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之学”之“大人”
“大人”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斯干》“大人占之”。此处“大人”即太卜,太卜是周代执掌占卜的官员。
又,“大人”一词出现于《易经.干卦》的爻辞中“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里“大人”一词是指品德和智慧之杰出者。
又,战国时期,孟子从心性上指示何以为“大人”。“公都子问曰:‘钧(同均)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此处论“大人”,直接从儒家心性上揭示“从其小体为小人”,“蔽于物”,溺于“耳目之官”为小人,与年岁大小无关。孟子这里论“大人”,是直承孔子所作的《易.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而来。
又,朱老夫子从年龄的大小这样解说“大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章句〉序》)
再,心学大师王阳明可以说是集儒门心性之学于大成。其解“大人”一词,有独到之证悟与心得。他这么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大学〉问》)
老夫子这么解“大人”,可以说是精透通达,彻上彻下,直接儒门千载一贯之圣脉,十分相应于孟子之言,且将意思更推进了一层,论说得更为明了直白。
在儒家除“大人”一词外,还有“君子”一词频频出现。在某些语境里大人和君子可以互用。在孔子的笔下“君子”较为常用,在曾参、孟子,则多用“大人”一词。“大人”与“君子”其旨义虽一,俱在描述圣贤生命的品质与境界,然其表述角度各有偏重:“君子”一词,重在表示圣贤生命中温柔敦厚的特性(亲民);“大人”一词,重在突出圣贤生命中广大高远的一面(明德)。
“大人”一词与《黄帝内经》中的“。。。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亦有相应!
当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观照呼吸,觉知自己的能量场影响、利益、同化着身边的人,常常心此心,行此行,是否与“大人”契合? 望诸君觉行,直接先圣之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