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游戏力》。


什么叫游戏力呢?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游戏力就是“培养孩子玩游戏的能力”,其实从这本书英文原书名Playful Parenting,“玩耍式的养育”,就可以知道,游戏力在这里指的不单单是孩子玩游戏的能力,更是一种包含在玩耍中进行亲子互动的养育方式。


而这种玩耍式养育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游戏力》这本书里讲到的游戏,和咱们平时经常说的“游戏”,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那就是,咱们平时说的游戏,有很多是孩子和玩具之间的互动,像是孩子自己玩电玩游戏,玩积木、打扮娃娃。


《游戏力》里说的游戏,非常强调游戏有互动,尤其是亲子之间的互动。所以,如果玩积木、玩小汽车这样的游戏的时候,不是让孩子自己在那儿玩,而是父母也参与互动,那就变成了《游戏力》里说的游戏啦。


那游戏具体怎么玩起来呢?


举个例子,我们小区有个孩子叫月月,是个有点内向害羞的孩子。有一天,大家都在小区楼下玩的时候,妈妈想鼓励月月去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可是不管妈妈怎么说,月月就是不肯。妈妈越往前推她,她就越紧张。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怎么办呢?


月月的妈妈是这么跟月月说的,“那算了,那咱俩玩吧。”然后母女俩就开始玩她们自己发明的“大风吹”游戏:月月用力向吹一口气,模仿刮大风的样子,妈妈配合地大喊“啊呀呀!救命啊!风太大了,我站不稳了!”同时,还用夸张好玩的身体姿态,装作像被大风吹动的树木一样摇摇晃晃站不稳。


这个游刚玩了一个回合就把月月逗得大笑,还吸引了旁边两个小朋友的目光。然后月月又再次“刮风”,这回妈妈只晃了一下,得意地说:哈哈!这次我的根扎得更稳了!没人能吹倒我!旁边围观的两个小朋友这个时候按耐不住跑过来,帮月月一起吹。


妈妈“慌张”地大喊“天啊!大风还有帮手呀!这回我可够呛了!”然后装作被“风”吹得连连后退。


小朋友们胜利了,开心地又蹦又跳。几个孩子就自然地结成联盟,和月月妈妈对抗,大家玩得很开心。走的时候还彼此约定——明天再来一起玩呀。


你看,如果妈妈是跟孩子说:“小伙伴一起玩才更开心”,或者“别怕,你也可以加入”之类道理,对像月月这样容易紧张害羞的孩子,可能没什么用,孩子还可能变得更紧张抗拒。


但如果你和他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不仅能让孩子放松下来,还能让他体验到“大家一起才更好玩”的感受,这比言语安慰或者讲道理都更有效。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是互动的,孩子和父母之间有肢体接触,有欢声笑语,孩子通过这些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也能感受到孩子情绪和感情的变化。这也是游戏力和我们平时说的一般的“游戏”的不同。


一般的游戏,往往是爸妈把游戏或者玩具丢给孩子,让他们自己玩,爸妈乐得省事。但这个过程是缺乏互动的,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在父母的世界里,两个世界完全没有联结。


而游戏力特别强调,父母和孩子在游戏的互动中,建立心理上的联结。孩子通过联结,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他内心才有安全感,才有勇气,才能比较好地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


很多父母为什么会感觉和孩子之间隔着一堵墙,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不想读书,为什么迟交作业?因为父母和孩子平时太缺少互动和联结了。无论怎么样,你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并不像你一样清楚这个事实。你得通过互动和联结让孩子知道这个前提。


而且父母要知道,孩子是没办法特别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的,他们不像大人一样,对自我有清晰的觉察,也不太会清楚地跟大人表达:“爸爸妈妈,我今天不开心,我们可以聊一聊么?”一般孩子都不会这样做。


但爱玩,是人类的天性,哪个孩子都爱玩,他们不会表达,可是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很可能会把发生的事情和心情表现出来。


比如孩子被其他孩子排斥,他可能不会、也不愿意跟父母说其他小朋友不跟自己玩,自己很难过,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孩子很可能通过扮演那个孤立他的强势方,模仿那个人跟你说话,来发泄他的难过。


我们只有跟孩子一起玩了,才能看到孩子的这个需求,然后去陪孩子一起解决问题。通过这样有爱的互动,和有效地去解决问题的经验,亲子关系会始终保持密切,这样孩子就知道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向你求助。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他在儿童游戏,游戏治疗和亲子教育领域有很多年的研究。在多年的游戏治疗的临床工作里,他见识了游戏力的重要作用。


所以,科恩博士把原本只在专业领域应用的的游戏治疗,转化成各种互动游戏介绍给父母,结果这种玩耍式游戏的养育方式,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就包括作者自己女儿的养育实践。然后就写了这本《游戏力》,出版之后特别畅销。


科恩博士在书中首先告诉我们游戏力对孩子有三大作用,这三个作用是层层递进的。


首先,它可以培育亲密感,让孩子远离孤独。


一个孩子如果感到孤独,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能就很萎靡,喜欢躲在角落里,可是这时候如果他跟人交往,又很可能表现出蛮横、霸道的样子,让人觉得很讨厌。很多家长看不出孩子那些胡搅蛮缠背后的痛苦,或者看出来了,自己也无能为力。


事实上,这种情况对任何父母都很艰难,不过并不是没有办法,游戏力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有一个妈妈出了一次长差回来,发现儿子变得特别黏人,而且很容易烦躁,动不动就情绪崩溃。妈妈一出门就死拽着不放,抱着腿,哭着不让妈妈走。这个妈妈实在没办法,找到作者求助。作者给她讲了游戏力的方法。


后来,妈妈要出门打网球,这是这个妈妈唯一的可以喘口气的个人时间,儿子又哭着不让妈妈走。这回妈妈没有趁着孩子被奶奶拉回去赶紧溜走,而是把儿子抱起来,一起坐在沙发上,很开心地跟他说,“好了,我不去打球了,我要跟你一起睡个午觉,好累呀。多舒服的枕头呀!”然后妈妈就假装打个哈欠,枕在儿子身上,很夸张地表演打呼噜。


