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意见寻找根据
01
许多职场人士在工作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有过这样的苦恼: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时,对方好像不太理解,甚至有时候会误解自己的主张;开会讨论时,除了点头称是之外,无法提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从头到尾闷不作声......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思考力的欠缺。思考力的欠缺使得我们无法系统地建立、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对于一些意见的思考也不够深入,久而久之,我们会因提出的很多意见难以让人信服而受挫,从而难以再开口表达。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根据哈佛大学提倡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则和批判性思考,提出了“为意见找根据”“区分事实和意见”“推敲自己的想法”等建立属于自己意见的6个步骤,更有诸多的实践方法让你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只有锻炼“独立思考力”才能让你脱颖而出。
本书作者是日本作家狩野未希,是庆应义塾大学、圣心女子大学、商业突破大学讲师。
她曾这样表示,“我在大学教授‘彻底思考能力’将近20年,深深感觉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彻底思考’的教学成果卓著。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人士都在年轻时期学过这项技巧,并把它当做武器。因而,我也盼望着有更多商务人士能掌握这项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哈佛大学提倡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和“批判性思考”为基础,融入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从意见的建立,到让思考更有深度的技巧,再到如何与他人交换意见等,教你如何按部就班地训练“独立思考能力”,让你的大脑随时保持清醒,随时随地提出真知灼见,拥有与众不同的自我意见。
02
在本书中,首先学习的第一课是:建立“自我意见”。
要想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自我意见。怎样去建立自我意见呢?作者提供了“自我意见建立”三步走。
步骤一:确认自己对“一件事”的理解程度。
其实在这一步我们做了两件事:确认“已理解的部分”,同时厘清“不理解的部分”。
步骤二:掌握自己对“一件事”不能理解的是什么,通过查找数据来解决“不理解的部分”,从而对事情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步骤三:持有自己的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没有深入理解“一件事”(没有做到步骤一和二)的情况下,就直接跳到“持有意见”的阶段(步骤三)。
“自我意见建立”的三个步骤可以运用在很多场合,尤其是在应对突发状况的时候,我们更是要先理解“现在面对的情况”,然后再思考对策。
但是,这三个步骤看起来很轻松,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明确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一次作者在日本出席某场讨论时。主持人让参与者分组,就将来的学校教育展开讨论。当时作者所看到的“讨论”是这样的:
A:“我认为现在的教育是......的。”
众人聆听之后并点头,出现“有道理”的声音;
B:“我是这么想的......”
众人聆听之后纷纷点头。
这种情形出现很多次。没有人对其他人的发言提出问题或质疑,更别说是反驳了。出席者之间完全没有交流和互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作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源自于“很想认真了解对方的意见,但不太容易做到”的日本文化。
03
那么,怎么做才能理解地更清楚呢?周全、彻底的思考的基础是——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什么是批判性思考?
听到“批判性”三个字,可能很多人都会对此产生误解,认为批判性思考是批评对方、贯彻自己意见的技巧。其实并非如此。
批判性思考中的“批判”,并不是“批评”,而是“谨慎判断事物是非”(即思辨)的意思。在书中,作者是这样界定的:
思考信息、意见和想法的对错,从中摸索出更好“答案”,即是批判性思考。换句话说,就是:不流于他人的想法,自己认真思索意见的思考方法。
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白的是:不只是信息本身和他人的意见是我们“谨慎评判”的对象,连对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要“慎重思考”。
那么,在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过程中,有哪些要点需要我们注意呢?
批判性思考的重点之一是:根据。
任何想法和意见都需要有足够的根据来支撑。意见或想法若没有“好的”根据支撑,是完全没有说服力的。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感受一下“根据”在思考过程中的重要性。假设你正在考虑“去国外留学”这件事情。一个部门中,铃木去年已经在美国大学取得了MBA学位。因此,你去找铃木小姐询问这件事,她说:“A大学是很好的大学,MBA的课程也很充实。”于是你下定决心“自己也去A大学留学吧”,并开始着手准备。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这个例子中,最终的“意见”或者说“想法”是什么?
