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在心理治疗中的觉察
通过内隐的理解和外显的反思,心智化让我们从体验和表征中后退一步,目的是为了去理解它们,然后逐渐成为自己 人生的作者和解释者。
觉察并非让我们弄清楚体验的内容,而是指引我们,对每时没课的体验过程予以接纳和觉知。
命运并不需要主宰,而仅仅需要好好善待它,认真对待它,耐心陪伴它。
觉察性觉知的描述如下:
1、非观念性。
2、以现在为中心。
3、非评判性的。
4、有意图的。
5、参与者的观察。
6、非言语的。
7、探索性的。
8、解放的。
觉察的练习,小讲注意力聚焦于现在。我有一种感觉就是,之所以恐惧就是不能活在当下,就是身心不一,在最初的依恋关系中,这种当下的存在感没有建立。
1、唤醒觉察性自我
觉察和冥想一定要在体验中才会被认识。
我对觉察的体验来自张维扬的《情绪炼金术》,反复练习很多遍,还是很受用的。
我平时体验中的自我——浸润着历史和我的身份认同,而且占据大量的心理空间——此时被代替,感觉上好像这是意识中单一的点,完全不占据任何空间。
所谓的“无我”,过去不可留,所以不存在,未来不可追,我不存在,只有当下的我,是一个点,所以不占任何空间;而当下的点也是转瞬即逝,其实是存在过程里,他无法永恒静态存在,所以称“无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冥想分为:专注性冥想和领悟性或觉察性冥想。专注像是激光,而觉察像是探照灯。
专注是一种严加限制地把心智聚焦于某个觉知中的客体上,而觉察则是大范围开放并且不加选择地把心智聚焦于每时每刻任何进入觉知的内容。
觉察性姿态是“乐于接受的、容许的……它鼓励对困难的“开放”,对所有体验采取一种温柔的态度”。对这样的姿态我们接近得越多,就越容易从内在找到一个平静的的位置——成为“转动世界的固定支点”——因为我们逐渐认识到这是一个平静接纳的地方。这种接纳的基础就是对自己的慈悲心,它会在我们对自己痛苦的体验开放时出现:“通过放弃掉我们排斥痛苦的需求,觉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途径,用以改变我们与痛苦的关系。这是对自己仁慈的举动。”
我似乎开始找到这个“转动世界的固定支点”,开始全然接纳,开始放过自己,开始对自己仁慈起来。
我们通过觉察,通过吴评判性觉察对自我本身产生认同,而不是对表层的情绪本身产生认同,内在的自由度和安全感就会越大。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掌控感,更或者着说是陪着生活跳舞。
觉察有助于“解除嵌入”。
意味着,把心理世界等同于现实世界的等同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心理世界里生出一个“觉察性自我”无批判性觉察,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接,不断试错,不断实践,不算总结复盘,而不是被表层的情绪所扰动,跟着觉知本身灵活的适应性的跳舞就很好。
2、觉察的治疗性行动
反复地注意和命名我们的想法、情绪和感觉——以及在冥想中让注意力回归到呼吸和觉知上——能够增强我们对困扰的情绪状态“去除认同”的能力。
这让我想起叙事疗法的外化技术。我们的困扰,无力或者挣扎,更多的在情绪表层活动,而我们通过外化对话,对其情绪和想法进行命名,不断觉察进入“觉知本身”,而觉知本身即自我产生认同,保持开放的态度,接纳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情绪、状态,那么心理容量自然就扩大了。
对于冷漠型患者,他们隔离在冷宫里,他们需要跨越冰冷的寒冬而来到体面;而对于迷恋型患者,他们需要,穿透盘旋的迷雾,着陆到地面上来,触摸真实的土地,从而产生对“觉知本身”的认同。
冥想让我们回到一个觉知的状态,就是一个临在当下的状态和过程,过程不可停留——好像接纳存在的失去的自然规律,就是回到“觉知本身”。
在觉察中的心理状态中,当我们再次遇到植跟于个人经历的那些让人烦恼的心理体验时,它们可能会通过困扰的强度得到调整而被重新情境化,甚至可能会“重新改写对过去的可能的记忆”。从一个颇为不同的角度看,这里的治疗作用可能源自于将冥想作为渐进式脱敏方式的效果,这种方式让我们处于一种心理和身体的自在状态时,可以重新探访自己烦恼的体验。
我深刻体验过情绪炼金术对觉察体验的“重新改写过去记忆”的感觉。
想想佛学心理学的基本宗旨,我们自以为的核心的自我,其自身是永无止境地变化不定的——因而,一个固有的、永久的或稳定的自我可能只是幻象而已。
也许我们只有被看见过、被理解过,才能在这种全然的安全中探索自己,从而跟着觉察进入自我的内核,看见自我的幻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而已。
3、觉察性自我和反思性自我
反思性自我,是思考着感受并感受着思考,是感受与思考的整合。
而觉察性自我能使我们的想法讲感受提供信息,同时使我们的感受该想法提供信息。
好像是说,觉察性自我,只是打通了思考与感受的整合,但是无法升级到不评判的持续流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