儿子这个时候开始哈哈大笑,跟妈妈打闹起来,妈妈跟孩子又玩了一会儿之后,儿子主动说,“妈妈,你快迟到了,快走吧。”


你看,游戏就是这么神奇,能让孩子感受到亲密和安全。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你玩游戏的时候心态是真的放平了,真的投入游戏,不要勉强装作平静,然后一直想怎么赶紧摆脱孩子的纠缠。


游戏力除了能让孩子培养出亲密感,还能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远离无力感。


经常受挫的孩子,会陷入无力感的陷阱里。他们心里害怕,可是会嘴硬说,我不想……我不会……,这其实是一种逃避。还有的孩子,会因为无力感,把攻击行为作为自我防卫的手段,去骂人、咬人、推人,变成那种所谓的熊孩子。


要帮孩子解决无力感的问题,其实父母就可以全身心地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在游戏里帮孩子建立自信。这个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讲。总之,孩子跟人有亲密感,能时时感受到父母、亲人的爱,内心也就有了自信,有了归属感。


最后,游戏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情绪康复力,也就是我们说的“情商”,让孩子不会在悲伤的情绪中困住太久。


比如,孩子都害怕打针,不要说针扎在身上的那会儿,大多数小孩都是一进打针室就开始嚎啕大哭。作者就建议家长,跟孩子玩玩打针的游戏,让孩子扮成医生给你打针,你装作哭喊躲避的样子,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力量感,然后孩子在大笑中,就会释放自己对打针的恐惧和阴影。


事实上,有了稳定的自信,孩子在遇到悲伤和痛苦的事情的时候,就可能会比较快地恢复过来。


一、游戏力的运用


好,那家长到底该怎么运用游戏力,让它在孩子的成长中充分发挥出作用呢?


01 培养亲密感


首先,我们要培养和孩子的亲密感,就要经常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他们建立联结。


联结是亲子关系里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就是指父母和孩子在心灵上相互贴近的状态。大家都知道这个概念,但是很多人误以为联结是一劳永逸的,建立了就一直有。


其实,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动态的,当我们和孩子在心理上感觉很近,爱能流动起来,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爱,我们之间就是有联结的,这个时候,我们和他交流很顺畅,他也愿意听我们的话。


但是一旦我们和孩子有了冲突,产生了距离感的时候,这种联结就会断裂,这时的孩子感受不到我们的爱,不管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孩子都只感受到权威、命令,他就听不进去我们的话,也不愿意把他的想法告诉我们,亲子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我们要做的,不是建立联结后避免断裂,父母是没办法不和孩子起冲突的,而是断裂之后怎样重新与孩子联结。


怎么做呢?是不断的告诉孩子“我爱你”吗?


不是,大人喜欢用语言,通过用嘴巴来讲“我爱你”,但孩子的理解力有限,像是“巧克力,冰激凌”,找得到实物,他们能感受,含义就很清楚,好吃!好甜!但抽象的“我爱你”就像火星语。我们需要借助其他方式来向孩子传递我们的情感。游戏就是很有效的方式。


游戏是亲子间的“翻译机”。在游戏中有触摸和拥抱、有不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游戏还能创造的欢乐气氛……这些都是孩子更容易感受和理解的方式,帮助我们把“爸爸妈妈无条件地爱着你”这句重要的话翻译给孩子听。


在实践中,有一个特别受家长欢迎的游戏叫“爱的香香”。这个游戏怎么玩呢?


睡觉之前,妈妈涂一点润肤露或者按摩油在自己手掌上,告诉孩子:来玩按摩游戏啦,今天我们按摩用的香香可不一般,是我特别准备的一瓶“爱的香香”哦。香香抹到哪里,妈妈的爱就会跟着到哪里。这里面具体的语言,可以根据自家不同的情况调整。


然后开始轻柔地给孩子按摩,配合一些温柔的语言。比如:帮宝宝捏捏小胳膊,妈妈最爱宝宝的小胳膊。帮宝宝揉揉后背,把妈妈的爱涂很多很多在宝宝的后背。有时候按摩完一个部位,还可以亲一口。


这个游戏里,手势、方法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妈妈专注,充满爱意眼神和温柔的触摸,还有这个游戏带给孩子舒适亲密的感受。


这个游戏还可以发展其他版本。比如洗澡的时候跟孩子玩“爱的泡泡”,或者跟更大一点的孩子玩“爱之枪”。 


大家知道,玩具枪是一个有攻击性的玩具,稍不注意,孩子们玩着玩着就可能打起来。这时候怎么办?作者科恩博士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男孩拿玩具枪指着他,一脸得意。


拿枪指着人肯定是不好的,但科恩博士这时候没说“不准拿枪指着人”之类的说教的话,而是说:“哎呀,你找到我的爱之枪了。假如我被这把枪打中,我就一定会爱上开枪的人。”男孩冲科恩打了一枪,立刻尖叫着跑开。


科恩追上他,反复跟他说自己多么爱他。孩子一边跑开一边喊:走开!好恶心,不要再说你爱我了。但又忍不住再朝科恩开枪。


大家可以想象那个画面。本来男孩拿枪指着人,很可能做出攻击性的举动。但科恩博士把它变成了一个充满欢笑和乐趣的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很快就变得融洽了。


作者把这个重建联结的理论,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孩子的内心需求,就像一个杯子,他需要不断地感受到关爱,就像一个杯子需要不断蓄水。


当孩子累了、伤心了,他就需要有人照料、抚慰,重新感受到爱,就像杯子空了需要加水一样。大人除了提供食物和抚摸外,安慰孩子难过的心情、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者交流谈心,都能重新为孩子的内心蓄水。一旦加满水,孩子们就能活力满满地继续去探索去尝试。


我们要经常关注孩子的状态,因为孩子们不会在内心的杯子空了的时候,告诉我们,“我需要续杯了”,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是捣乱、叛逆、排斥父母,或者干脆封闭内心,甚至表现出恶意。


