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研读的篇目是苏活姆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第7篇《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句话怎么理解呢?知识,为什么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呢?
文章认为,有的教师教给学生死的知识,这些知识就像“货物”,学到了也就存起来了,不能进行“周转”和生长新的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成为学习的最终目的,结果是学到了这些知识却很难用得上,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是存在已久的,学生们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经过自己的加工和思考,成了知识的最终仓库,而不是周转和新生。这样的学习体验,无疑是非常无趣乏味的。
与以上情况恰恰相反的是,有的教师教给学生活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想,知识里闪耀着学生思想的光芒,学生能够用这些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知识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的手段,是追求思考乐趣和认识享受的手段,是进行思想创造的手段。
这活的知识与死的知识有什么区别呢?我的理解是,死的知识,经过学生的思考之后加入自己了的经验,而后经过周转和新生,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成为了有用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成了有趣和享受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该怎么做?首先还是要想办法,让书本上的知识能够活起来,充满生命的力量,充满蓬勃的生机,充满乐趣的大课堂。这些经过润色的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集体精神生活中以及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精神财富交流中活起来。只有当学生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知识经过大脑的加工,融入了自己的思想,那知识也就成了活的知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前后,要精心的备课,这一个过程中要先把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活知识,然后通过精心的思考和步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探索欲望的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的有趣,记得牢固,转的灵活,生成的新颖。
小时候我们不太喜欢看新闻联播,长大了反而喜欢了。节目还是原来的样子,是我们长大了,需要也增加了,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小孩子往往约束力有限,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很大的。这就是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设备,把知识加工成易于接受的直观的形象的必要性。现在也有很多大学的教授在讲课的时候,有气无力的阐述着枯燥范围的内容,念着PPT还自我陶醉,台下的受众都昏昏欲睡,这样的形式如果搬到小学的课堂里,那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睡倒一片。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也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探求新知的能力。让学生在运用中记忆,在记忆中运用,在创造中记忆,在记忆中创造。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或者思维后,才可以说真正掌握了知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学习和知识才不致成为学生的累赘,才能够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手段。
总之,今天研读此文,又开阔了对知识的理解宽度和广度,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