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型管教
合作型管教是指你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你更像是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这是我最喜欢的方法,因为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那么,什么是合作型管教呢?它是怎么运作的?
(1)借由定义自己来定义问题。比如:“我希望你的房间保持整洁,我希望你整理一下。”
(2)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孩子可能需要帮助。比如,“是朋友把你的房间弄得一团糟,所以你觉得让你清理房间很不公平,对不对?”“你是不是觉得作业太多了,永远做不完?”
(3)确认那些感受。“替别人收拾烂摊子,是感觉很不公平”或“万事都是开头难”。
(4)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思考解决方案。“我还是希望你把房间整理干净,你看怎么做最简单?”
(5)坚持下去,必要的时候重复这几个步骤。
第二步不容易做到,因为要认同一些你并不认同的事情可能很难,但是如果你不确认孩子的感受,孩子会更加坚持自己的立场。由于孩子无法清楚表达所有的感受,你需要以提问的方式来找出他行为背后的感受,比如我上面举的例子。
确定孩子的感受后,你就可以重新定义问题,而不是说:“你的房间太乱了,你最好马上收拾干净,不然我就把你的玩具全扔了。”那只是在羞辱及威胁孩子,也会增加孩子的怨恨。
这时你应该发挥同理心,这需要练习,你可能觉得这样做有点违心,但孩子看到你顾及他的感受,会因此学着也顾及他人的感受。
你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想解决方案时,应该让孩子主导,不要立刻否定他提出的建议。他可能会说:“我的房间就这样也挺好。”你可以回应:“这也是一种选择,你觉得这样挺好,但我不能接受,因为房间乱糟糟的看了不舒服,时间长了就更难打扫,而且你房间里的东西都堆满了,我都找不到给你放干净衣服的地方了。再想想,还有其他方案吗?”孩子说:“想不出来了。”你说:“没关系,还有时间,你慢慢想吧。”你不要自作聪明想出所有的答案,因为那样做就剥夺了孩子的思考力。
孩子可能说:“我可以现在收拾玩具,然后休息一下。接着,请你来帮我整理衣服,因为我觉得叠衣服很难。”你说:“嗯,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那你需要叠衣服的时候来找我吧,我们一起想办法完成。”
如果你从小在威权下长大,可能会认为威权管教是理想的教养方式,你可能觉得合作型管教太麻烦了。不过,重点是,这样做除了达到房间整理干净的目的以外,你和孩子也都敞开心扉表达了感受,因此培养了更紧密的亲子关系,也学会如何妥协及解决问题。
为人父母的真正任务与打扫清洁无关,而是陪伴孩子,帮他成长。这种合作型管教有助于培养社会化行为的基本技能,亦即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