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之前,我做了一个跟潜意识的沟通,要用空杯心态好好体验这三天的课程。
上午的练习我特别想当一回孩子,一方面是感觉自己没有好好做过孩子,另一方面是想体验一下儿子的感受。
当我作为孩子的代表,感受着父母语言的魔力,也让我深切的体会到老师所讲的是什么拿走了孩子的力量。
1.干扰,你学这个有啥用,不如上奥数班。你应该这样,妈妈都是为了我你好。你小孩懂个啥?爸爸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2.控制,你是我的孩子,你就得听话,你得按我的要求做。你是我的孩子,你要完成我的梦想,要活成我期待的样子。
3.代替,你做不好,我帮你做;你这么慢,我来吧!你是我的孩子,我是为了你而活;你决定我人生的快乐,你好我才能好。
4.忽略,小孩不到六岁,不重要,就放奶奶家吧!你是小孩,你懂什么?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妈妈忙着呢,你自己去玩,别来烦我!
5.否定(指责),你是不对的, 你是有问题的,你需要改变!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你学习这样用功多好!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你看人家小雪,你看你,怎么那么不争气!看你考这点分数,你对的起谁?你怎么这么笨!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能扫大街。你太让我伤心了、你太让我失望了!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你把家里的脸都丢光了!我的命怎么这么不好,摊上了你这个孩子!
被蒙住的双眼,被捆住的双手,被捆绑的脚,被捆住的心…让我感受到无助、无力、孤独、难过、绝望、羞愧,我不够好,我不值得活,我不想听,想把自己关起来,想逃走…
这个练习让我真正的理解了儿子的内心感受,原来我们所谓的爱,孩子感受到的却是:
我不够好(自我否定)
我不值得(自我批判)
我表现不好就不被爱(自我惩罚)
我做不到(自我打击)
我掌管不了人生(被动逃避)
下午的心理铁三角练习对我也有新的触动,现实中生活中我喜欢黏着老公,却在练习中发现,跟他有点距离的时候反而自己更舒服。
我在亲密关系中复制出爸爸和妈妈的相处模式,儿子也重复着我的拯救者身份,想要拯救妈妈,在家庭中建立起新的平衡。
临终前十分钟的体验练习让我感觉特别累,很沉重,不知道是强烈的音乐让我头脑嘈杂,还是激发了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