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的两节课的学习,孩子们知道了物体具有自己特征,例如:形状、颜色、是否有气味等等,这一周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认识物体的形状》,其实这一节课是对物体形状的学习,通过用物体填盒子的游戏,学生能够认识到物体的形状、摆放方式,影响物体填充的数量,以此明白物体的形状,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情况。
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因此本节课选用了佩琪一家选择合适材料填泥坑的情景,来贯穿整节课的教学,由于器材的原因,这节课我改用了,选“找找施工员”来投影仪下“现场施工填坑”,让孩子们自己数一数铺一层需要多少材料。会发现学生在铺材料时,都选用了“躺着”铺的方式,其实这是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想孩子们提问“用橡皮铺一层,真的需要10块吗?有没有不同意见的?”以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发现“物体铺的方式不一样,需要的个数也不一样。”这个时候追问一句“改用小木块或者乒乓球,铺的方式改变了,需要的个数变吗?”不变,这又是为什么?直到学生说出,橡皮的相邻两个面不一样大,所以才导致了,铺一层需要的个数不一样。在记录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指导孩子们在活动手册橡皮第一节和第二次需要的个数,旁边把躺着和立着摆放时与坑底接触的面画了出来,方便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