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准备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沙法丽•萨巴瑞的《父母的觉醒》。
觉醒意味着通过自我修炼,达到某种理想的状态。
我们常说,要养育优秀的孩子,首先要成为优秀的父母。这本书就是教你通过修炼自身,完成觉醒,最终成为优秀的父母。
但很多家长总会面临这些困惑:不是不想成为优秀的父母,但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很叛逆,不知道该如何与他相处;孩子犯了错也不愿听我教导,而且总是惹我生气……
本书的作者萨巴瑞博士指出,这些问题都源于一个情绪——“自负欲”。
因为我们有自负欲,所以我们无法与孩子正常交流沟通,更难以建立平等互助的亲子关系。
也正是因为自负欲,导致孩子不愿意听从我们的教诲,才会产生逆心态,甚至引发更严重的情绪问题。
所以,解除自负欲,是每个父母觉醒的必经之路。我将为大家解读本书的精华内容,帮助你安顿好自己的身心,从而与孩子共同成长。
首先,我们会一起看看本书的关键词“自负欲”,它有什么样的表现和影响,我们又该如何解除它。
其次,我们会了解到,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父母应该如何寻找合适的角色定位,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世界与人生。
最后,针对“原生家庭的恶性循环”这一问题,本书也给了打破恶性循环的方法,教会每位家长如何做健全的父母。
01解除自负欲,做孩子的朋友
在正式讲解如何觉醒之前,先向各位父母做一个小调查,以下话语会不会出现在你与孩子的对话中。
“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做……”
“我不喜欢你做这些事……”
“不许哭!”“不要害怕!”
“如果你这样做,我就会生气!”
如果你经常对孩子说这些话,那就要注意了,你很有可能已经陷入了“自负感”之中。
“自负感”是一种盲目的情绪,指的是我们对自我形象的一种关照,也就是每个人脑海中的自己。
我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举止和情感特征都植根于自我形象之中。
当我们犯错时,很少有人会主动承认错误,我们的大脑会“趋利避害”,把责任推给别人或者客观情况。
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完全来自脑海中的自我形象,如果要做出改变,自我形象就会受到威胁。
所以,我们总是会激烈地为自己辩护,希望其他人作出改变,而不是自己。
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这种自负感会经常出现。也许你经常会有这种情绪:一旦孩子做出不合你心意的举措,你就会感到焦虑、烦躁,然后试图控制孩子,将他置于你的支配之下。
曾经有一对父子来找作者进行心理咨询,儿子很喜欢表演,他参加了学校的话剧社,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也希望能申请戏剧专业。
但在父亲看来,演艺工作既不稳定,也不体面,所以他强烈反对儿子去读戏剧专业,甚至威胁儿子如果申请演艺学校,他就要断绝父子关系。
在咨询过程中,作者得知,这位父亲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作为第一代移民,一直从事着不稳定、低收入的工作,所以他迫切希望儿子不要像他一样。
这位父亲的为父之道就是一种自我投射,这样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他的焦虑情绪,也让他产生了作为父亲的自负感,于是他决定左右儿子的命运。
可是,这样做真的是为儿子好吗?
后来,儿子如父亲所愿读了商科,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他一点也不感激父亲,甚至怨恨父亲随意控制自己的人生,让他失去自由。最后,这对父子的关系走到末路。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每个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担心:孩子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怎么办?孩子选错专业、选错学校怎么办?孩子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
这样的焦虑情绪会转化为自负感,让我们去控制孩子的人生。
父母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正确的,在自负感的影响下,我们会把权威和控制看作是一种提供庇护的手段,逼迫孩子就范,最后导致孩子失去本真。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是为孩子好,能让他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强硬点也没错。”
但在自负感下成长的孩子会对生活充满怀疑和恐惧,甚至无法建立正常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而一个低自尊的人又该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所以,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会推翻自负感,解放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真正茁壮成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除作为父母的自负欲呢?
首先要做的是转变观念,把孩子当作老师,朴素地观察孩子自发成长的状态。
在很多人眼里,孩子是一块空白画布,父母可以在上面随便图画,但想要摆脱自负感,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把孩子当成一段旅程中的旅伴,然后敞开怀抱,接纳生命的每次变化。
这做起来并不容易,比如当孩子正在遭受痛苦、陷入紧张时,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会陷入焦虑中。
所以,想要解除自负欲,父母还应该做好情绪管理,驯服自身的焦虑。
具体做法就是把这些负面情绪看作自然产物,予以接受并安静地观察它们。
比如,作者在和女儿相处时,当她感受到恼怒时,她会严肃地告诉女儿:“我要发怒了。”塞车的时候,她会说:“我们遇到塞车了。”
这种表达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也没有迁怒到任何人。
当我们渐渐学会正视自己的内心后,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也能站在客观、朴素的角度,让生命自由成长。
最后,我们要向生活学习。
很多人经常有这样的想法:“生活一点儿也不公平!”“这种事都会发生在我身上,我真是太不幸了!”
