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强调的“以生为本”的课堂,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老师要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的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探究欲望。但是现在的许多老师的经验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主,讲述的时间占用课堂的时间比较多,要一下子“从教师中心”走向“以生为本”是有困难的,王博士的《小小改变成为生本课堂》这一讲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在文中讲到了一个数学课例:《平方差公式》,老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从学生原有经验出发,让同学们利用所学迁移新的概念和公式,并加以验证,验证无误后做练习巩固并用手机拍摄学生的解题过程展示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利用反馈器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其间也有互动,请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整个课堂看似很热闹。但是仔细想想,让学生从原有的经验运用到新知识点的探究验证,虽然也是学生们自己归纳出来的结论,但是在这个探究的过程是老师规范的脉络下进行的,学生的思考与对话都比较局限。并且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一问,学生一答,本质上还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一般敢于举手的学生都是那些知识掌握不错的学生,然而,老师更多的是要关注那些基础教弱、不善于表达的学生。
如果老师将这个教学流程翻转过来,课堂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将原本要验证的那个问题放至开头,鼓励学生自己先想想各种解法,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对话,和同学们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小组之间达成共识之后再利用麻吉星魔法教师APP拍摄收集各组的解法,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解题思路的小组上台分享观点,让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觉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教学过程,老师讲述少了,学生的对话多了,学生思考得多了,从而也推进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
改变教学顺序,把验证、探究的问题放至课堂首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对话与思考,小小的改变,就能造就生本课堂,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