这时,如果父母和孩子能够大笑着玩一场游戏,和孩子重建联结,孩子就能在和父母的游戏互动中重新得到心理满足,这时,他们就又是自我有安全感的小天使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所有的行为都可以接纳,而只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去引导。


杯子空了,有些孩子会变得特别黏人,或者胆小退缩,不敢去尝试新东西。其实,缺乏安全感的根源,就是联结断裂,杯子空了。孩子感觉不到来自父母的爱与亲密,他们才有这些表现。这种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推出去,相反,要把他们揽进怀抱,帮他们把杯子蓄满,为爱蓄杯。


为爱蓄杯,这是游戏力最基础的一层,但是极其重要,就像盖高楼需要先打地基,亲密感和安全感,就是成长的地基。


02 培养自信


那么,在这个地基之上,我们盖的第一层楼是什么?是自信。


这也就是父母要让游戏力在孩子成长中挥发的第二大作用:培养孩子的自信。


一切进步,都需要适当的冒险。要冒一定的风险,才能持续探索有一定不确定性的新环境,然后去获得新的生存资源。而冒险探索,首先需要的就是自信。

那作为一个孩子,他从哪里才能得到初始的自信呢?


作者科恩博士在《游戏力》中总结了孩子成长中三波自信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一波自信力:来自孩子刚刚出生时,获取基本生存需要的能力。


如果婴儿发现:我一哭,就能喝到奶,我一笑,就有人跟着笑。那么,他就获得了对这个世界的最初的信心。


我们作为家长,在这个阶段,要培养孩子的自信,或者说要呵护孩子的第一波发展自信的机会,就要像前面讨论“蓄杯”概念时强调的,要对孩子的需求及时回应,也就是要保持和孩子的互动。这也是“游戏力”最根本的基础。


孩子的第二波自信力:来自蹒跚学步时,发现自己可以对别人说“不”,并且坚持自己的意见。这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这一波发展自信的机会,我们特别容易忽略。因为我们对孩子说“不”,经常会有很情绪性的反应,觉得烦。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有没有爸爸妈妈会觉得“太好了,我的孩子开始不听话了”?大概很少很少。相反,孩子不听话,淘气,是父母最多的抱怨,也是育儿中很大的烦恼。大多数家长都很害怕所谓的两岁叛逆期。


我完全能理解,孩子整天把“不不不”挂在嘴边,说东偏要往西,的确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但对孩子的发展来说,“不听话”这个行为的出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孩子开始说不,就代表着孩子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而且能清楚地表达出来。


我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回家后跟我说,“学校让大家选择兴趣小组。明明不让我报跳绳小组,想让我跟她一起去篮球组。她还说,要是我报了跳绳小组的话,她就不跟我玩儿了。”


我女儿喜欢跳绳,但是她的好朋友明明喜欢篮球,所以希望女儿跟着她选。

这时候你会希望孩子怎么做呢?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和我一样,希望孩子能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选择,去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其实,我们希望的这种相信自己,坚持自己主张的能力,或者说,这种自信力,最初就来源于孩子小时候让我们很烦恼的,动不动就说“不”的能力。


孩子其实天生就会说“不”,我们要做的,是保护他这个说“不”的能力,同时让他愿意和爸妈合作,遵守必要的规则。


用《游戏力》书里的话说,就是给孩子“爱的约束,而不是权威镇压”。


怎么做呢?举个例子。


孩子逆反骂人,怎么用“游戏力”让他开开心心地不说脏话?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孩子为什么说脏话。


作者科恩博士说,孩子骂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不懂礼貌,也不仅仅是求关注。更多时候是因为骂人能让孩子感到很有“力量”:既有“力量”支配自己的言行,又有“力量”伤害别人的感情。


理解了这一点呢,我们就明白要解决骂人的问题,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制止骂人这个行为,而要想办法满足孩子这种对力量感的需求。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随便说臭屁,但是你绝对不许说豆沙包。”绝大部分孩子,一听这个话,就会立刻开始改说豆沙包。因为他的需求不在于说什么词,而在于怎么说最能影响到周围的人。


所以呢,当孩子开始说“豆沙包”,我们就要表现得大惊失色:“喂,刚跟你说过不许说的!不许说!不许说!”最好再配合动作,比如跳起来去捂孩子的嘴,孩子多半会跑开,还一边跑一边喊“豆沙包”,那么我们就假装使劲追但追不上他,最后只好捂住自己的耳朵……


大家应该都能够想象孩子捉弄大人成功后,开心又得意的样子。他对力量感的需求已经在这个游戏中充分实现了,不需要再靠故意说脏话来满足了。


你可能要问,培养孩子的自信难道就要靠故意说反话吗?


作者科恩博士在书里是这样解释的: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利用了逆反心理而已,甚至也不只是为了把孩子的叛逆行为引向正途。


这类游戏事实上是让孩子体验两种“力量”:一是话语权的力量,二闯禁区的力量。这都是自信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游戏只是以愉快好玩的方式让孩子得到了对这两种力量的满足而已。


第三波自信力呢,其实贯穿于孩子在这个世界中寻找自己位置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同龄人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位置。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交朋友、玩游戏、学习成长,形形色色的反馈会在他们内心引起不一样的反应,有些事会让他们感到自信,但也有些事会让他们感到挫败。这时孩子的自信力就不仅来自于安全感了,还来自于竞争力。


什么是竞争力呢?就是这个东西我如果付出很多努力,甚至全力以赴去做,我就有可能获得它。


现在有一些家长喜欢说挫折教育,生怕孩子不知道世界险恶,另外一些家长呢很宠孩子,总是希望给孩子建造了一个堡垒,把孩子彻底保护起来,孩子要什么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


正确的做法是一边让孩子持续得到关爱和尊重,一边也让给孩子经历不断地挑战,这样他们才会既知道付出努力的必要性,又不会因为挑战失败而陷入负面情绪出不来,逐渐享受挑战,很好地面对这个世界。


作者在这里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不怎么自信的孩子凯文,开始学足球的时候,特别害怕在自己这种竞技比赛中输掉,作者想培养他的自信力和竞争力,他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他把游戏的主题,从竞技比赛转到对孩子情绪的处理上。