这些反应说明,我们的世界观建立在外在世界的基础上,外界的好与坏可以轻而易举地主宰我们的人生。
但真的如此吗?其实生活是中性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生活。有些人认为生活充满苦难,其实是因为他抢先给生活贴上了“坏”标签,从此被痛苦缠上,看什么都不顺眼。
而达到觉醒状态的人,不会关注生活以何种方式呈现于自己面前,他们眼中只有拓展生命道路的欲望,不论成败如何,都要勇敢面对。
这类人可以从生活中汲取经验,完成自我提升,也让自己和孩子的人生更加顺畅。
作者指出,想要达到这种觉醒状态,需要把生活看作是寻求真我旅程中的一个精神伙伴。
每一件“幸运”或“不幸”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它们促使我们更加关注自己,为精神的进化提供条件。
想要凭空达到这种状态很难,在书中,作者提供了一种帮助我们客观看待生活,认清自我内心变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
书写的时候不要预先设想今天要写什么,只管将当时流淌出的意识记录下来。每天腾出些时间,自由地、联想式地撰写。
这样的写作能够消除心头的自负感。看着自己的念头跃然纸上,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身份同思想分割开来,逐渐看到生活的本质。
除了写日记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静坐、独处来实现觉醒,每天花一点时间,闭上眼睛,排除杂念,将一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
当父母达到觉醒状态后,孩子也能从父母身上学习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并开始学会客观、中性地看待世界,最终亲自双方都能获得进步。
02找准角色定位,帮助孩子成才
除了解除自负感以外,我们还要知道,觉醒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父母都要选择不同的角色定位,把每个时期都视为亲子双方情感与精神发展的机遇。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孩子幼年期父母要做的事。
婴儿时期是一个人对世界形成初步感知的阶段,在这时父母与孩子建立起来的联系是最深刻的,父母的一举一动,不管是快乐的大笑,还是争吵的烦躁,都会被婴儿看在眼里,成为自我感觉的基础。
同时在这一时期,孩子将开始建立心理的安全感和身体的舒适感,所以父母需要守护在他们身边,以便提供安全感和必要的保护。
但24小时看护婴儿并不容易,所以初为父母的人总会感到心力交瘁,需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这时我们会意识到,整个生命都不再完全属于自己了,孩子的需求更为迫切。
这时,成熟的父母需要学会服务,婴儿不会按照成年人的想法行动,他想哭就哭,想睡就睡,他的需求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父母只是提供服务的人。
在服务孩子的的过程中,父母也在服务自身。
我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鼓起勇气去接受这个新生命给我们的挑战,在这一阶段,父母的无私胸怀是尤为重要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自己的痛苦放到一边,学会与痛苦共存,然后全身心关注孩子的需求。
当我们为孩子服务时,我们会敬畏一个小婴儿的尊严,并把孩子当做精神伙伴,从而建立起一种持久的亲密关系。
当孩子到2到3岁时,他们将开始探索自己的个性。
如果你的孩子处于这个年龄段,你会发现他开始变得急躁易怒,不再听话,而且总是能牢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是因为幼儿期是一个混乱的阶段,孩子的情绪和身体都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中,与此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拓展,创造力、好奇心赋予了他们无限精力去探索世界。
在这一阶段,父母首先要摆正心态,了解孩子的成长趋势,认清“预想”与现实的差别,允许孩子去冒险。
同时,父母还需要给孩子树立一些规矩意识,在合适的时期说“不”。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有些言行是不被允许的。
当孩子们上学后,他们身上又会产生新的变化。
在学龄早期,孩子每天都会学到新知识,交到新朋友,遵守学校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渐渐学着调控自己的情绪,并依靠外人——比如同学和老师——来确立身份意识。
对于父母来说,这个阶段是一个实验的时期,会让人异常烦恼。
一方面,家长要到学校去,面对老师、同学以及其他家长,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人际关系考验。
另一方面,孩子多变的态度也会让父母感到难以适应,孩子有了新的朋友,可能不再依赖父母,但当他们在外面的世界遇到问题时,会表现得更加黏人。
对于父母来说,这一阶段要做两件事。
第一,鼓励孩子养成一些美好品质,比如慷慨、同情、仁爱、专注力。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与其他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专注在学习和书本上,尊重老师、亲近朋友等等。
第二,父母还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需求和偏见去限制孩子。
这并不是说完全放任不管,而是不要过多干预,比如当孩子与伙伴产生冲突时,不要贸然为孩子出头;或者强行为孩子选择朋友,只允许他和成绩优异的同学相处。
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塑造完整的人格。
当孩子再长大一些,进入初中后,他们将经历重大转型,直面生活的严峻挑战,这也给父母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身体渐渐成熟,荷尔蒙让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发生波动,而在思想方面,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总是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
所以,有不少“叛逆”的青少年总把“别管我!”“尊重我的隐私!”挂在嘴边,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第一步要做的不是去管教,而是保持镇静,安静地倾听。
就算孩子急于向父母求助,父母也要先倾听,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解读他们的想法。
