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六十、西安事变(一)

1936年12月12日凌晨5时许,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密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东北军王玉赞、孙铭九奉张学良的命令,到蒋介石下榻的华清池捉蒋,与蒋介石的侍卫队发生枪战。蒋介石听到枪声,在侍卫官的保护下逃往骊山,东北军在一处石缝中发现了躲藏的蒋介石。随后,蒋介石及其亲信陈诚、蒋鼎文等人被张学良、杨虎城软禁。

张、杨通电全国,提出“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救国主张。在中共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斡旋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张学良、杨虎城在联共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问题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如何放蒋、何时放蒋的问题上,两人的分歧却越来越明显了。

杨虎城认为,蒋介石所谓的“人格担保”并不可信。必须有条件地放蒋,抓住蒋介石的小辫子,才能让他有所顾忌,不至于自食其言,乃至于对参与西安事变的将领进行报复。

释放蒋介石已成必然,但是东北军、西北军将领都不相信蒋介石,杨虎城同样抱有疑虑。前来西安营救蒋介石的宋子文、宋美龄兄妹一再对张学良表示,担保参与西安事变的将领安全,但约定彼此守秘,不准泄露蒋介石答应的条件。

12月24日晚,张学良向东北军将领宣布,他决定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向中央谢罪,以恢复蒋的威信。他交代,关于东北军的领导,听命于学忠;关于抗日联军总部之事则听命杨虎城。

经过与宋氏兄妹的商议,张学良同意蒋介石于12月25日离开西安。当天下午3点,张学良打电话请杨虎城到高公馆。杨虎城一到,就看见蒋介石等人在收拾行装,忙问怎么回事?很显然,张学良同意放蒋之事,并未与杨虎城达成一致。

张学良解释:为免夜长梦多,现在不行啦。我今天亲自送委员长回南京,我想在几天之内就能回来,请你劳几天。我万一回不来,今后东北军归你指挥。

事已至此,杨虎城也不能阻拦。张学良拉上杨虎城,与宋美龄、宋子文等人驱车前往机场,送蒋介石回南京。当天傍晚,蒋介石一行飞抵洛阳。

才离开西安,蒋介石又恢复了领袖的威严。在宴会上,蒋介石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张学良电报杨虎城,释放被扣押的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人回南京。张学良已经在蒋介石手里,收到电报的杨虎城只得照办。

12月26日下午,蒋介石、张学良等人分乘两架飞机回到南京。张学良刚走下飞机,就受到特务的严密监视。本以为过几天就能返回西安,让张学良没想到的是,蒋介石一离开西安就开始考虑如何收拾他和东北军了。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被捉,颜面尽失,恼恨不已,岂能轻易放过发动事变的张学良、杨虎城?

12月31日,张学良被蒋以“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为由,判处有期徒刑10年。然而4天之后,张学良又接到了特赦命令,赦免他10年有期徒刑,但需“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这一切,不过是蒋介石导演的一出戏而已。李烈钧回忆说:“蒋介石以德报怨,表面上是特赦,实际上是把张汉卿终身禁锢。”

张学良被幽禁,完全失去了自由。宋美龄、宋子文兄妹是张学良送蒋回京、保证安全的担保人。得知蒋介石食言,宋子文找到蒋介石和宋美龄,商议此事。蒋介石面露不快,表示张学良可以不受牢狱之灾,但需“让他读书提升修养”,实为将张学良软禁。

蒋介石将管束张学良的任务交给戴笠,对外绝对保密。任何人不经蒋介石的同意,不得见张学良。张学良得知被长期监禁,心情很不平静,悔恨交加,后悔不该送蒋介石回南京。

1937年1月1日,蒋介石召集军事要员商量解决西北问题,开始处心积虑瓦解东北军和西北军。此时,在陕西驻扎的东北军还有13万余人,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大概2万余人。

1月16日,杨虎城派人到南京面见蒋介石,要求张学良早日回陕西处理善后工作,被蒋介石以“让张学良读书学习”为由拒绝。不久,张学良被秘密转往蒋介石的老家浙江奉化溪口的雪窦山幽禁。

出于抗日爱国发动西安事变,本着一腔赤诚陪蒋介石回南京,未想却被管束幽禁。张学良一腔忧愤和委屈,无处排解。经蒋介石批准,于凤至从国外回来陪在张学良身边,他的情绪才略有好转。

宋子文曾来溪口看望张学良,作为担保人之一,他对张的遭遇十分过意不去。张学良对宋子文倾诉,希望能早点结束“读书”的生活,继续回去带兵打仗。宋子文好言相劝,让他好好读书,表示“宋家人对不起张学良”。

“七七事变”后,张学良曾给蒋介石写信请求去抗日,蒋介石回信不允,叫他“好好读书”。1942年,张学良被秘密押往贵州贵阳,先后被关押在修文县阳明洞、贵阳市麒麟洞、开阳县刘育乡、息烽县阳朗坝、重庆歌乐山等地。

1946年10月,张学良被秘密押往台湾,次年移住新竹井上温泉。1959年,蒋介石对张学良解除管束,但并未完全恢复自由。1975年蒋介石病重之际,临终前推蒋经国提及张学良,只用4字告诫:“不可放虎”。由此可知,蒋介石对张学良的积怨有多深。

1979年,蒋介石去世4年后,张学良才应邀参加蒋经国夫妇主持的中秋茶话会,从西安事变以来首次公开露面。此时,他已经是79岁的耄耋老人了。1990年,蒋经国去世2年后,张学良才得以全面恢复自由。

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直到逝世。 张学良虽然被幽禁了半生,毕竟活到了101岁,成为屈指可数的“长寿将军”。相对于张学良,西安事变的另一位发动者杨虎城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1937年12月2日,杨虎城被戴笠诱至南昌,随即被秘密逮捕,先后被关押在长沙、益阳、贵阳、重庆等地,被囚禁长达12年之久。

1949年9月17日晚,杨虎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时年56岁。他的次子杨振中,以及年仅8岁的女儿杨拯贵,还有宋绮云夫妇及其孩子宋振中,副官、警卫员等同时遇害。

原本,杨虎城也有机会逃过这一厄运。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全国抗战局面迅速形成,张、杨居功甚伟。张学良在南京被软禁后,杨虎城同样也很危险。南京的一些国民党要员,要求对杨虎城严加制裁,以绝“犯上作乱”之风。

但是蒋介石没有接受这种意见,他要演一出“欲擒故纵”的戏。杨虎城尚在西北,还掌握着一部分军队。已经羁押了张学良,如果再对杨虎城动手,就会“失信于天下”,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1937年3月29日,杨虎城在杭州见到蒋介石。席间谈到西安事变,蒋介石表示“宽大处理,不计旧怨”。但是第二天,蒋介石就告诉杨虎城不能继续在军中任职,让他前去欧美“考察军事”。对于这样的安排,杨虎城并不意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3,96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682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25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74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64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5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4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33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2评论 2 30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296评论 1 32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84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45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3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