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几年前,朋友给我推荐了蒋勋老师讲的《红楼梦》,我就成了他的忠实粉丝。不仅听了很多有声书,演讲,艺术课程,还陆续读了他写的书。《美,看不见的竞争力》是老师的演讲录,这个题目他在很多场合都讲过,我第一次听的是他为一个IT企业做的演讲。
当时台下一群业界精英,但在他们忙碌而疲惫的生活中,没有时间去感受美。记得一位朋友问老师,孩子要学乐器是小提琴好还是钢琴好,老师的回答却是让他回去多抱抱那个五岁的小女儿,多带她到户外去感受自然……老师的话如同一股清风,吹进了钢筋水泥的丛林,带给我们美的思考,美的享受。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美”从来没有缺席过,但我们却常常忽略它。因为匆忙的生活节奏,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欣赏美。或者提到美,首先想到是“昂贵的艺术品”,想到要去音乐厅,展览馆,画廊,才能感受到“美”。其实生活中的“美”比比皆是,只是我们忘记了如何调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去触碰,去享受……
对“美”感知的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能是被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有一天当我们被“美”打动,是心里的那颗种子在生长发芽。每个个体拥有的不同生命体验,会带来的感受,只有当我们仔细品味的时候,才会展现出事物特有的“美”感。
今天跟一个朋友讨论,现在孩子太忙,周末要补课,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孩子现在只有初中,但已经压力很大。即使有娱乐时间,也多半是玩手机,打电脑游戏。我们教育中培养孩子对美感知力的课程少的可怜,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其实中国的美学教育从孔子开始就有了。他说的“乐教”,就是音乐教育。孔子甚至从他学生的弹琴声中,判断一个人的品行。但现在我们可能要求孩子学乐器,却很少告诉他们如何与音乐相处,如何发现音乐的美和玩音乐的乐趣。当我们用一堆成绩,奖状,来衡量孩子的学习成果,正在消磨他们对美的兴趣和追求。
虽然越来越多的升学标准中加入了对艺术类专长的评判,却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为了考级,升学,或者只是“比过别人家的孩子”而逼着努力学习,扼杀了他们的天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家总是一边说要让孩子减负,让他们学些无用之学,但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在自然界中,生物用自己的美去努力争取生存和繁衍的可能。在人群中,相信“美”的人或者懂得“传递美”的人一定更受欢迎。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鼓励孩子去发现美,体验美,让他们用自己的认知学习“美的功课”。这样的生命才是色彩斑斓,充满律动的。
常在自己脚步匆忙的时候,提醒“心”要慢下来。每次听一听老师的声音,读一读老师的书,仿佛总可以从中间获得很多能量,对抗一下俗世凡尘的搅扰。每天多听几段音乐,读点书,看看画,写写字,就可以安静地感受美,享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