从批判性思考的方式来看,“自己也去A大学留学吧”,是相当于“意见”的部分。那么这个“意见”有根据吗?
你可能会说当然有,而且还有两个:第一,铃木小姐说A大学非常好;第二,在A大学学习后,铃木小姐升职了。
但是,我们在这里必须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作为根据的内容“正确”吗?第二,根据足以成为根据吗?
首先,我们来看根据的内容是否正确:经过查证你发现,从A大学所开设的MBA相关课程来看,A大学是所“很好”的大学,而且“铃木小姐留学后升职了”也是事实,所以,根据的“正确性”就被证实了。
但是,铃木小姐的经验“A大学是很好的大学”,可以原封不动地成为“自己也去大学留学”的根据吗?铃木小姐认为“很好”的大学,对你来说也是“很好的大学”吗?
答案是否定的。一个经历过此事的人说的话,能否成为别人的想法的“根据”呢?在大多数的状况中,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铃木小姐和“你”的能力、性格、经历都不相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而且,铃木小姐留学后升职,到底是不是“因为留学”,还有再研究的必要。
04
批判性思考的重点之二是:观点的多少。
在批判性思考中,“观点的多少”也是重点之一。观点越多,越能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全貌。
那么,如何才能增加观点呢?最便捷的方法是:提出完全相反的意见。
我们接着来看上面这个例子。在留学这个例子中,原本的意见是“去A大学留学”,所以在这里可以提出相反的观点:不去A大学留学。
因为意见需要根据,所以相反的意见也要有根据。我们可以把想到的根据全部列出来,比如:“去A大学留学,至少得离开现在的公司两年,目前离开两年对自己来说是不利的”或“去A大学留学的学费过于庞大”。
像这样,将原本的意见与相反的意见加入各自的根据后加以评估,进而再谨慎地考虑有没有偏见(如“留学后一定可以升职”),或是其他应考虑的要点(如“若想增进职场技能,除留学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在全面考虑之后,就能明白“自己也去A大学留学”是不是个好意见了。
05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根据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切实提高思考根据的能力呢?下面我们一起踏上“思考根据”的练习之路。
首先,初级篇:向自己提问。
在这一阶段,你需要做的是在每天日常中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先问自己“为什么要选它”。
比如,早上出门的时候你可以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要穿这件衬衫?你的答案可能是:因为只有这件衬衫熨好了,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件衬衫。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你不必过分纠结于答案是否正确,只要根据不是“无意识地选它”,其他什么理由都可以。
其次,中级篇:一边做比较,一边自问为什么选它。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做选择的时候,一边做比较一边问自己“为什么选A而不是B”,然后思考根据,例如早上出门的时候你可以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要穿A衬衫,而不是B衬衫?
最后,高级篇:在商务场合思考根据。
在这一阶段,你需要尝试将这种方法带入工作之中,在工作上做出选择的时候,你需要问自己“为什么选A”,并且思考根据,当你渐渐习惯之后,接着再去思考“为什么选A而不选B”。
这些方法看上去似乎非常简单,但是重复地练习可能会让你很累,不过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所收获。
不懂装懂是建立自我意见的敌人
书中提到了批判性思考的两个要点:寻找根据以及增加观点。
这里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二课:深入理解——思考不要停留在“可能是事实”之前。
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必须检查自己是否理解,而不是“自以为是”。但是,如何才能进行深入地理解,从而让自己彻底地思考呢?