我们一般跟孩子玩足球,都会告诉他们这是个比赛,我们要想办法赢嘛,而且一般也不会让着他们,有些家长甚至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残酷的,每个人都要拼尽全力,想借此培养他们坚强的性格。


但其实这种灌输会让孩子过于重视输赢,而忽略了内心的感受,而且作者也发现,越是把这些话听进心里的孩子,似乎越有暴力倾向。所以当作者跟凯文玩足球的时候,就不把这种玩当成一次比赛,而是“玩”一些情绪的处理。


他最开始一直让凯文赢,慢慢地,凯文有了一点自信心,他就开始尝试加强防守。这时候,凯文就有点紧张了,凯文就开始制定规则,说:“停!”作者就停住不动,凯文就从作者旁边把球踢进去,得分。


作者假装生气说:“我在停住的时候怎么防守呢?”凯文说:“这是规则,你得遵守。”而且又制定了一个新规则,说如果反着踢进球,可以多得1分,但这个规则只适用于凯文,其他人反着踢不算。


朋友们,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觉得这孩子太多事了,但其实这就是孩子建立自信力的一个过程,跟同龄的小伙伴踢球,才是竞争,跟爸爸妈妈或者长辈踢球,他们可以自己制定规则,安全感才会得到必要的补充,这样他们才可以出去跟同龄人进行真实的较量。


好,所以作者顺着凯文的这个规则,但他要让凯文知道情绪是什么样的,所以他装作被欺负的样子,“呜呜,这一点儿都不公平。”


凯文看到无所不能的大人也会呜呜哭,马上就咯咯笑了起来,他觉得安全,而且好玩,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夸张的行为,比如先夸大自己有多棒啊,但每个动作都出错,或者扮演一个滑稽的失败者。


大家想想那场景,孩子本来看着大人说,啊,我玩球可厉害了,我一定会得分了,但真正运球的时候又很笨拙,孩子就可以把球抢走,这时候大人再装作很惊讶很愤怒的样子控诉:你怎么可以这样?孩子会不会捧腹大笑,就是在这种笑的过程中,孩子就会忘记输赢导致的强烈感受。


慢慢地,他们知道自己跟大人玩会赢,就会想要增加一点难度,但他们不会直接讲,可能会笨拙地说:“真没意思。”其实潜台词是说,我想跟你公平的打一场,这时候我们可以说:“对呀,我没有尽全力,你希望我尽全力么?”或者要是孩子对胜利很得意,我们也可以说,“我是不是应该使尽全力,不能总让你赢啊。”然后看孩子的反应。


这样进行一段时间,孩子心里有安全感,对胜负有平常心,对挑战也会有动力,就会慢慢开始享受胜利,也享受挑战了。


讲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游戏力对孩子的三大作用,其实就是在一层一层搭建孩子的成长阶梯。这个阶梯的地基是“亲密感”,我们要给孩子不时地为爱蓄杯,让孩子远离孤独。


再往上一级呢是培养自信心,我们一定要注意维护那三波自信心来源,在亲密感的基础上,增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帮孩子跳出无力感。


接下来,孩子有了亲密感,有了能力和自信心,还需要应对挫折和失败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恢复能力,所以最后再上一级台阶,就到了运用游戏力提升孩子自我情绪控制和恢复的能力,也就是“情商”的培养。


03 培养情商


我们在《情商》那本书的解读中也说过,很多时候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和成功与否。


但是情商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大脑中产生情绪的部分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自动运转了,但理智思考的部分却要随着孩子成长而发育,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一点一点成熟。无法调节情绪往往是孩子很多所谓“问题行为”的根源。比如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甚至摔东西打人,莫名地就哭闹不止,怎么哄都哄不好。


那有人问了——怎么用游戏力解决孩子闹情绪呢?


我的回答是:当孩子正在发脾气,尤其是正处在强烈的愤怒或者难过中的时候,是不适合马上跟孩子玩游戏的。


这里就提到很多人对游戏力的一个误解,觉得游戏力嘛,就是教家长怎么用游戏搞定孩子。游戏对孩子当然有很多作用,但是对孩子内心需求的理解和接纳,才是游戏力的核心所在。


孩子闹情绪的时候,首要需求是什么?是能够畅快地,自由地把情绪表达出来。我们的文化往往是回避负面情绪的,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似乎是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并且也常常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情绪。


比如我们通常对孩子说:别哭了,多大点儿事啊,不至于。


不疼,不疼啊。


男孩子怎么能哭哭啼啼的。


要不,就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走出负面情绪:


别哭了,妈妈带你去买冰激凌。


你看你看,那边那个滑梯多好玩。


其实,这个时候玩游戏,只是在用游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不会疗愈到孩子的情绪。


那咋办呢?作者说,疗愈情绪的第一步,是自由地释放情绪。


孩子难过,我们就让他们在我们怀抱里哭泣。孩子发脾气,我们就充满同情地坐在他身旁陪伴他。当然,因为工作或其它现实的缘故,可能父母中的某个人不能全程陪伴孩子这个过程,比如,孩子哭了很久,你上班时间已经到了,孩子还没停止哭泣,那就换个人,比如说奶奶,陪伴着孩子继续释放情绪就好。


当情绪能够自由地表达出来,孩子才更能接纳这件事,不至于压在心里成为更大的问题。


在这个基础之上,接下来,我们就能运用游戏力,帮孩子找到更好的、面对情绪的方式。游戏力在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是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什么是生气?我有多生气?什么事更容易让我生气?这些问题,光靠讲道理,大人说不清,孩子也很难明白。


《游戏力》里介绍了一个工具,叫情绪测量仪。那根据我们想跟孩子讨论的不同情绪,可以相应地叫“愤怒测量仪”,“紧张测量仪”等等。


这个工具市场上没有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制作。我女儿就做过一个,形状像一把尺子,上面是1-10的刻度。


但是大家不必拘泥于1到10 这个形式,1-20也行,而且不必非得用数字,也可以用颜色,比如绿色代表最轻,黄色代表中间程度,红色是最严重。再比如有些男孩喜欢恐龙,那么用温顺的恐龙表示程度最轻,霸王龙表示最严重。


这个测量计的作用就是帮孩子更准确、并且更直观地认识情绪的强度。


比如我儿子学网球,有一段时间因为要去打比赛特别紧张,我就会跟他一起对照紧张测量仪:在学校门口遇到老师,紧张到“小飞龙”,上台去讲数学题,紧张到“长颈龙”,打比赛,紧张到“大暴龙!


