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周一,阴,4至16度
冬天起早,是件艰难的事。五点起床还能读上一小时书,六点起床就只能做早饭了。
高中同桌英送来一袋“七日粉”,是她婆婆亲手磨制的。何谓“七日粉”?就是我们这儿乡下用本地产的糯米,水磨晒制而成的糯米粉。具体工艺较为复杂,还需仰仗老天爷的帮助。
首先糯米得浸泡七日。要使米浸透又不变质,就得视具体情况不停地换水。米浸好后,捞起沥干,用石磨磨成米粉浆。随后,将米浆放进垫有纱布的竹篓里滤干,压成一坨,敲打成粉块。再把粉块摊在竹匾上,在日头下暴晒七天。最后,再用石磨磨成细粉。倘若米浸下去后,遇到连绵不断的阴雨天,这米就得一直浸着,时间一长就没用了。以前读《红楼梦》,薛宝钗的冷香丸,需雨水之雨、白露之露、霜降之霜、小雪之雪,如此可巧之事,需得天成之,总觉得不可思议。而其实在农人古朴的生活中,时常需要祈祷老天爷的神助。明明是自己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仍说“靠天吃饭”。
龙游的乡下有南北之分,自古以来,南乡富庶,妇人美而巧,小吃品种繁多。北乡人的生活粗而拙,小吃掰起手指算算,好像只有这道“圆粿”。“馃”与“粿”,该写作何字?我特地上百度求证。用小麦面粉制作,过了油的面食叫馃,北方产麦,北方的油炸面食多称馃。而南方产稻,用稻米磨成的粉做的面食,就叫粿。具体到本地小吃,油炸馃、鸡籽馃都是面粉做的,放油里煎炸,写作“馃”。而清明粿、圆粿、满米粿是粳米粉、糯米粉做的,写作“粿”。
“圆粿”,其实就是咸汤团。但它的个头是宁波咸汤团两三倍大,形似一只大蝌蚪,其馅料为笋丁、肉丁、豆腐干丁、冬菜丁,再加少许葱花。馅料不能切得过细,调得过粘,吃起来得是脆嫩的,而外头的皮软糯,就有一种口感上的冲撞。
圆粿一定得用本地特制的“七日粉”,才算正宗。这种原材料难得,所以也只能在本地才吃得到。这“七日粉”与宁波汤团粉的口感上略有区别。浙西地区产的糯米没有浙北杭、嘉、湖地区的粘糯。用此糯米磨出的粉,与宁波汤团粉相比略显粗硬,含有一定的筋性。吃起来不粘牙,还带点Q弹。也正因为它有筋性,才能用来包“粗砺”的馅料,且能包出皮薄馅满的效果。若用宁波汤团粉,煮熟软塌塌的,非戳破皮不可。平日里如果没有“七日粉”,就在宁波汤团粉里按7:3的比例添加面粉或米粉,增加面皮的硬度。
圆粿的制作方法,自然是先和面。和面法与普通糯米粉相似,用开水烫面。这开水的温度最好在90度左右。刚烧沸的水烫出的面团很粘手,水温低于80度和出的面团口感又偏硬。水烧开后静置两三分钟烫出的面,既好操作,口感又好。这究竟是何原理?我目前还未搞明白。面团和好后,一定要用保鲜膜包起来,风干的速度比面粉快。倘若揉面时粘手,可静置十五分钟再揉,揉至粘手,再静置十五分钟,总之,面团一定得揉透揉光。
第二步就是炒馅。冬笋、鲜肉、冬菜、豆腐干切丁,大约绿豆大小的丁。上锅用素油炒,最后拌上葱花。
第三步包粿。取一面剂,在手心揉光揉圆,放案板上按平,此时若感到粘手,可稍抹点玉米油。用擀面杖擀成圆面片,大约半厘米左右厚,不能像饺子皮一样薄。舀一大勺馅,用虎口收口法收口,收口处搓成一条“小辫子”,将口收严实了。
第四步煮粿。锅中水烧沸,下圆粿。烧至浮起,再煮上五六分钟,糯米粉比面粉难熟,需比饺子多煮一会。
第五步装碗。取一只碗,加入猪油、生抽、香醋、鸡精、葱花、香菜、蒜蓉、姜末,用沸水冲泡。再将圆粿从锅中捞起,放入碗中。
这粿的个头大,糯米又不易消化,三四个就能吃撑。
后记:
今天读李泽厚的美学论著,读得稀里糊涂,太烧脑。
最近不运动,明显感到身体沉重。下午跳绳一千下。晚上临睡前练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