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个笨拙的开始
Which means,我想要一个正式的开始,即使它是笨拙的。
当我看到书中引用罗振宇的“缝扣子”理论时,眼前突然出现一副场景:
单个的知识,宛如一片单独的树叶,每一次阅读,都是拾起树叶的过程。
熟悉的剧情是:每每读了忘,忘了读,一段时间之后,记忆就如酒后清晨,断片儿了。
而我,像那只在知识森林里掰苞米的猴子,一边捡,一边丢,最终颗粒无收,只得美其名曰:重在参与。
为什么呢?为什么那些令人醍醐灌顶的知识,眼前一亮的观点,手中沙一样的,捏得越紧,流失越快?
——因为失去枝干的叶子,正在逐步流失生命力,一步步走向枯萎是必然的结局。
而唯一改变结局的方法,是将叶子移植到自家的花园里,从自己栽培的树枝中吸取能量,重获生命力。
也就是说——新知识,要嫁接到自有的知识体系中,产生新的连接,才有可能成为自己的。
罗振宇把这个过程称之为“缝扣子”,同理,我把它提炼为:“嫁接”。
无论是缝扣子,还是嫁接,本质上都是:学习-吸收-联想-输出,这么一个过程,一个不可逃避的辛勤劳作的过程。
由此,我尝试用写作的方式,开始我的知识嫁接。
一、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
如果说,“缝扣子”是产生行动的触发点,那么“砍柴挑水”理论,则是点亮我认知的一道闪电。
所谓“砍柴挑水”理论,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
行者问高僧:您得道前后分别在做什么?
高僧:砍柴,挑水,吃饭。
行者:都是一样的事吗?那何谓得道呢?
高僧:得道前,砍柴时惦记挑水,挑水时盼着吃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
这让我想起了,自学生时代就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相信所有体验过因专注而产生心流的人,都非常眷恋这样的感受。
其实社会中的很多现象,都是它一脉同根的变体:企业里的“压强战略“”,社媒里的“沉浸式体验”,表演里的“入戏”和“信念感”。
这并非我初次听说的故事,但这一次的感受比以往都深刻,以前是逻辑上理解,这次是情绪上认同。
一方面,我正切实体会着精神耗散的痛苦:分心走神,焦虑失眠,自控力变差,感知力变得极为微弱,身边的一切仿佛都蒙上了一层薄雾。
若我生来如此,倒也还好:游走于舒适区内,不必太过懊恼;可毕竟是享受过心流红利的人,这种向下的滑落就变得格外扎人锥心,不堪忍受。
对一个有自我管理意识的人来说,管不住自己的心,尚且还算情有可原;管不住自己的人,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啊,天下苦“熬夜刷手机根本停不下来”久矣!
另一方面,最近听到一篇劝诫大家远离社交媒体的TED演讲,有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1.社媒并不高级,它只是一种诱人上瘾的娱乐方式,本质上是新时代的老虎机。
你投递注意力进去,它给你即时的随机反应;在你的阈值边缘蹦来跳去,让你一把接着一把,乐此不疲。
相关企业甚至聘请了注意力工程师(attention engineer)专门研究以赌城拉斯维加斯为代表的博彩产业运作模式,将诱人上瘾的程度推演到极致。
我们常听说:谁掌握了流量,谁就具备了话语权;谁接住了流量,谁就接住了破天的富贵。
流量是什么?不就是大大小小的屏幕前那一双双发亮的眼睛,不正是我们生来就有、源源不断却总被忽视的注意力吗?
