份学思践悟群开放,经过一番犹豫,然后通过测评进群。进群后,因为疫情期间受外界干扰很小,专心学习,在子晴师姐的指导下,静坐收束心猿意马,触摸心体,转换看世界的角度,当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到眼前的世界,是一切都是不一样的,欣喜,惊讶随之而来,更加笃定学习心学的信念。
图片
我分享一下我学习心学的体会,有六个方面,修身、向内求、不被其扰、何思何虑、活在当下、对四句教的理解: 修身很多经典都都提到修身,一直认为的修身就是强制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来达到修身的目的,心学的修身是有抓手处的,是有工夫可做的。我们修身的目的是能够有解决问题的智慧,有就是做到心体的廓然大公,与天理合拍,按天理行事,勿我两忘的状态。身,指的是耳、目、口、鼻、四肢,想要修身,就是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心是身的主宰,关键修自家心体,心体保持廓然大公的状态,依行天理行事,身自然就正了,就像开车,重点要从司机入手,司机正了,认真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违章了。所以心正了,身也自然就正了。但讲正其心没有着力处,我们得从摸得到,用得上力的地方用力,这个地方是心的发动处,也就是善与不善意动开始之前,因为发动处是不可能没有不善的,在此处用功就是在不善的源头上下力气,也就是做诚意的功夫,如果一念发起都在诚字上,诚其意者,勿自欺,如恶恶嗅,如好好色,诚者不自欺,能够自知。意诚了,心就正了,身也正了,这就是正心功夫所在,所以正心根本就要做到诚意,功夫到诚意这一步,才有实际的着手处。诚意的根本切入点是致知,我们经常讲的慎独,就是心中良知所在之处,致是送达,到达的意思。致良知是做到诚意的根本。能做一件事情,做到问心无愧,坦荡心安就是做到致良知。致良知必须要有个载体才能落实下去,就是在实践中做具体的格物工夫,也就是事上磨,诚意工夫实际下手处在格物,这就是格、致、诚、正的功夫。功夫做顺应自然,勿来则照,物去不留痕迹,才是真正的修身。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要一息尚存都要存养良知,让良知充盈,廓然大公,生生不息,获得独立的灵魂和坦坦荡荡的幸福感。
图片
疫情结束后,五一期间和朋友出游时闹得有些不愉快,因为学习心学第一次真正向内求,反省自己,带着无私欲的诚意,反观内心,用所学到的格物工夫用于事中,经过几天的省察克治,正视自己不妥当的地方,突破自己的弱点,不在乎,不再纠结谁的对错,真诚的向朋友道歉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朋友也以最好的方式回应,现在相处起来很愉快,没有隔阂。心中坦荡,真诚,无愧于心的感觉很轻松。刘老师说过,人生质量是心性的试金石,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图片
到了6月份可能是学习心切的缘故,也是我学习心学到了一个疑惑期,整天在心体上练习格物,加上睡眠本来不太好,连着失眠好几天,没办法了,微信询问刘老师,刘老师给我的答复是睡前静坐观念头生灭,不被其扰,一直以来,我的静坐一直都没有达到不被念头所扰的状态,就开始想该怎样才能做到观念头生灭,不被其扰,这里讲的观是观看,而不是思,观看念头生和灭,心体处于平和,平静状态,等着念头出来,看着它来,看着它走,就象看天上白云飘过,不掺杂任何想法,这个状态是未发。如果思了,就是被思绪打扰,东想一下西想一下,虽然一晃就过,但已经想了。就像看白云飘过,想白云为什么会是白的等,已经是已发的状态了,观是旁观,思是已在其中,思是被干扰了,起不到静的作用。用老师的这个方法以后到现在基本上不会失眠了!刘老师说,想睡觉了,躺在床上就能睡着,这是知行合一,做到知行合一,难不难?当然难,但是也是有功夫可做的。