然后我们就会聊,哪些方式能帮助他放松。我们会玩一个缓解紧张的游戏——吹紧张。


我跟儿子说:我们可以把身体里的紧张吹出来。就是深吸一口气,想象紧张的感觉都积累在胸口,然后,用力吹出来。其实这个就是一次深呼吸。大家都有体验,深呼吸其实是能比较有效地缓解紧张的感受的。但是孩子要么不能理解深呼吸是什么概念,要么觉得没意思,不肯做。变成游戏之后,就好玩多了。


我们还可以再加一个环节,就是把紧张吹给别人。比如吹给爸爸,那爸爸就立刻用滑稽的方式,做出很紧张,哆哆嗦嗦的感觉。孩子会特别开心,就更容易放松了。


这也就是游戏力对情绪的第二个重要作用,帮助孩子增加正面情绪。


我们来想象一架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正面情绪,另一端是负面情绪。所谓调节情绪,就是让天平两端的情绪平衡,这样人就不会被负面情绪压垮。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两个办法,一是减少负面情绪,另一个是增加正面情绪。


“吹紧张”这个游戏里增加的把紧张吹给爸爸的环节,再加上爸爸的配合,就让游戏特别滑稽好玩,有效地为孩子增加了正面情绪。


在《游戏力》这本书中,对什么样的游戏是好游戏,有一条黄金标准:游戏是不是能产生笑声。科恩博士说,在游戏力中,笑声,是建立联结的信号,是成功完成挑战的象征,也是孩子不再觉得痛苦和受伤的标志。


不过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我们强调笑声的好处,但一定不能强迫孩子笑。什么叫强迫孩子笑?最常见的,就是强制呵痒,例如咯吱孩子。它带来的笑声不是我们想要的。不想笑却被迫笑,只会给人带来屈辱的感受。


虽然我们讲了这么多原则和方法,但是遇到一些特别头疼的情况,很多家长还是会非常无助。比如,你已经努力很久了,但是孩子仍然不受控,不肯合作。那这时候到底该怎么办呢?


你比如,一大早孩子不肯起床,不肯穿衣服,不肯刷牙,不肯吃早餐,不肯上学,早晨又往往是我们最忙碌,最容易焦虑的时候,爸妈很容易会原地大爆炸。孩子的情绪也会因此爆发。这时候我们怎么办?


科恩博士在书里分享过一个穿衣服的游戏。


他的女儿艾玛有一段时间早上不愿意自己穿衣服。心理学家当了爸爸,面对的难题跟我们大多数父母也差不多。他一开始也会烦躁,因为觉得穿衣服这种事,孩子明明做得到却不肯做,那就是在故意跟家长作对。但讲道理和催促没什么效果,反而让大家都越来越不耐烦。


有一次,科恩情急之下,抓起了女儿的两个布娃娃,表演起了玩偶剧。


A娃娃满怀挑衅地说:老天爷,她不会自己换衣服吧?她不知道怎么穿衣服啊!


B娃娃很有信心地说:她会的,她真的会自己换衣服。


A娃娃又说:不可能,她只有5岁啊,她不可能会自己换衣服。


这时候,艾玛就开始自己换衣服了。而柯恩让A娃娃正好没看见。于是这个娃娃总是说:哼哼,她根本不是自己穿的衣服。B娃娃则高声反驳:是她自己穿的!你根本没在看!


这个时候,艾玛不仅自己穿好了衣服,还笑得乐不可支。


玩了几次之后,艾玛已经养成了自己穿衣服的习惯,不用每个早晨都上演一出玩偶剧了。但有时候她会直接提要求:爸爸,来玩那个玩偶说我不会换衣服的游戏吧。


你看,本来爸爸和孩子因为穿衣服的事,处于一种相互对抗状态。对抗的焦点是:到底听爸爸的,还是听孩子的。但通过两个玩偶这个游戏,对抗就消失了,而且还创造了趣味和欢乐。


我猜有人会说:早晨那么忙,哪有这么多时间跟孩子玩游戏呢?觉得游戏浪费时间是家长们对游戏力的一个普遍的担心。


实际上,我们用催促、命令的方式叫孩子起床,孩子不开心,抗拒、磨蹭,然后我们失去耐心,开始大吼大叫,搞不好孩子还会哭闹一场……这样消耗掉的时间可能更多。


相反,通过好玩的方式与孩子互动,看似耽误时间,但因为孩子会更配合,早晨的大小事情就都会进行得更顺利。


用这样欢乐的小游戏互动,还能避免孩子产生被强迫的感觉,保护孩子的自主意识。


前面讲自信心的时候我们讲过,能自己说了算,坚持自己的主张,是自信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需求。


我在做线下课的时候,经常要求父母们统计一下,你一天或一小时之内对孩子说“不”,或者“不行”,“不可以”的次数。


大家也可以做下这样的统计,得到的结果啊,可能你自己都会很惊讶。


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总抱有想要教育或者规范孩子行为的意识,对孩子的需求总有一种莫名的警惕。


那你有没有想过,总是被拒绝是一种什么感受?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越是被控制,越缺少独立自主的机会,就越会本能地想以其它方式获得掌控感。越是需求得不到回应,孩子就越迫切地想要确认:我能说了算吗?孩子日常各种所谓不听话,甚至是叛逆的行为,大多都来源于这种需求。


总是被拒绝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在自己的需求不断被强力压制之后,孩子放弃抗争了,变得懦弱和退缩。但这一定更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所以,用游戏互动的方式来解决孩子早晨不起床,生病了不吃药,挑食不爱吃蔬菜这些问题,并不是耍花招骗孩子听话,而是在遵守必要的规则和保护孩子的自主意识之间,找到一种很好的平衡。


我也建议父母不妨想一想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哪些是必须的,哪些可以适当放松,哪些完全可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你会发现,孩子获得的自主权越多,就越愿意主动合作。


二、如何想出有创意的游戏?