同时,父母也要允许孩子小小地违逆自己,允许他们放肆一些,这是一个健康的发展过程,当我们给孩子空间和尊重时,也是在告诉他们:“你可以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除此之外,在这一时期孩子将接触到各种青少年的小团体,也可能会谈恋爱,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在这些经历中不断蜕变,此时父母要做一个“守望者”,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的同时,帮助他们缓解苦闷。
很多父母都会因为孩子的遭遇而感到焦虑不已,但这样做并不能帮助他们走出这段困难时期,相反,我们要做的依然是陪伴和鼓励。
不过有一种情况,父母需要及时制止,那就是当孩子为了成为某个集体中的一员,而去追求物质、寻求他人认同的时候。
比如,很多父母经常听到孩子说:“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这个文具,我也想要!”“小组成员每个人都穿着名牌鞋,就我没有!”
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要被排挤,或者感到自卑,会没有节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最终导致孩子形成盲目跟风的虚荣心。
所以,不妨告诉孩子,人要依靠内在的价值感才能获得认可,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去充实自己的内心,从而放弃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卑情节。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疑惑,作者笔下的觉醒状态是不是就是“放任不管”,那如果孩子逃课退学、甚至犯罪,父母也不能管吗?
其实这里存在一个误区,觉醒并非完全放手,相反,觉醒是一个双方建立精神联系的过程,父母通过不断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尊重、包容、理解他们并作出合理引导,最终培养出独立的人格,让孩子能够自己选择正确的道路。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越是严加管教,孩子越叛逆,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空间,只说教、责骂,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领地受到侵犯。
就算父母强加干涉,孩子也能想到其他对策来应付我们。
所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父母首先要让孩子信任自己,让孩子愿意找自己寻求帮助;其次要给出不同的建议和引导,在保障他们的安全的同时,鼓励他们放手去做。
03终结恶性循环,做健全的父母
理清每个阶段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以后,我们再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
经常有家长来找作者做心理咨询,他们告诉作者,当自己还是孩子时,父母的管教方式让人难以接受,可当他们为人父母后,明明下定决心不要像父辈那样,但总是不由自主地采取和父母相同的行动。
还有些成年人尽管还没有成家,但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越来越像我的父母了?”
作者解释道:这是一个悲伤的事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所谓的“成年儿童”,不管外在世界如何变化,童年的创伤会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除非我们将其治愈。
有些父母由于自己的心灵受过创伤,所以所以在教养儿女时也受到了影响,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第一种创伤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自卑。
一位名叫乔纳森的中年男子来找作者咨询,如今乔纳森40岁,却一直没办法长久在一个职位上呆满一年,每换一个公司,他都会发现有人和他对着干,最后逼他不得不离开。
经过审视后乔纳森发现,其实并不是别人针对他,而是他先把同事拒于千里之外。
这是由于他从记事起就认定自己在这世上不受欢迎,总觉得自己会遭人背叛,所以他把自己的标准设定得非常高,导致自己错过了很多机会。
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没有被人认可,最终就会为自己筑起一座自负的堡垒。
这种自负感引起的后果是,我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并且带着一种傲慢的权利感,或装出一副比别人高明的样子。
第二种创伤表现为通过取悦他人来获得认同。
很多人小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遭遇:父母因为一点小事就对自己又打又骂,为了讨好父母,规避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他们会选择回避真实的自我。
成年后,我们通过故作低姿态来博取他的认可。
这种“牺牲”行为经常出现在女性身上。
很多女性会把自己设想成一个超人,要照顾家人、养育孩子,还要负责工作养家,最终编造出一种使命感,认为这个家没自己不行,但这种使命感其实是一种空虚的不安全感。
比如,我们宣称自己对他人充满关爱,其实只是借此来强调自己的价值。换句话说,我们为他人服务的目的只是填补自己的空虚。
当孩子看见自己的父母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时,他们也会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去迎合他人,久而久之,孩子的身份意识会完全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产生负疚的情绪。这种阴暗的情绪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他们不再相信自己内在的智慧,而是依靠别人生活。
除了迎合父母或更高地位的人以外,很多父母也会从无意间取悦孩子,发展到过渡溺爱孩子。
这样做产生的后果是:孩子很容易出现自恋的毛病,让他们以为全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最终内心便会滋生出不健康的自负感。
第三种创伤表现为“不良行为”。
当父母过于刻板专制,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的真实诉求无法被正常表达,就会通过一些叛逆的举动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有些遭受家庭否定的孩子,会伴随着家庭的失败成长起来,成为接受负面因素的容器。
理疗师把这类孩子称作家庭病症的凸显病人。
如果父母自身没有“阴影”,那他们注定会把遗留下来的“阴影”投射到孩子身上,于是这些孩子会带着沉重的负罪感长大,并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坏孩子。
而当这类孩子做了父母,他们会把自己的“不良”感觉投射给孩子,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终结恶性循环,成为独立、觉醒的成年人,并给予孩子正面支持呢?