图片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殊途同归,一致而百虑!天地之大,我不足为沧海一粟,有什么可思的!思只是思一个天理落在心之本体上,一个本然天理而已。因为有两个小孩,我从公司辞职出来以后一直在家照顾小孩子,我就是一个家庭主妇,担当的也就是这样的角色,现在孩子大了,自己做的一些小生意,前几年也转出去了,我不想沉迷于无聊中浪费自己的生命时间,用打麻将来打发日子,我想活出我喜欢的样子,我想要寻找我想要的生活。终老去的时候给自己生命一个灿烂的微笑。有一天静坐,感悟心学的无穷无尽的智慧,我的那点昭明灵觉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从无形的虚无回归到我的心中,我把她拥在怀里,活泼泼的,暖暖的,感觉她在笑,我们终于找到彼此,合为一体。过往的事如尘埃一般轻拂而去,不值一提,把它们尘封在记忆的角落里,体会到那句“言亡虑绝,事过无痕”的精妙绝伦。看过经典中的有些文言文竟有种和他们合拍的融合,感觉是真实道理的彰显。
图片
活在当下的意义,每一个当下都是生的接连不断发生,一刻不停,无处不是,生,是无法预测的,包括包括下一秒的生。不可间断的每一个生,组成的生生不息。天地大德曰生,生是变易的,是不可预料和掌控的,这个生,是生生不息的,是时刻不停的,变化的,对未知生的担心有何用?有一天在心体上格去对未来担心和害怕的感悟。慢慢的担心,焦虑,心慌这些也没有了。生活和工作只是人生的载体,而不是人生本身,本末倒置的错把载体当成人生本身,结果将会烦恼不断,人生寻找的是心的方向,心有愉悦,安乐! 我们只有在事上慢慢磨,真正做到心不被外物所累,心不随物转,酬酢万变而本心不乱,此心如若不动,才能明心无碍,物来能应,入世践行,只有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只有坚持一点,时时做到天理落在心之本体上,善恶不在外物之上,只在自己心中,所谓善恶只在于自己内心的判断,这样人就会变得豁达,和心胸宽广,也不会被任何外物所累。
图片
关于四句教的理解,我一直都是不太深刻的,这里提出来分享一下,是想请刘老师系统讲一下,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从体用关系上讲的,心无体以天地感应之是非为体,体无善恶,用了才有,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说的是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说的意之动就是用,一把菜刀放在那里,用来砍人用来切菜是意动的结果。天理落在在心之本体上,是良知,心体符合天地之则是天生的,原本应该是无善无恶的,但有了后天习气的侵染,意念上就有了善和恶的分别,(符合天理的,妥当的,是善,不符合天理的,不妥当的,是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做这些功夫就是为恢复符合天理规则本体的功夫,去掉杂质,内心纯净后,恢复良知心之本体,良知即能导正知觉,做到妥当,所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事上磨,正其不正以归于正,除去不妥当的,达到圆满。资质好的人可以直接从本源上领悟,这类人对人心本体是可以洞明通透的,已经具备了未发之中的心性水平,一旦领悟本体真相,就可以一通百通,洞悉心性功夫的根本,他人也好,自己也罢,内观也行,外用也可,全部通体透彻,这类人做事极其简单,在平实之中做到实事求是,当心性达到一定水平,才会理解儒家根本只是在平实之中,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真相,这类人通透之后,自然不会被私欲所牵引,心体不会被贪嗔好恶所攀咐,这个阶段一条线顺下来就是天泉论道中,王畿所说的心、意、知、物是可以统一在一个方向的。事上磨侧重在心体上,心体的气机流行,不被私欲攀附是有规则的,活泼泼的,有事时或者有情绪时就会有涩滞,有阻塞,格物就是要导正这股气机不涩滞,通畅运行。
图片
简单分享一下心学带给我的改变,个人方面,每天按时睡觉起床,运动,静坐有条不紊,打扫卫生,家务比以前做得好,得到爱人表扬。喜欢看书,不再常常打麻将,偶尔打。和朋友同学相处融洽。现在家庭关系非常和谐,我家那位从一开始的认为我只是思想上的改变,而行为上没有改变,到现在的非常赞同和支持,他没有静坐,但是很认可我的静坐,因为我睡觉睡好了,他也睡好了。他没有深入学习,但因为我的原因,在读《传习录》和《四书》。这次参加游学意想不到的他是非常支持,并且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