01
首先,检查自己对获得的信息是否真正理解。
深入理解的敌人是“自以为是”,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深入了解一件事情,就必须要认真且谦虚地问自己,对这件事是否真的了解了。因为自己没有理解清楚的事,就算说给别人听,别人也不会理解。
为了拥有能够说服别人的意见,我们必须先检查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已获得的信息。
那么,如何判断或者检验是否“真正理解”了呢?在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一些方法。
方法一:用对5岁小孩的方式说明。
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不能用浅显的话来解释,就不能说你已经充分理解。”所以当你能够“把信息说明得连5岁小孩也能懂”的时候,就说明你是真的充分理解了这件事。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假设你的下属想企划一个只靠听就能让英语能力大幅提升的音像商品。现在他来找你征求意见,那么,你此刻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检查“自己对这项企划是否清楚地理解了”。
你可以试想一下自己正在向5岁小孩说明这项企划方案。
当你和他说“很多人都希望能把英语学得很好,而这张CD很厉害,只是听,英语就能变得很流利”的时候,小孩儿可能会问你:“为什么想把英语学好呢?流利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很滑很滑,像纸一样?”
这个时候,你可能真的会产生疑惑: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学英语呢?这个商品是能让英语变得“流利”吗?不是增强英语听力吗?话说回来,听力变好了,英语就会变流利了吗?
所以,如果对话遇到阻碍,就表示你对这个商品还没有充分理解。假设向5岁小孩说明的这种方法,不但可检查别人的意见或信息,也可以用来检查自己的意见是否足够明确。
方法二:深入挖掘专业用语。
遇到要“切实理解”的信息时,必须多留意平时无意识地使用的专业术语,同时养成认真思考词汇的含义这种习惯。
方法三:翻译成英文等外语。
检查是不是“以为已经懂了”的另一个方法,是将它试着翻译成英语等外语。将其翻译成外语的方法,可以强迫我们去找到离原本句子最接近的词汇,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看到平时看不见的“漏洞”。
02
在进行过自我检查之后,便要进入一个新的环节——切实举出不理解的部分是什么。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使用“理解程度检查表”。你可以使用电脑来制作清单,也可以手写,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一张白纸从中间对折,在左侧列出“已理解的部分”,右侧则写下“不理解的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件事:
第一,无论是理解的还是不理解的内容,都要全部写下来。因为很多时候,一旦把脑中的各种杂念写出来,通常就会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
第二,想要明确尚未理解的部分,先厘清“已理解的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请务必从左侧开始写理解程度检查表。
第三,不能立刻想出“不理解的部分”或是“有疑问的部分”时,请试着逐一审查左侧的“已理解的部分”中“每一项真的正确吗”。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5W1H进行反驳。
所谓5W1H指的是Who(谁)、What(做什么)、When(何时)、Where(哪里)、Why(为什么)、How(怎么做)等问题。在检查自己的理解程度时,最快速、简便的检查方法就是用5W1H问自己,看自己是否能确实回答。
另外,在商务场合中,不妨再加入to Whom(向谁)、How much(多少钱)等内容。
此外,用“信号灯色的记号笔”帮助思考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当信息或信息来源太多时,我们不妨用书面形式展现已经被理解过的信息。
这时,可以用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笔进行标注。你可以用绿色的笔在你觉得“原来如此,充分理解了”的地方画线;用黄色的笔在“有一点不太明白”或“最好查证或思考一下”的地方画线;而用红色的笔在“完全看不懂”的地方画线。
“信号灯色的记号笔”的3种颜色是从红绿灯联想来的。绿色代表理解清楚,可以继续前进;黄色是最好稍微停下来想一下;红色是怎么想也不理解,需要暂停的意思。
当然,如果手边没有这三种颜色的笔的话,蓝、黑、红三种颜色的圆珠笔或彩色铅笔也可以。无论什么笔都可以,我们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确认自己已经理解或者有疑惑的地方。
在画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对自己诚实,因为彻底思考这件事并没有标准答案。此外,这是个人的实践,不用设想别人会不会读到。
03
在进行完前两个步骤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为消除“不理解的部分”,思考有效问题,并养成实际提问的习惯。
那么,如何才能提出好问题呢?
在这里,作者为大家提供了提出好问题的十二项原则:
1.“何时、何地、谁、做了什么、怎么做”。
这5个要素是“信息的基础”。所以,请先思考一下,自己要考虑的所有“信息”,是否具备这5个要素。
2.“为了什么目的?”“为什么这么有把握?”