流量其实就是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背后指向的是利益与金钱。
2.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活动中,市场看好的主要有2点:稀缺性和价值性。
反之,容易复制和价值含量低的,就不值钱。
所以,一个成熟工匠耗神费力打造出来的手工艺品肯定比一个6岁小孩都会制作的互联网碎片要值钱。
而老手艺人不仅仅靠时间的堆积,还需要凝聚心神,立足于目标,日复一日的精进。
我认为,稀缺性在于不可量产,价值性在于买方的受用程度。前者需要差异化竞争,后者需要用户思维,哪一方,都离不开专注力。
这里我想提醒大家警惕一点:机械化重复,只能带来自我感动式的满足,无法改善最终的成果。
在这个维度上,时间≠金钱。如果值钱的是时间,那机器人每天24小时工作不间断,时间利用率100%,不得比人值钱多了。
人和机器的分水岭在于:人会思考,有感情,懂得反思与调整。
所以,稀缺的不是时间,是浇灌在时间里的心力。
3.社媒带来的隐秘伤害,不容小觑:一会降低对注意力的控制,二会带来生理和心理后遗症。
社媒产品设计之初的真实预期,就是尽可能瓜分我们醒着时候的注意力。
思维指挥行动,行动塑造思维。
大脑神经的运行模式与间歇性奖励刺激下的行为模式长期不匹配,可能会导致精神疾病。
同时,大脑允许的后台运行数量有限,后台运行过多会导致经常卡机。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常觉得抽离,恍惚,甚至眼花耳鸣。
我们在一次次“短暂查看一下软件”的习惯下,日益失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逐步失去在专业领域深耕的能力,最终失去获取经济收益的能力。
TED演讲:没有社交软件的生活会怎样?_哔哩哔哩_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BV1Tt411G7EN/
这场出自计算机科学作家的演讲将“注意力过度耗散”的分析罗列得很清晰,让我将“妥善使用注意力”这件事提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上来审视。
可喜的是,得益于“砍柴挑水”+TED演讲,近期我的行为发生了切实的改变,比如:早点睡觉,每日学习,练习冥想,保持正念。
自我效能感在这些改善的行为中逐步回升,整个人状态好了不少。
相信我,没有什么事比能控制好自己更有安全感的了!
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道理早就明白,到了这次才开始改变呢?由思想到行动转变的契机是什么?
二、哄着自己去干活儿
书中说到,我们的大脑有三重属性: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形成的时间分别是3.6亿年,2亿年和250万年前,对大脑的控制力依次递减。
他们仨共同经营着大脑这家公司:资历很深的本能脑是资源型老滑头,年富力强的情绪脑是间歇性实干派中层。
二者均有能力,有经验,但由于千百年来迫于生存压力的肌肉记忆,导致追求即时满足,擅长趋利避害,习惯急于求成,是常见的办公室老油子。
理智脑是年轻的CEO,文化层次高,拥有着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理性思考;年轻,相比前二者基本等于1岁小宝宝,有冲劲,但影响力和掌控力小,立场和主见常常不坚定,所有战略都需要发动情绪脑和本能脑去落地执行。
三者的关系很微妙,理智脑位高权却不重,对大脑的控制力极其微弱;本能脑能干活但不爱干活,喜欢甜头不爱苦头,对统治阶级不屑一顾;
情绪脑容易上头也容易下头,夹在管理层和基层中间,两边摇摆。
三种脑的协作状态不同,所集体产生的行为结果也就大相径庭。
之所以有那句流行语:道理都明白,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因为只有CEO理智脑明白了,但理智没有说服他底下的员工去理解认同,也没有清晰的路径去实践。
导致行为最近的一环,不是理智脑,是本能脑和情绪脑。因此,才造成了思想与行为的不一致,形成了人的拧巴。
其实,完美的过程是:理智脑制定目标与战略,引导情绪脑对此产生兴趣并获得正反馈,形成routine后交由本能脑去执行,接着理智脑持续纠偏,如此循环往复,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正循环。
在此之前,我真没想到,对于自我的管理也需要动用到如此复杂的“办公室政治”。看来让人心甘情愿地干活,不单是上位者的统治技巧,也是自我修炼逃不开的功课。
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一位北大小哥说自己周末常去去喜欢的咖啡馆看专业书,我问他为什么不在家看,他说:“没办法啊,有时候就是得哄着自己去干活儿~”这种说法很可爱,比撸起袖子加油干更具备生活哲学的趣味。也跟我自己常常把自我剥离出来当作他人来审视/对待的习惯不谋而合。其实,对待自己,既要严厉,也要温情,更需要管理的智慧,而一切的基础,在于自我审视。
