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纳兰【公主号:纳兰云斋】家很喜欢蠧鱼轩的《采茶姑娘失了贞洁》(https://mp.weixin.qq.com/s/N4ce9emasBfYtqt7jXHgyg)这篇,理由是情节设计悬念比较足,且内容可以引起同为女性的共鸣,共鸣点是情绪,是身为现代女性看封建女性被礼教迫害的同情和气愤。
贞烈殉节,礼教杀人,是建设社会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陋习,也是中式恐怖的主要元素之一,也是这篇的卖点之一。
这个元素如果我自己去设计,首选多半是首选悬疑惊悚题材或复仇爽文。
采茶这篇的设计好在,半句不提鬼神,但阅读后的恐惧观感比见鬼更甚。
尤其是在读到结尾,死者的弟弟要去寻他心中最正义的人企图为自己死去的姐姐讨回公道,但到头来却发现他心中最正义权威的先生,就是玷污阿姐逼迫阿姐殉节的真凶。
每次读到这,那个恐惧人性幽微,脊背发凉的感觉总会出现。
就像那句话,见过人心,谁还怕鬼。
且这篇的语感非常好,作者的历史资料阅读量想必是很多大的。这篇的文字表达在语境上毫无出戏感,加之第三视角的描写,很有镜头感。
仿佛这个故事就是有人在现场驾着镜头记录的。
非常值得学习。
但,这篇如果按照现在的短篇市场来看,也是有瑕疵的。
第一,叙述视角有些混乱,旁白感过重。
因为是第三视角叙述,很有镜头画面感,但这篇的主角应该是采茶姑娘,而叙述过程中却多次切换成弟弟和先生,不会出戏,有点会抢了主角笔墨的感觉。
按当前故事市场的卖点去看,这篇或许可以以单个主角切入,以一人为视角,去反观亲人和凶手的所作所为,那个反讽的效果或许更好。
比如,《九义人》剧版,以孟宛为主视角,去看每位义士的对闺蜜蔺如兰之死事件的反应和行动。
这样,主角的联动与设计,会更有拉扯感。她设计成功,读者会畅快;她败,读者会揪心、着急。对于创作者来说这就是一种情绪上的钩子,能够牵动读者的情绪。
第二,故事情节有点平。
这篇的尾收的有些仓促,作为读者,除了脊背发凉的感觉之外,可能还想要一点爽感。
发现凶手,但没有行动,就会觉得少些情绪的宣泄口,或者说是那种善恶到头没报成的遗憾。
如果,在弟弟发现凶手后再来一波设计,最后将真凶绳之以法,就像《九义人》吴廉一样的结局,让情节来一波回落,那么这个故事的逻辑闭环会更圆满,且主题也会扣到从对封建陋习的批判升到因果自有循环上。
第三,故事节奏有点慢;
这故事开篇是一个典型的平铺直叙,从介绍故事背景驶进会少一点冲击力,个人感觉如果从采茶姑娘的死开篇,这篇的悬疑感会更足,节奏也会更快。
最后,从这篇故事中,可以摘出个素材:
【贞烈殉节观】:封建时期对女子教化主张贞洁节烈,不仅体现在道德中,也明令与法典中,明清时期该观念达到了高潮。
有学者根据《清实录》统计,顺治九年到十八年(1651-1661年),旌表节烈妇女(包括夫死不嫁和从夫而死)共计578人;整个康熙朝61年,旌表节烈妇女4822人;雍正一朝旌表9995人。清朝开国至1873年,共旌表节烈妇女481107人。
晚晴时期,甚至出现了家人逼迫寡妇自杀的歪风邪气,亦即“搭台死节”陋习。
晚清施鸿保在《闽杂记》一书中对这一现象有过描述:“福州旧俗,以家有贞女节妇为尚,愚民遂有搭台死节之事,凡女人已字人,不幸而夫死者,父母兄弟皆迫自尽。先日于众集处,搭高台,悬索帛,临时设祭扶女上,父母外皆拜台下,候女缢讫,乃以鼓吹迎尸归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