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麦爸,这是我的第九篇文章
目前运营樊登小读者麦田小读者之家
致力于家庭教育和孩子的阅读培养
每个即将入园(进入幼儿园)或者刚刚入园的孩子都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克服焦虑,二是适应规则。我们今天先说一说如何克服焦虑。
克服焦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是唤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
能唤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之情的办法很多,只要家长愿意想办法,多留心,肯定会想出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法。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小麦现在两周岁,我们每次带她经过幼儿园的时候,都回短暂的让她看看幼儿园,告诉她幼儿园里有滑梯、操场(她能看见的),并且会告诉她,幼儿园里会有很多的小朋友(小麦现在已经开始喜欢和小朋友玩了)。
还有一个家长的方法,这位家长刚开始也是带着孩子去幼儿园外边转,孩子非常喜欢幼儿园里面的各种娱乐设施,但是这位妈妈会告诉孩子现在还不能去,等到了该上学的时候才可以进入。有时候这位家长也会尝试带着孩子进入幼儿园,但是现在的幼儿园保卫工作做的非常好,不是那么容易,好几次都是费劲口舌也没能进去,这种经历更加强了孩子的向往。等到报名的时候,会看到好多的小朋友,让孩子看到,有好多小朋友都和他一样想要进入幼儿园。
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就是过犹不及。家长不能把幼儿园里的事物说的过于夸张,等到孩子去了幼儿园,发现没有家长说的那么好。孩子一方面会失望,另一方面会不再信任家长,以后再和孩子沟通会变得更困难。
其次是在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上,宜不动声色,不宜张扬。
有不少家长从准备让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习惯性的把一切事情都跟上幼儿园联系起来,睡觉时说“按时上床睡觉,上了幼儿园就不能这样睡得太晚了”。吃饭时,“不能剩饭,到幼儿园剩饭的话,就要挨老师批评”。目的太张扬了,让孩子觉得幼儿园就是个限制和管束自己的地方。
那最好的训练是什么呢?是家长平时就不包办。尤其到孩子快要上幼儿园时,家长更要有意识的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把各种练习自理的机会留给孩子。
比如吃饭,一岁以后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吃饭了。但孩子快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要不动声色的从孩子吃饭的事情中退出,既不要强迫孩子吃饭,也不要给孩子喂饭。到吃饭的时候,大家各自吃各自的。不要在意孩子如何吃、吃多少,不要总是非常上心这些事情。一定要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建议和适应。只要孩子做的好了,就及时表扬,强化一下;做得不好,也不要批评,装作没看见。孩子的天性都是愿意自己吃饭的。
其他各种生活技能训练的道理都差不多,基本原则都一样:家长要有定力,不去包办,不去抱怨。
第三是家长自己要克服和孩子的分离焦虑。
有很多家长,当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还没有哭,自己先哭的像个泪人了,会担心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孩子的洞察能力非常强,虽然家长极力掩饰,孩子还是会洞察到家长的情感的,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也不愿意去幼儿园。(说起上学让我想起了,带小麦去打预防针,有一些家长去医院打针本身就有些害怕,在孩子打针的时候自己都不敢去看,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哭。小麦小时候,我们会用玩具分散她的注意力,这样会好很多,等小麦大一点懂事了,我们就会在家里进行打针的预演,有时候她是医生,有时候我们是医生,这种效果出奇的好,以至于打针的时候小麦都是看着医生给自己打针,好像在感受那种疼痛一样。另外,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很淡定。)
孩子一生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是痛苦。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应首先给孩子树一个好榜样,而不是克制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一个不理性不克制的家长,只会给孩子制造更严重的心理负担,却不能教会他理性和克制。
第四,不要采用任何以毒攻毒的方式。
一个家长,在孩子快要上幼儿园前两个月,把孩子送回姥姥家住了一个月,以为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分离焦虑。等她把孩子接回家以后,孩子先是用陌生的眼神看着家长,不敢接近家长,等家长抱起孩子的时候,孩子一下就哭了。此后,孩子就和这个家长寸步不离,甚至家长上卫生间,孩子也要在门外等着。这就是一个以毒攻毒的例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家长在任何时候,想解决孩子的一个心结时,一定不要有这种“以毒攻毒”的心理,孩子承受不起。这样做,其实只会增加难度。
儿童成长中,总会有一个又一个困难出现在他们面前。家长应客观陈述这些事情的真相,不夸张困难和痛苦,也不过分美化客观事实,更不能采用蒙骗的方式。 要尽量实事求是地引导孩子坦然面对,这样才能培养他们接受困难、适应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上幼儿园不是孩子成长中的孤立事件,它是整个教育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对孩子后面的成长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