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直观描述了衰老和临终时的情景,分享了相关概念,更重要的是去思考:在死亡面前,人有什么事可以去做。行文流畅易懂,又是事关每个人的题材,怪不得能成为畅销书。
这本书大致呈现了事实和价值判断两部分。
首先,作者描述了衰老或患病者的痛苦、不便,在读着一部分时,我确实感到相当不愉快。因为老年生活对于年轻人的生活显得无聊,而且衰弱的身体也使得很多事情都开始不方便,并且身体会有一些慢性病,一些持续的疼痛。不愉快之处正是我自己也要经历那个阶段,书中详细的描写使得我无法忽略,而必须认真直视它。
此外描述了医院对于治不好的病人的措施:像能治好的病人一样对待,仿佛他们的身体还会健康起来。因此就导致了一种情况。在离死亡非常近的病人那里,治疗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可以说是延长了他们受苦的时间,最终使之成为了一种折磨。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希望不仅仅是活着,而且是有质量的活着。很少有人愿意经历长期的折磨,然后一直痛苦到死去,只拥有渺茫的康复几率。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绝境,作者介绍医生可以分为“家长型”、“咨询型”与“解释型”。家长型会在几个方案面前独自决定,直接告知患者,现在很少有人会接受这样的待遇了;咨询型会列出一些方案和他们的优缺点,让患者自行决定,缺点是一下接触大量信息,患者不知何去何从;解释型是作者推崇的类型,这样的医生会询问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为此可以抛弃什么,通过这些信息帮助患者做决断。最后一种更多地考虑到了患者的感情,并且有效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生的有效支持。
本书还描述了一些临终机构,以及临终措施。让我们发现,除了在医院接受治疗接受到死亡这个选项,还有其他手段,比如试图牺牲一些治疗手段(可能因此缩短寿命),回家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使用更高剂量的麻醉等。
第二部分是价值判断,有一个问题贯穿全书,也是在看这本书是我一直在问自己的: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临终生活?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明明讲的是死亡,是结束,我却从中获得了生的意义。从前我一直赞同这样一个思想:死亡即是终结。我自己会消失,我在跟一群会消失的人交往,因此生活中的所有是毫无意义的。无论生活的好还是不好,所有人都会迎来终结,在死亡面前所有人都一样。
但作者对峰终定理的解释让我觉得,他的看法虽然没有证明生命有意义,却能为此填上一些可以回答的内容。峰终定理是说,我们评估过去一件事情的情感程度,主要由最高峰/最低谷与结束时的感受平均得来,其中时间起到很少的作用。举个例子,A情境让人感受三十分钟的剧痛然后五分钟的轻微疼痛,B情境让人感受十分钟的剧痛。最后让人回忆,人们会认为A情境更易让人接受。这是人们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有将事件故事化的能力,一个较为痛苦却一直追求伟大的人生比一个幸福却空虚的人生更让人向往。因此,在一个故事中,结局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A情境更易让人接受。同样,我们也可以将人生看做一个大故事,善始善终的故事会令每个人满意。我不想认同我所读的每个故事都没有意义,而故事总会迎来结局,没有结局的故事会变得惹人厌。以此类推,一个令个人满意的结局可以成就一个好故事,这并非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