首先,通过总结上述的三种创伤,我们不难发现,这三种创伤都源于人类对痛苦的逃避,因为害怕被忽视,所以做小伏低讨好别人;因为一直没有被认可,所以故作强硬,竖起尖刺保护自己;因为负面情绪无法被宣泄,所以通过叛逆举动来引起注意。
人类大脑会本能地趋利避害,逃避痛苦,但想要成长,必须要学会正视痛苦,并且寻找本真的自我。
回到真实的状态中需要我们同内心的律动建立联系,怀抱着笃定的情绪出发,学会活在当下,关注过程而非结果,从而追求内心的宁静祥和。
其次,想要终止恶性循环,做觉醒的父母,就要学会用眼神和微笑传递对孩子的尊重,而不要去做一个发布命令的专制家长。
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疑问:“孩子长大后,我应该让他做什么?”
但要知道,这个问题本身是个伪命题,因为父母并不是生命的主宰,只是孩子的旅伴和成长的见证人。
如果长期怀抱着这种想法,去规定孩子的成长路径,对他发号施令,就是在告诉孩子:你是不完美的。
所以想要达到觉醒状态,父母需要关注过程而非结果,不要把自己的快乐之源建立在孩子身上,并且学会赞美孩子,鼓励他发出自己的声音,活出自己的生命轨迹。
最后,父母要学会给孩子设立“目标”。
这里说的目标并不是“要考上名牌大学”“要买车买房挣大钱”这样功利、现实的期待,如果我们早早给孩子制定目标,给他们报补习班,反而会削弱孩子的潜力。
我们要设立的是这些目标:
让孩子发出真实的心声,每天同我们真诚对话;让孩子参与服务他人的行动,善待自己与他人;让孩子展现想象力、创造力和心灵世界;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让孩子坦率地表达情感;让孩子保持一种好奇与开放的状态。
与其为孩子设定学习、生活目标,让他们变成我们理想中的人;还不如设定目标让他们体现自己的本真,让他们相信自己天生的价值与能力。
还记得在本文最开头我们做的测试吗?希望听完这本书,你能减少那些“自负”的命令,多和孩子说这些话:
“你启发了我。”
“你真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孩子。”
“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同寻常。”
“你让我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当我们放下内心的执念,成为守护着孩子成长的守望者,并在这个过程中充盈自身,学习与情绪相处,学会正视现实,那么每个人都能成为“觉醒”的父母。
好了,《父母的觉醒》的精华内容就为你讲解到这里,现在来为你总结一下今天的重点内容。
首先,我们了解了自负欲是什么,这是一种希望支配他人的情绪,在亲子教育中,自负的父母总会操控孩子的人生。
想要战胜自负欲,我们要转变观念,把孩子当老师,还可以通过写日记等方式来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做一个冷静的观察者。
其次,我们理清了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父母需要做的事。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父母可以和孩子建立起精神联结,一方面可以接纳孩子的本真状态,另一方面也为孩子的成长开拓了道路。
最后,我们读到为什么许多家庭都有“恶性循环”,这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创伤在不断延续,想要终结恶性循环,需要父母学会赞美孩子,设立觉醒的目标而不是规定孩子的人生。
由觉醒的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不仅能与自己和谐地相处,也能获得发自内心的愉悦;还能发现宇宙的丰富多彩,知道如何找寻源源不断的活水,拥有快乐、独立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