听到这里,可能很多父母会说,你说的我都认同,我也很想用游戏力的方法跟孩子互动,但是我这个人没有太多创意,不会根据情况发明游戏怎么办?


其实作者科恩博士告诉我们,如果你能记住两种最常用的游戏方式,打闹游戏和角色置换,熟练掌握,你也可能想出很多很有创意的游戏。


什么叫打闹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和孩子一起打打闹闹的游戏,它的特点啊,就是人与人之间有很多身体接触,并且有一定的攻击性。


比如大家都是熟悉的枕头大战,揪尾巴等等。我们也可以在普通游戏中加入一些打闹的环节。比如单纯的赛跑、扔球不是打闹游戏,但如果增加很多相互追逐,堵截的环节,就变成了欢乐的打闹游戏。


我提到了打闹游戏的攻击性,大家可能对这一点很担心。因为在很多人概念里,“攻击性”是一个负面的概念,往往会跟“打人”、“暴力”,“伤害”这些词联系在一起。


可是啊,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适当的攻击性对我们的生存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家想想,从原始社会开始,捕猎这种攻击性的活动,就是我们祖先获得生存资源的重要方式。当自身遭遇危险时,我们的本能就有“打”或“逃”这两种反应。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谈“攻击”而色变。我翻译过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关于儿童社交的书,叫作《朋友还是敌人——儿童社交的爱与痛》,我们非凡精读馆的康妮老师也解读过,那本书里就说:“人人都有攻击性,孩子只不过展现了这种普遍的人性。”


对于攻击性,我们无法简单回避或拒绝,我们要做的两件事,一是让攻击性有合适的渠道得以宣泄。二是学会自控。


孩子需要的不是逃避攻击本能,而是与攻击的冲动和平共处。假如我们不让他们在游戏中练习,他们就会在真实的生活中练习。


打闹游戏,不仅能让孩子以健康的方式宣泄攻击性,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还能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攻击性。


我们都看过小动物之间打打闹闹的场景。它们互相追逐、啃咬、拍打,努力把对方推倒,却又不会伤害对方……小动物们虽然有尖牙和利爪,却都能把分寸拿捏得刚刚好,既玩得开心,又不会把对方惹恼。


同样,孩子在打闹游戏中会明白,想让游戏愉快地进行下去,就要既刺激好玩,又不能真的惹恼对方或伤害他人。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自己的力量,感受自己的力量会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然后学习如何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力量,保持与他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心理学家安东尼·佩里格里尼致力于研究儿童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意义。他发现,经常玩打闹游戏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少有暴力冲动,更善于结交朋友,学业表现也更加出色。


那提升家长游戏力的第二种游戏方式,叫“角色置换”。


角色置换呢,就是让孩子扮演另一种角色。孩子可以在游戏中扮演老师、父母、医生、怪兽这类强势的,手握权威的角色。大人则扮成弱小,服从的一方,最好能用夸张滑稽的方式,把现实中孩子的沮丧、害怕、无奈在游戏中表现出来。


孩子往往很喜欢主动发起这类游戏,比如,孩子要当医生,让家里人当病人。如果孩子扮演的医生要给你打针的时候,你觉得你这个病人做什么反应比较好?


是很乖很配合,还是大哭大闹呢?


我的同事悦悦妈妈跟我说过她跟女儿玩的扮医生游戏,她说:


去年冬天,悦悦得了一场肺炎,频繁跑医院化验、吃药,还拍过一次片子。

那段时间悦悦在家就特别喜欢扮演医生,还要求我给她买了一套玩具的体检医药箱。


她经常带着医药箱,给家里人做各种检查:拿着耳温计放在大人耳朵里测一下温度,煞有介事的看着体温表说:“哎呀,38.5度。你发烧了。”然后把听诊器放在我的胸部,仔细的听一听,再要求我:“你需要拍一下片子,验验指血,看看是不是得肺炎了。”


一听需要验指血,我表现得很害怕的样子说:“扎针太疼了,我害怕。”悦悦会非常淡定地说:“不疼的,就像蚊子咬了一下。”


如果我继续胆小退缩表示不敢的话,她会变得很严肃,强行抓住我的手,在手指上按一下,表示验完血了。然后我会委屈地说:“真的像蚊子咬一口,但也还是挺疼的。”


我发现,我越是表现得胆小害怕,她越是兴奋。很多时候,她还表现得挺“冷酷”。到了吃药环节,我依然表现得很抗拒,不想吃药。


悦悦就对我说:“你把药吃了,就会把你肺里面的小细菌打败了,你试试,听听你肚子里的小细菌在说什么?”


我假装听从她的劝解,一口把药喝掉,然后说:“我肚子里的小细菌说——不要打我!哎呀,我们被打败了,救命啊!”悦悦在旁边就特别开心。


听完这个讲述,大家会发现,悦悦妈妈在游戏中扮演的病人,不是我们期待孩子做的那样,特别懂事,特别配合。相反,她就像小孩子会表现的那样,做出害怕,抵触的样子。大家注意,她的这个害怕,抵触,是用一种好玩的,游戏式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生病要去医院,不管孩子表现如何,大部分孩子内心都是有很大的恐惧的。家长要帮孩子释放这些恐惧情绪。单单说“别害怕”是没用的。


角色置换游戏这时候能帮上很大的忙。孩子扮演医生,成为有权威有力量的角色,平衡了之前被要求,甚至被强迫检查、吃药带来的挫败感。大人扮演不得不听话的病人,而且以游戏的,好玩的方式表现出害怕。这就让孩子有机会处理自己内心的恐惧。


科恩博士说:现实中的常规,在游戏中被暂时中止,这是游戏力量的来源。置换角色,让孩子弥补了孩子在现实中因弱小而产生的挫败感,对恢复孩子的自信特别有帮助。


角色置换游戏在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方面也特别有效。孩子会扮演大人,出门去上班。那么这时候大人就可以扮演一个黏人的小孩,假装大哭大喊:“你别走!我不想跟你分开!”


