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大学同学,爱好音乐,吉他玩得炉火纯青。去年,他家女儿四岁,可能是受他的影响,也蛮喜欢音乐。于是乎,他咬咬牙给女儿买了台钢琴,并报了兴趣班!与此同时,他自己私下也铆足劲儿去钻研钢琴,希望在未来女儿的学琴之路上能给予一些支持和力量!
有时候,我去他家做客,带着开玩笑的形式问小姑娘:你是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姑娘用稚嫩的语气说:我喜欢爸爸,因为他会弹吉他、唱歌!可见,当父母有一技之长时,在外面会收获一大波迷弟迷妹,在家里会享受到他最亲爱的子女的崇拜,并以他为榜样去学习、去超越。
古人常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父母,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就是首先让自己成为那一抹青,然后让子女站在你这“一抹青”上,不断向上攀爬,抵达他们自己渴慕的“那一抹蓝”!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在疯狂地“鸡”娃,因为娃是他们人生最大成就!
很多父母真是把自己所有的心血和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给孩子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报上辅导班,什么钢琴班,演讲口才班,英语班,舞蹈班,书法班,美术班……只要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家孩子上的班,就要给自己的孩子报上,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他们把孩子当成了容器,不断地向内倾倒、填塞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但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
孩子要是对他们所报的兴趣班稍微有些不愿意,他们就会说,想当年自己小时候条件有多艰苦,那时候这些班想上都上不了,现在条件允许了,能上还不多上点儿,总没坏处。父母怎么可能会害你呢?对吧?这么做都是为你好。你要懂得珍惜,要刻苦努力,要好好学啊
如果你问这些当父母的:你喜欢这些,自己为什么不学?他会说,我都这么大了,学这些还有什么用?再说了,每天这么忙,哪有时间学这些?孩子现在学这些将来准能用得上,没准儿中考高考还能加分呢。事实上,他们不是不能学,而是不想学。他们总是以“工作忙,无暇顾及家庭”为借口,其实这些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比如自我成长、陪伴子女、孝敬父母。他们一生平庸无奇,胸无大志,但他们也想出人头地,在人前显贵,但他们想:那样太难了,因为需要付出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就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自己出人头地。当孩子在人前显贵时,他就可以骄傲地跟别人说:这是我的孩子,是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他的自我价值、人生意义由此得到了充分、具体的体现。但你去看他们的人生呢?身无长物,每天都是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刚参加工作时是啥样,现在还是啥样,十几年如一日。生活一团糟,事业不得志,满腹委屈,满身牢骚。他们不是有了几十年的生活和工作经验,而是一条经验用了几十年。
我们会发现,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喜欢疯狂鸡娃,因为他们对通过自己来改变自己的一生已经毫无无望了,当然他们也不愿再去改变,因为改变要千锤百炼、千敲万击,这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把孩子变成了达成理想的工具。于是孩子就成了他们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孩子成功,他就成功,孩子失败,他就失败。总之,孩子是他们最大、最后的希望,他们的荣辱兴衰与孩子深度捆绑!
那些疯狂鸡娃的父母,就是典型的对别人下得了狠手,对自己极其宽容的人。有时候真想呵斥他们:有本事,自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啊?谁拦着你不让你去了吗?别说什么年龄大了,褚时健70多岁还要种橙子,而且还是5年后挂果。你有他老吗?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被人是神经病!弱者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去鸡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崇拜和羡慕!
在孩子面前,永远都是你对他喊破嗓子,不如你自己先甩开膀子、以身作则、身先率人!当我们无法为孩子提供好的起点时,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提升孩子头顶上的那块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