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一早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听着那头略带惊喜的声音,我也很满足。问了母亲的身体状况,得知上次回家体检的复查结果没有大碍,才放下心来。放下电话,思绪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母亲的身影挥之不去。其实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想说的话很多,但总是借口工作忙,没时间,这和没来得及尽孝又有什么区别呢?
小时候父亲在外面工作,离家比较远,一周才能回一次家,除了春种秋收,基本上照顾不了家,记忆中的母亲很能干,挑起了家里的重担,不管是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还是里里外外,房山屋后,没有她干不了的。每年家里都要养猪,养鸡,都舍不得吃,年底到集上一卖,凑够我们来年的学费。
记忆中的母亲非常节俭,从来不舍得给自己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哥哥的衣服穿小了,经过母亲一改,我接着穿,所以,我小时候基本上没有穿过新衣服。长大后,母亲不给我们做衣服了,但是衲鞋垫一直没有间断过,即使现在眼镜花了,看不大清楚了,还在坚持。在我家的衣柜里,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鞋垫有十几双了。父亲对他说,你衲的鞋垫又硬又过时,不如娃买的舒服好看,但她还是坚持衲,我也一直铺,我觉得踏着母亲衲的鞋垫,走得端,行得正,脚下充满力量。
母亲比较平凡,但是她善良,纯朴,孝老爱亲,和爷爷奶奶,姑姑,叔叔,婶婶,还有邻居关系处得都不错。唯一一次因为一只小猫咪,和邻居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现在想想觉得挺有意思。邻居家的母猫带着一群小猫跑到我家去了,被我母亲收留了,好吃好喝伺候了好几天,等邻居找来的时候,猫咪可能是知道遇到好人家了,赖我家不走了,我母亲也很喜欢,索性就说留下一只小猫吧,好逮个老鼠,邻居家的男主人很爽快就答应了,结果回家以后女主人不干了,非要男主人给要回去,如果不还猫就还钱,呵呵,最后不欢而散。
母亲对我们的关怀无微不至,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永生难忘。特别是生病的时候,有个头疼脑热,都是她一个人背着去乡卫生院。听母亲讲,小时候我们中间有一个生病了,她都是带着我们三个一起去。大夫就问她,哪个病了?哪个病了带哪个,都带来干啥?母亲笑而不语。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头晕脑胀,她陪着我去看赤脚医生,路上要上坡下坡,走三五步就要歇一下,当时我已经五六年级了,她已经背不动我了,就一直陪着我,离家三四里地,我记得差不多走了两三个小时。
母亲永远是家里的避风港,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感觉特别安全,我是有亲身体会的。高中离家远住校,到了周末才能回家一趟,有一次回家,跟大部分人一样,回家第一句话就是:“妈,我回来了。”母亲没有像往常那样出门迎接我。后来得知,母亲不在家,去参加镇里组织的修路了,离家比较远,顿时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涌上心头,那种感觉到现在都刻骨铭心。
父母把我们兄妹三人拉扯大,成家立业,其中辛酸自不必多言。前不久,妹妹刚刚结婚,算是了却了一大心事。妹妹是幸运的,她没有像苏明玉那样,从小受到不公正待遇,反而由于老小,比我们哥俩得到了父母更多的爱。父母的牵挂是永无止境的,上学熬煎不上了好学校,毕业了熬煎找不到好工作,工作了熬煎找不到媳妇,结婚了熬煎啥时间生孩子……哎,从老大到老二,从老二到老三,在这一个接一个,一遍又一遍的熬煎中,年龄大了,头发白了,皱纹多了。
由于我小时候一直随母亲生活,感情自然近了些。长大后又离家比较远,她对我的牵挂与日俱增。听父亲讲,不打电话的日子经常想起来,常常挂在嘴边,吃饭想到的就是我吃了没有,一变天想到的就是我有没有冻着,恨不得把我叫回去痛打一顿,以前不懂事,打电话的次数比较少,每次打电话她都泪流满面,我也数次哽咽。我成了家,有了孩子,母亲的牵挂又多了儿媳和孙子,她一直愧疚没有能伺候月子,没有给我照顾小孩,其实我也没有尽到儿子的责任。
母亲在,家就在,母亲在哪,家就在哪,母亲在,人生还有来处,母亲走了,人生只有归途,母亲在,我们是一家人,母亲走了,我们只是亲戚。话听着难受,确是肺腑之言。有人算了一笔账,平均每年回家看望父母多少天,父母还能陪伴我们多少年,最后得出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是多少多少,我不敢去算,我怕数字太敏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只愿父母康健,安享晚年,能多陪他们一天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