注意,这种表演一定要是夸张好玩的,如果不够夸张,你反而可能勾起孩子真实的痛苦记忆。如果你的情绪是放松又真实的,孩子往往都特别兴奋和开心。大人的假哭得厉害,孩子就越笑得厉害。


那等孩子扮演的大人下班回来,那我们扮演的小孩呢,就表现得非常惊喜,迎上前去对她说:“我都想你一整天了!”


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首先,获得了对分离的掌控权。


孩子的日常生活通常由大人安排。什么时候得和爸爸妈妈分开,什么时候能在一起,孩子都是被动的。


但在游戏当中,孩子扮演了妈妈,就可以自主决定什么时候“出门去上班”,什么时候“回家”。妈妈扮演孩子,并且在游戏中示弱,就能更好地让孩子体验自己的力量。


这样,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控制感就很好地平衡了现实生活中的被动与失控,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疗愈。


其次,在假的游戏中,孩子体验了真实的情绪。


分离是假的,重逢的喜悦是真的。说再见是假的,分别时候的想念是真的。


我们经常跟孩子解释:“妈妈下班就回来了。”“一会儿就能看见爸爸了。”也希望孩子明白“即使不在一起,爸爸妈妈也爱你,想念你。”但这些大道理,仅仅用语言表达,孩子很难理解。


在一遍遍的游戏中,孩子亲身经历了从分离到重逢的过程,而妈妈也通过目光、表情,肢体动作直接表达了不舍、想念与爱。比起语言,这是更好,更有效的共情。


听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用这种方式跟孩子游戏,感觉很复杂,很难啊。其实并不是。我理解,如果之前很少用这种方式与孩子互动,肯定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但只要掌握诀窍,就不难。


在游戏力中,跟孩子玩好游戏的诀窍就是——在跟随与主导间找到平衡。


先说“跟随”,用大白话说,就是“听孩子的”。


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真的做到其实特别不容易。因为我们大人早已经习惯了给孩子提建议,提要求,做指导。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对孩子有要求。正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要求,所以游戏中给孩子自己做主,自己说了算的机会就特别重要。我前面也提到了,这是帮助孩子获得掌控感,建立自信心的好机会。


但大家可能还是有担忧,很多人马上会问:那如果孩子提出一些我们不能满足的要求怎么办?比如太危险,或者我们做不到。


书里有一个方法叫作——只说“好啊”。就是先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想法,然后再提出问题或者构建一个场景来帮助孩子思考或者感受。


像小孩小的时候,对车很好奇,很想爬上车顶去玩一玩,尤其是车动起来的时候,他们觉得坐在会动的车顶上,好酷!那天我朋友的女儿贝贝,就说想坐在车顶回家,一般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会马上会制止孩子:不行,你不能这样做,但我朋友不是这样的,她说:好呀,我们爬上去吧!我觉得会很好玩,不过我们可得抓紧了。


大家猜这个时候贝贝是怎么表现的?贝贝反而被她妈妈吓到了,她说:妈妈!不可以!那样太危险了,我们不可以坐上去!


小孩就是这么好玩,他们有时候提出一个要求,不一定是要这么做,可能就是想看看家长的反应,如果他提出一个不容易达到的要求,大人同意了,他反而需要自己想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是怎样,但如果大人不同意,他反而觉得这主意可酷了,大人完全是在杞人忧天,所以我们可以先肯定他,再进行引导。


那万一孩子这时候兴高采烈地说:好,我们快爬上去吧!那我们可以继续傻乎乎地问:那,车子急转弯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才能不被甩下来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去激发孩子自己的判断力。


有些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呢,我们也可以构建一个场景来让他感受。我们来模拟一个场景试试哈。


比如孩子说,我要去迪士尼。我们就可以试试用“幻想游戏”来回应:“好啊!太好啦!我想去迪士尼,已经想了100年啦!走,收拾箱子去。”然后去假装收拾好行李,再去到另一个房间假装去机场,抱起孩子假装飞机起飞,最后到了迪士尼假装跟米老鼠照相。


有人会说,孩子才不会那么配合呢,肯定会说我们骗人,会要求真的去。对于这一点,我希望大家真的去尝试一下。


在我的经验中,只要我们的态度足够真诚,表现足够好玩,把这个过程中的环节和细节发展成一个好玩的游戏:比如把孩子放在行李箱上拖着走,或者假装自己是飞机,抱着或背着孩子飞来飞去,孩子就会自动发挥他的想象力,不再纠结我要去迪士尼这件事了。


与“跟随”相对应的另一个关键词是“主导”。关于主导,大家一定一定要注意,书中提到“主导”时,后面特意加了个括号——(在必要时)。也就是再次提醒大家,和孩子游戏的首要原则,仍然是跟随,我们只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才需要做主导。


比如,我们想跟孩子一起玩,但孩子自顾自搭积木,不理会我们。那怎么加入孩子的游戏呢?首先避免的是上前去指手画脚。


我们可以先用提供服务的方式参与,就是看孩子需要哪块积木,我们递给他。也可以用好玩的方式参与。比如捡起一块积木,问孩子怎么搭,然后不断地出错。或者滑稽地跟孩子抢同一块积木等等。总之是,要么很贴心,要么就滑稽好玩。


再比如,孩子总是反复玩同一个游戏,或者总是重复同样的主题,那么我们可以主动为孩子提供新的想法,帮孩子拓宽思路。比如一个小男孩总是喜欢玩打仗游戏,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游戏中扮演受伤的人,让孩子参与救助。这样我们就在游戏中引入了关爱和照顾的主题。


总之成人的主导,通常也只是在跟随孩子的过程中,提出建议,或者稍作改变。


游戏是假的,游戏中的情绪和感受却是真实的。大人跟随孩子的脚步,配合他们游戏,就能让孩子有机会处理自己的感受,有机会重获自信与亲密,蓄满心中爱的杯子。


三、游戏力答疑


《游戏力》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十多年了,有特别多读者。大家在实践游戏力的过程中,有改变,有收获,也会有困难和困惑。这些年,我和同事在线上线下课程,读书会,工作坊中收到过非常多的用户提问,最常见的大致有这么四个。


第一个问题是,游戏力适合多大的孩子?


