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听了于洁老师的讲座,便已按捺不住内心想写一写的冲动。
如果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自费买书、学习是“傻傻”的行为,那于洁老师就是傻到没边际的人,而这样无边无际的人却引领着我们清醒的走着。
以下梳理分享今天特别有感受的几点:
一、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最好的休息是体力劳动。
上一天班下来,往往累的只想往床上一躺,有时候甚至连洗漱都放弃。周末和节假日有个特别感受:比平时累,现在想想那是比平时“躺”。
躺在床上未必是最好的休息,适度的体力劳动不仅能松筋动骨,更会让大脑放空,得到有效的休息。
读书累的时候,工作累的时候,收拾收拾房间,做做家务,适度运动一下,未尝不是放松。
二、只要扬长不要避短。
只要扬长,是不断发现学生、孩子的闪光点,永远从长处看待他们。没有闪光点,拼命找,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成人的欣赏。
不要避短是不关注短处,是忽略短处。
只要是人,哪有十全十美,不是什么十恶不赦,就开心的悦纳自己、悦纳孩子、悦纳学生。
接纳情绪,接纳行为,接纳一切生命中不美好的事。与其除草不如种庄稼,哪一种庄稼本能不是向善向美呢?
三、位于师生关系前面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尊师重道”是美好传统,是由内而外的散发,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要求学生。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人格平等,就是着眼于人与人的关系,当“师道尊严”受到挑战,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
四、对自己多点要求,对学生多些耐心。
于洁老师的家校共育手册划分为四个板块。学生日记、教师日记、作业登记记录、其他。一本家校共育手册,超过一半的内容都是老师书写,真正的诠释了老师很多时候不是说给学生听,而是做给学生看。
现实教育生活中,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育案例,认清这个现实,不以完美要求自己,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问题。
做这一切的动力源是什么,就像于洁老师说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往哪里?
五、练就老师的悲悯心和慈悲心。
时常把教育的困境归结为家庭教育,是的,我也三番五次这样做,家长不配合,家校无合作,那我有什么办法呢?
但是,往往我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家长往往没有能力这样做。
于洁老师说:“一个为了生存而奔波的家长,我要求他晚上给孩子听写,他说办不到的背后是无尽的生活辛酸,而此时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质问平民吃不到粮食为何不吃肉的暴君。”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话糙理不糙,当我们没有这样一份经历,没有这样一份理解,便没有这样一份悲悯心,便也不能真正理解教育。
想起前不久家访时去到的祖孙俩的家,年迈多病的奶奶和懂事乖巧的孙子让我潸然泪下,那奶奶握着我的手,激动的词不达意的场景让我永远不能忘怀。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一部故事,未经充分了解,不敢轻下结论。
六、无限的相信文字的力量。
且不说汉字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一方面,相信文字的力量,要不停的阅读,不断的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带动学生和孩子的阅读。
另一方面相信写作的意义。如果说阅读是读文字,那么写作就是深度与文字打交道。
在这里斗胆给自己立个旗帜:
1、未来一年给我所带的语文学科班级里的每个学生做个作文集。
2、引导大女儿绘画,帮她做个绘画集。
3、我自己要出个随笔故事集,以一本书的方式呈现。
共读、共写,无限相信文字的力量,清醒且笃定。
七、聚焦目标,专注且喜爱,过程都不是事。
长沙明达中学和大学校园面积可以相比,那可真是个大。今天一天仅仅往返于这几个地方:主会场、小学部的启航营班级、小学部的亲子餐厅、宿舍。
我13000多步,女儿14000多步,想想平时设定目标,跑个几公里才几千步,出去玩一天累的要死要活才一万多步。
而今天我们仅仅是专注于这几个地方的奔波,毫无知觉,居然一万多步。
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感觉太累。
由此我认为:专注于想做的事情,许多目标会自然而然达成,而这个过程不会累,事情本身很少让人累,心累才是真的累。
八、重新审视和偶像合照的意义。
从小到大从未追星,也在电视或者网络上看过一些追星现场,除了对这种“疯狂”嗤之以鼻,确实无感。
可这个暑假却打碎了我这种看法,当我真的去找李镇西老师、钟杰老师、张文质老师合影签字时,那感觉可以用心潮彭拜来形容。
尤其是这次意外的碰到钟杰老师,更是让我两眼放光、小鹿乱撞。
以往在视频里,在书中才能见到的形象,这次看到活的偶像,虽然只是合影签字这一简单的貌似“规定性”的动作,却不知不觉以他们为标杆、为明亮那方,为行为榜样。
我觉得这个意义是了不得的,能与偶像链接,那活泼泼的、真切切的感受是永远忘不了的。
九、体验不同的生活,结识不同的人。
于洁老师说没有这个体验,就没有这份悲悯,而对于教师、教育来说,悲悯情怀太重要了。
王晓野老师、于洁老师率真而活,让人动容。
晚上的论坛研讨,不论是滕卫老师还是王弯弯老师都是让我极为触动。
我想不到滕卫老师的学校居然离我的学校那么近,就像张文质老师所说我们走了很远的路才遇到了一起出发的人。
弯弯老师更是倾情分享、热情打动。
更有热情且清醒的鲜娥大姐,一句理性的总结瞬间把人智商拉回在线状态。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角角落落,这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都活在这个貌似蒙尘的社会里,始终没有泯灭初心,且一直在笃定前行。
看到他们,且能认识他们,何不快哉!
十、永远把最好的留给自己的孩子,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孩子带好。
张文质老师说这句话时,深有认同,可到底什么是最好的东西可以留给孩子?
在晓野老师、于洁老师、钟杰老师身上找到了答案:
就是自己知足且上进的生活学习姿态,无需多言,无需刻意培养,无需为孩子刻意规避麻烦,带着孩子经历,让她看到这一切的真实发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