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终于进入了《能量》单元,这一课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电和磁的关系,了解电能生磁的科学概念,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两个实验的安排是为了让实验更具探究性、趣味性,同时孕伏了电流大小、圈数多少对磁力的影响的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下面我将本次上课的体会谈一谈。
我觉得自己在教学语言的组织,提问的技巧等教学经验上都还有所欠缺,所以备课时我尽量把教案备的详细一点,让教学流程流畅一些。这个单元是我觉得比较难讲的,特别是面对实验材料的缺乏,这节课的实验材料很多,例如有电池盒、电池、开关、导线等,导线都是我临时去找的,学校根本没有。担心如果哪一个小组电路出现了故障灯泡不亮,那么这个小组的实验将无法进行。因此在上课之前我将每一小组的实验材料都自己试过。
我先让他们画一个让小灯泡发亮的简单电路图,结果发现他们根本不会,只好我画好,然后让他们组装,虽然以前他们学过,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真的不高。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在实验时间安排上不太合理,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有的小组已完成,而有的小组还不知道该怎么连导线,还有的组不会绕线圈,只能靠我指导完成。整节课老师讲解及学生讨论时间不够,汇报时间少。
第一次观察没有取掉小灯泡所以现象不明显,第二次取掉小灯泡每组都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这节课好的地方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自主时间较多,而且通过小组实验,小组讨论等集体协作,体现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