我的回答是,无论多大年龄都适合。只是,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的特点,我们的方式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那小宝宝看起来什么都不懂,怎么玩游戏?


其实大家无意中已经跟小婴儿玩了很多游戏了,比如几乎所有父母都跟小婴儿玩过的“蒙猫猫”:我们在小宝宝面前,用手(或者手帕蒙住自己的脸)然后“哇”地把手拿开,给宝宝一个大大的微笑。


也有很多父母担心,大孩子会觉得这些游戏傻,幼稚。但我想说的是:不管多大的孩子,内心都是渴望与父母的亲密联结的,都是需要父母的陪伴的。我们只是要调整一下游戏的方式和难度。


对大孩子,最重要的是先多了解他们。这也就是我们前面专门讲过的“跟随”。跟随孩子的脚步,看看孩子喜欢做什么,不管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多么无趣,没意义,甚至我们不喜欢,但都先尝试加入。


只有先进入孩子的世界,才能为他们提供真正的支持。


第二个问题是,游戏失效了怎么办?


有位一直在实践游戏力的妈妈跟我说:


“女儿不刷牙,是我家的愁人事儿。我发明了一个游戏,自己扮演牙齿细菌,希望以此激发女儿打败细菌的主动性。第一次效果确实不错,但是第二天就不灵了,我刚自称牙齿细菌,女儿竟然回答:“我是细菌宝宝。”我当场傻眼了:这可这么演下去啊?”


就像这个妈妈一样,大家其实都有过游戏“失灵”的经验,经常是一个点子刚好用了两天就失灵,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我们给那位妈妈出主意,把“刷牙游戏”进行了多种变化:


比如孩子当老师,给“妈妈学生”示范如何刷牙。


比如用“魔法牙膏”,孩子刷了牙就变身大力士,能打败爸爸。


等等。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互动中不断地“翻译”着孩子的表现,如果游戏“失灵”,那么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深层的需求。


用游戏解决具体问题,是我们的养育方法,但并不是我们的养育目标。穿透表面,发现并满足孩子的深层需求,才是养育互动的真正目的。


如果我们仅仅把游戏看作是让孩子乖乖听话的工具,那孩子很快就识破了,游戏也就失效了。而如果我们把游戏作为与孩子联结,向孩子传递亲密与爱的桥梁,那么它就会拥有持久的力量。


所以我们会反复强调,游戏能帮助解决很多问题,但千万不要只为了解决问题才陪孩子玩。


生活里的每时每刻,都是亲子玩耍互动的游戏场。叫孩子起床只是其中一个玩耍的机会,关键并不在于能不能成功叫孩子起床,而是让孩子感觉到,你有多爱他。


第三个问题是,遇到问题总用游戏来解决,怎么能让孩子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


很多人担心,孩子在学校,老师,还有同龄伙伴不会像爸爸妈妈这样用游戏的方式来帮孩子解决问题,这时候怎么办呢?孩子会不会受不了?


事实上,随着孩子的长大,逐渐离开家庭,生活圈子和人际关系逐渐丰富,新环境和新挑战是自然而然的。其实哪怕在家里,也不是时时处处地用游戏沟通的,总有一些规则是必须要遵守的,总有一些需求是得不到百分百满足的。所以孩子从来都没有脱离过现实生活。


我理解家长真正关心的是,怎么让孩子做好准备,迎接外面可能更严苛环境的挑战?


我的答案是,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我们在游戏力中为孩子培养起来的亲密、爱、安全感与自信心以及情绪恢复和控制能力,就是孩子适应力的重要来源和滋养。


孩子完全不缺少受锻炼的机会。但谁来给孩子支持和爱,帮孩子蓄杯呢?只有父母。所以,父母对于孩子最大的意义,不是练习场,而是蓄水池。


最后一个问题:父母如何为自己蓄杯?


谈到陪孩子游戏,大家的共识是:想要有创意,有耐心,也有体力。所以父母自身的状态特别重要,只有自己状态好,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互动。因此,《游戏力》最后一个章节就是专门为父母写的,叫做——为我们自己充电。


怎么做呢?其实核心就是——相互倾听,为自己蓄杯。


“蓄杯”是游戏力的关键词,不仅孩子需要蓄杯,成人也需要。而蓄杯的最好方式,就是为自己找一个倾听者。这个人是配偶也好,朋友也好,心理咨询师也好,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尊重你,对你的话题感兴趣,但不会指手画脚,教你如何做的人。


找到倾听者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做别人的倾听者,或者相互倾听,轮流帮对方蓄满杯子。


这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自己情绪的状态有清醒的觉察。首先要能意识到:我现在有一些情绪需要处理,把自己的情绪问题与孩子的问题分开,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才有力量帮助孩子。


好,讲到这里,《游戏力》这本书咱们就分享得差不多了。记住了吗,游戏力并不只是“游戏”,而是一种玩耍式的亲子养育方式。它能帮助父母透过游戏,看到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对爱的需求、对力量感的需求,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培养亲密感。


在我看来,游戏力养育方式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不仅帮我们解决眼前的养育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间塑造了孩子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什么方式呢?有爱有欢笑的方式。


生活从不缺少难题,而且,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并非所有的事都能找到顺畅的解决方案。怎么办呢?相比硬着头皮迎难而上,有时候需要转一转角度,有时候需要调一调方向,而有时候就是要停下来,对自己做个鬼脸。


有时候,笑了,问题就少了。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今天也把这句话送给各位爸妈,与大家共勉。


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48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7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6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7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89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4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51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88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7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48评论 2 32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6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1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6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1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0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