三、保持觉知,主动掌控
审视自己,也叫内观。我理解,就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放任自己陷入无意识的机械重复情形中。
我们之所以觉得日子过得很快,是因为以同样的心境重复着相同的轨迹,在这过程中,没有收获额外的体验与感知。
而小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可以乐此不疲地玩同一种游戏,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感受,好玩跟好好玩之间,有诸多细微的差别。
我们需要像小朋友学习,保持觉知很重要;察觉到这一次跟上一次体验的不同,很重要。
观察不代表审判,知道自己在干嘛不代表每时每刻都得活在理智脑的高压强权下,况且我们的大脑宽带有限,高耗能状态下待机时间并不长。
吃饭的时候就认真吃饭,动用自己的眼耳鼻身意,细细感受这种进食的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勒令自己不能吃,一旦破戒后就开始破罐破摔,被机械性进食或情绪性进食反扑。
对自我的约束,不能生搬硬套普世的“真理”。比如,用“好女不过百”来评判一个高个子大骨架的女生,是十分粗暴且刻薄的。我们不要沦为苛待自己的帮凶。
对自己首先得充分了解,就像我常跟朋友提到的:人最重要的,是先搞清楚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文明点讲,就是充分客观地认识自己,搞清楚自身的价值排序:会为了哪些事冲锋陷阵?不做到哪些事就寝食难安?甘愿为前面的愿景付出怎样的代价?向人介绍自己时会用一张什么的名片?与人长期相处,会提供一份怎样的说明书?
通俗点讲,就是想搞钱的别进体制,赌性重的别当吗喽,夜场浪子别想着立贞洁牌坊,享受聚光灯的Drama Queen别骗自己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每个人的剧本基本都写在了自己的欲望清单里,要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剥皮抽骨般对自我进行彻底的锻造;要么顺势而为,响应天命,真诚入戏。无论资本家、赌王、浪子还是Drama Queen,Title本身无贵贱,每一行都有自己状元。怕只怕,拿错了剧本,演错了角色,此岸望彼岸,两头都靠不着岸。
人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其次是身心意尽量一致:心里想的,嘴里说的,手上干的和脚下走的,最好是差不多的。身心意错位的人,是难以悦纳自己的,这种错位越剧烈,人身上的悲剧色彩就越浓厚。而身心意越趋近一致,人格魅力就越强:成功成仁,成佛成神,亦或成为一个迷人的反派角色。
然而,在理智上,我们很难放下道德包袱与社会压力去审视和接纳自己。见多识广的我们,对“优秀”的理解很具体,像他像她,唯独不能像自己。作为最熟悉的旁观者,我们太清楚自己是个多么平凡倔强、外强中干的一般货色了。这不要紧,格局放大,大家终是历史的灰尘。
如果说历朝历代为人类社会做出瞩目贡献的伟大人物身在平流层,是另一个维度的存在。
那么大部分的我们都活在对流层。无论商贾巨擘、世界名流,还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有的人飞得高一点,有的人飞得低一点,本质来说,差距甚微。在我看来,那些不断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之人,才是对流层里的人杰,是值得艳羡的人生赢家。
幸福源自主动掌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要占了其中一样,就没枉来人间一趟。
结束语:推演千遍,不如亲自上场
这是一本工具书,用以指导行动。呈现出来的内容,都是作者亲身实践之后切实发生了正向质变的知识点。
没有喊口号、灌鸡汤、洒狗血,只有娓娓道来的思考逻辑与实践心得。
结尾作者列出的参考文献高达44本,堪称阅读改变人生的典范。
里面还有很多值得一试的小窍门:
比如,运动后1-2小时,进行高强度的脑力活动,会产生新神经元,进而从物理上令人变得更聪明;
再比如,人在睡眠后的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醒来,符合睡眠周期,会神清气爽,精神充沛;
还有,每个人每天早上醒来,都会收到一份礼物:纯净的注意力,所以要把它放到最值得投入的地方。
我自己的感受是:他把我早就明白但一直没落实到位的道理,换了种呈现方式,也就是梳理出道理背后的认知逻辑与行为逻辑,不带任何爹味地引导我如何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方法过好自己的日子。
推荐给所有:听过很多道理,依旧没过好自己人生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