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中20李倩分享第670天,2021年11月24日。
阻抗最早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将阻抗定义为求助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因此,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简单的讲,阻抗就是在咨询过程中不配合不服从的一种表现。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寡语和赘言。沉默是来访者拒绝回答咨询师提出的任何问题或长时间的停顿。寡言是用比较短的语言,包括口头禅,比如嗯、啊等形式来回应。赘言则是滔滔不绝的讲话,潜在的动机可能是减少咨询师讲话的机会,从而回避某些核心问题,转移注意力。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常见形式有理论交流,就是空泛的谈些大道理;情绪发泄,表现为大哭大闹,泪流不止或不自然的笑;谈论小事则是避重就轻。只谈论非常微小的不着边际的事情。假提问题一般涉及心理咨询的目的,方法,理论基础及咨询师的私人情况等等,也是在回避重点。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常见的有(1)心理外归因。比如把很多事情都推卸到别人身上,都是别人的错。(2)健忘。选择性的健忘。自己不愿提及的往事或细节表现出记忆模糊或遗忘。(3)顺从。是指无论咨询师谈什么都表示无条件的顺从,夸咨询师说的对,有道理。但同时又具有隐蔽的特点,使人不容易发觉潜在的阻抗作用。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突出的表现是不履行心理咨询的设置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是对个体的自我保护,以及对其痛苦经历的精神防御。
心理阻抗产生的原因
卡瓦纳认为,来自求助者的阻抗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成长必然带来某种痛苦,比如,求助者可能需要转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可能需要承认自己在欺骗自己,可能不再需要假装,可能需要面对一种痛苦的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会有一种害怕痛苦或害怕失败而产生的逃避。这个时候要让对方知道“下坡容易上坡难”,想要做更好的自己,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成长必然带来的阵痛。二、行为的失调是机能性的。比如以患病为代价换来父母的疼爱。再比如饮酒过度,只是为了掩盖工作上的失败,婚姻上的不幸等。三、来访者可能带有某种反抗心理咨询或对抗咨询师的心里动,比如咨询是为了寻求肯定,或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别人应该受到批评或处罚。还有的阻力来自于求助者,想正视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或者咨询师对自己也是无能为力的,自己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求职动机。
应对阻抗的要点
解除戒备心理;正确进行诊断和分析;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抗阻抗。
处理沉默现象的方法
大部分沉默是由求助者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咨询师在沉默出现时,要保持冷静,稳住自己。多观察来访者,根据不同类型客观对待。假如沉默是由于思考问题所引起的,咨询师最好等待,同时以微笑温和的目光陪伴和等待来访者,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假如是。由于情绪所致,比如气愤。恐惧,羞愧,咨询师要接纳此时来访者的情绪。在可控范围内让来访者发泄情绪。情绪出的来,道理才进的去。假如沉默是由于求助者本人不愿意咨询引起的,那么咨询师的处理就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如有逆转,可能尽可能多的帮到来访者。如无法消除对抗情绪,则可以转介或不再予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