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麻吉星金牌教师大赛的决赛,授课内容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借助二次函数图像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求根问题, 其方法比较抽象, 要求学生积累抽象函数本质特征所需的知识和经验, 要求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本节课内在思想也揭示了方程、函数、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后续阶段高中数学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因此,我一直认为,如何上好这节课,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情况下把课堂上出深度,是非常有困难的。但由于初三的教学任务非常紧张,课堂教学恰好进行到了这一部分,同时我也想对自己进行一个挑战,因此我打消了越过本节内容先去讲第三章圆的想法,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进行准备。
一、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堂实施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深度挖掘本节课的内涵,帮助同学更好的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呢?
在课前的作业诊断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对从函数象去分析函数性质以及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在研讨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我又在知网上查找了一些与本课时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在综合考虑后,我决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课本原本由现实问题情景引入新知的设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函数认知水平出发, 从学生学过的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入手,进行类比学习。我设计了4个学习任务,目的是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有比较清晰的路径,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由函数图像生成求方程解的方法, 领悟二次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结构关系的本质。
首先通过任务1,帮助同学们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一次函数中 x 表示未知数, 函数刻画的是变量x、y 的变化规律, 方程寻求的是相等关系下未知数与已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即方程的解。从一个已学过的问题入手是为了帮助学生较好的体会函数与方程的关系,也为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定下一个基调。
完成任务1后,由学生自主探究任务2,从具体的三个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出发,去探究函数图象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并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出相应的规律。
完成任务3后,通过两个题目进行知识的巩固,此时时间已经接近尾声,原本设计的任务4没有时间在课上进行了,只能顺势进行课堂小结,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我从知识和思想方法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也是对本节课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最后的点睛。
二、课后反思
本节课各个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在课后专家点环节,坪山区数学教研员袁园老师也充分认可了我的教学设计理念。同时提出了课堂节奏有点过快,有些环节要注意留白。麻吉星叶总也提出了知识的拓展要有边界性。
结合专家的点评,我又重新审视了我的这节课,我发现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部分:
1.学生评价的无效性
在任务2这个环节,学生自己探究并小组计论结束后,我随机挑选了一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但在要求同学们进行打分评价的时候,我并没有给出打分的标准是什么,只是简单的说明了一下就要求同学们打分,打分后也没有去进行相关统计的查后,没有后续操作。当专家问我这个环节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我自己都无法回答。因为没有给出统一的给分标准,让这个环节变的毫无意义,流于形式。
2.问题指向不明确
数学的课堂上问题是非常讲究逻辑性的,任务1里的第(2)小问,我的问题设置指向并不明确,我原本是想让学生们能回答出一个是从形的角度出发,一个是从数的角度出发。但我在课上的时候,突然就问出一个非常不“数学”的问题,我问同学们看到这个图象有什么感觉。。。。授课语言过于随意,对学生的思考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好在这个问题在回答前同学们有进行讨论这一环节,虽然我的口头指令不明确,但班级一个程度比较好的同学依然是回答出了我设想的答案,没有造成课堂进度的影响。
3.没有重视课堂学生的生成
在任务3这个环节,由学生自主探寻一一般的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方程的关系后,我拍了两张学生的作品进行上传展示,其中有一名同学的答案非常标准,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我有点着急,只是简单的展示了一下两张图片,随后又重新在PPt上展示我课前预设的结论,并结合PPT进行讲解,其实这相当于做了二次功,是一个画蛇添足的过程。课后重新回顾的时候,我不禁问自己,我设计这个环节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只是为了展示我自己的总结能力有多么的强吗?其他学生掌握的情况到底怎样?到底哪一个环节能保证所有的同学对这个部分的知识完全清楚了?
4.课堂留白不够
在麻吉星叶总和坪山区数学教研员袁园老师的点评中,都提到了我讲的太多,很多地方可以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很多结论性的环节,我有点太“着急”,特别是最后总结的环节,几乎都是我自己讲述出来的。如果可以放慢速度,由学生去进行探究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一点思考
在上这节课之前的备课环节,我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把课设计的有深度,如何体现出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为了体现大单元教学思想,我甚至在课上提到了这一部分知识与高中的衔接,以及高中才会涉及的零点问题,而忽视了我们教学中要重视的“边界线”。重新对这节课进行审视的时候,我不禁有些汗颜,归根结底,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学习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如何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才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一要务。这节课在教学环节,我总想要把一些数学内涵的内容说清楚,讲明白,多少也包含了那么点想展现自己教学”有内涵“的小心思。而当我把自己放的越”前”,我就会把学生放的越“后”。
公开课是教师打磨自己,让自己得到成长历练的机会,而不是一场“个人秀”。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过于想通过一节课来展示其中丰富的数学内涵,反而本忽略了要以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和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过程为主线,去帮助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和分析问题,在思考、交流、发现、理解中去剖析问题本质。我越想讲清楚一个问题,我就会说的越多,我说的越多,学生其实真正学习的就会越少。而这也是本节课存在上述问题的一个原因。
沉下心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真实水平出发,时刻记得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很多时候,讲的“少”,学生才能学的多,足够的留白,才能更好的帮助、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