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老百姓心中的曙光 杨连山
二千多年来,老百姓对端午节热情不减,究其原因,无非是老百姓把端午节作为自己愿望和期盼的载体。而屈原是老百姓永恒的偶像。就像包公一样,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们是万能的神。热爱祖国,愿意为自己的国家献身,又得不到当权者的青睐,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这时候就想起了屈原。正如人们有了冤情,就寄希望于包公一样。
在端午节的背后,站在黎民百姓永恒的偶像屈原,在屈原身上,寄托了人民希望的曙光。
我第一次知道屈原,对屈原的相识,是在78年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就是屈原的国殇。早读时,也不管理解不理解,囫囵吞枣地高声背着: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背的时候,也不明白到底意思是什么,但是,在有限的理解中,心中却也激荡起战士为国而战,战场厮杀的豪情和斗志。时光流逝了35年,当年的懵懂少年,早已成了头顶光亮,绝顶聪明的老翁。我才多少明白了一些屈原在国殇这首诗中寄托的深意。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次战役的经过:将士们身披犀甲,手持吴戈,人人奋勇争先,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只见战旗遮盖住太阳,战鼓震天动地。流矢在阵地上纷纷坠落,双方战车交替,车轮深深地陷入泥土中,四匹马挣扎着,还是拉不起来。由于敌军众多,我军伤亡惨重,左侧的边马倒下了,右侧的边马也被兵刃杀伤。壮士们身佩长剑,腋夹秦弓,捐躯于寥廓超远的疆场。
诗人热烈地礼赞道:英雄们真是意志刚强、武力强大,身虽死而志不可夺!他们死而有知,英灵不泯,在鬼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英雄!
前几天读鲁迅全集,看到了鲁迅把红楼梦中的焦大比作屈原。心里很惊异鲁迅对焦大识见之深。1932年,鲁迅先生在《言论自由的界限》一文中说: "其实是,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
三年前的新月社诸君子,不幸和焦大有了相似的境遇。(他们只不过批评)不料'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来了一嘴的马粪......"。(《鲁迅全集》第五卷115页)
其实,鲁迅早在"五四"以前就已指出屈原作品缺乏"反抗挑战"的精神,他在《摩罗诗力说》中说屈原的诗"然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 可以说对屈原的抱憾与批评贯穿了鲁迅一生,直到他生命的晚年,在写于1935年的《帮忙到扯谈》一文里鲁迅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屈原观: "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鲁迅全集》第六卷344页) 但鲁迅生前这篇杂文被官厅检查封杀了,他死后1937年7月才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公开发表。据鲁迅先生在文集《后记》中所说,此文经过官厅的检查,属于被"全篇防止"的两篇之一。"原在指那些倡导什么儿童年、妇女年、读经救国,敬老正俗、中国本位文化、第三种人文艺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学士,从已经不会帮忙,只能扯淡这方面看起来,确也应该禁止的。"先生的话虽然隐晦曲折,不太容易明白,但我相信--这恐怕与他的屈原观也不无关系。
而我的故乡社旗,也有屈原的后裔。社旗县桥头镇新街村有一块古碑,碑文称本村屈姓为屈原的后裔,当地人俗称这块碑为“屈原碑” 。
新街屈氏祖辈屈明始居湖北郢,后迁居原卫辉府封丘县。康熙二十年,屈明一挑两担,从封丘迁移到裕城(方城)东新街,不久在城北冯庄建了房屋。五年后,屈明去世,葬于冯庄西地。当时地广人稀,地价很低。有些地方甚至土地无主,有人走马圈地,坐拥众多土地。屈氏祖上听说往南土质更好,便举家向南,走了一晌,到达半坡店,感觉累了,就在那里落了脚。当时,他们手里有些钱,买了很多土地。随后,家人也迁到了现今的居处。为纪念从封丘迁出后的第一个定居地裕城(方城)东新街,就以“新街”命名了现今居住的村庄。
清同治年间,屈明的一个玄孙名叫屈含章,是太学生。他孝敬父母,友悌弟兄,关爱乡邻,七十岁时被皇上封为“登仕郎”。时人感奋,立碑道旁示敬。其碑帽刻蛟龙戏珠图案,中书“皇恩”二字。碑文有文字曰:“屈原卜居赋离骚,今江淮之间多设屈原祠堂,先生其苗裔耶。”该碑文字众多,刻写精美,字字可做法帖,实为难得的碑刻珍宝。
过去,无论何人从新街经过,看到石碑,无不驻足观赏。看罢碑文,知道屈家为屈原后代,无不慨叹称赏。人们习惯把这通碑简称为“屈原碑”。
1958年,桥头镇掀起了平地修水库的狂潮,不少碑刻被拉走当了水库建材,有人也打起了这块石碑的主意。当他们看到“屈原”“离骚”字样后,住了手,这块碑因而基本完好地保存至今。
屈原笔下英勇杀敌的战士也好,鲁迅眼里的屈原式焦大也好,在我的故乡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屈氏后裔也好,他们都是屈原灵魂的继承者,在他们的身上能够看到屈原的爱国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舍身爱民精神,直贯一千多年,到范仲淹那里就高喊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忧后乐情怀。他们这些屈原灵魂的继承者,使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不至于使他们在任何时代感到绝望。红香圃作于13年6月4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作者简介
杨连山,一九六二年六月生,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李店镇薛庄村人。 一九八一年七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为南阳市十四中高级语文教师,校报琢玉主编。先后主编了雏鹰、文网、琢玉等校报,编印了《文网荟萃》、《十四中校志》、《文海拾贝》、《心有灵犀》、《小荷尖尖》和《杏林花满枝》五本书。藏有三万六千多册毛著红宝书连环画,酷嗜红楼梦。 二零零九年八月发起为十四位南阳籍烈士找家的活动,坚守十年,行程二万多公里,执着的为十四位南阳籍烈士找家,已经送六位烈士魂归故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省电视台、河南日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广东考试网等数千家媒体进行了数十余万篇次的报道。《我们一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等数十篇文章发表在报刊上,著有《永远的谷子地》一书。二零零九年获南阳第一届读书月读书人物称号,二零一四年获河南好人称号,二零一四年获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二零一六年获南阳第八届读书月金牌推广人称号,二零一八年获南阳市十佳最美家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