“为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它包括了两种含义:
其一是询问目的时的“为什么”。例如“做出某项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其二是询问根据的“为什么”。例如,当某人觉得以上规定具有切实作用时,你就可以质疑:“为什么这么有把握?”
3.对信息提问。如果对别人给的信息能够衍生出新的问题,不妨试试去提问。
4.探究必要性。重新探究信息是否必要,比如“真有必要做出这项规定吗?”或者“不这样行不行?”
5.探究数据是否正确、妥当。当数据等被引用作为“证据”时,就有必要探究引用该数据是否合理。
6.检验模糊的用词。如果现在一时想不出任何“理想方案”的点子,可以提问:“所谓理想方案,具体来说是什么样的内容,能不能解释一下?”
7.引用相似但不相同的例子。如果知道可作为比较对象的“类似案例”,可以用来做比较并提问。
8.确认事物的两面性。你可以试着去确认事物的“反面”,每件事物一定都有表面和内里,你可以去问一问,这件事这么做的缺点是什么?
9.询问契机、起因。也就是“一开始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追问契机、起因,就能看出那个人说的话只是一时兴起,还是有什么想法,比较容易了解背景。
10.探究为什么是“现在”。在商务上,再好的想法如果不是在适当时机提出,就没有意义。
11.询问长期性发展。你可以去询问这件事长期发展下去会有怎样的优势和弊端。
12.以采访者的姿态追问背景。如果时间和氛围允许,可以用采访者的态度,进一步询问感兴趣的事。
在提问环节需要注意的是:
很多时候,“好问题”大多是“对方不想听的问题”或是“尖锐的问题”。但是请大家一定要抱着“提出好问题,并不是为了反驳对方,而是想更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意见和信息”的想法来提问,因为有了这样的意识,在提问时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也就自然不会有“尖锐感”了。
04
现在我们已经懂得提问的方法,但在进行深入理解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区分“事实”与“意见”。区分这两个要素是掌握彻底思考能力的重要基础。
那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意见”呢?这两者又该如何区分?
“事实”是以某种形式显示证据的事物,而“意见”是我们思考后,每个人得到的不同想法。
在这里,必须特别注意小心的是专家的发言。专家们说的话有说服力,所以很容易让人把“意见”误以为是“事实”。一般人会认为“既然知名专家都这么说了,一定不会错”,于是毫无质疑地相信他了。但我们必须要注意“这个专家说的话是‘事实’还是‘意见’”。
一定要记住:“事实”是通过证据可以证明的事物。我们必须从平时开始就要注意那些“很像事实的事”有没有证据。
当我们学会厘清理解和不理解的信息与意见,学会提问之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当我们面对和自己不同的观点时,应该怎么办呢?
多一个角度,多一种观点
第三堂课要学习: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深入思考。
01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想一想,为什么要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立场”——商务人士的立场、老板的立场、消费者的立场……这就意味着各个立场都有各自的感受、考虑和理由。而感受、考虑和理由不同,即使面对相同的事,看法和解读的方法也不一样。
在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自身的立场,只能看到一件事的一部分,有时虽然看到了,却误以为“没看到”,所以我们常常会无意识地使用“一个观点”来思考事物,而且这“一个观点”不能随意变动。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考虑其他的观点和立场。
我们在第一课的讲解中提到了“自我意见建立”的三个步骤,其中第三个步骤是“提出意见”,而在走到这一最终步骤之前,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想法,让想法更有深度,这便是持有多种观点的意义。
如何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持有多种观点呢?
方法一:站在“不可忽视者”的角度来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决定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这里我们说到的“决定想成为的人”并非指的是变成自己喜欢的人。想成为的对象只限于,和想仔细思考的信息内容有利益关系的“不可忽视者”。
具体而言,“不可忽视者”的人选如下:彻底思考该“信息”内容,与他的未来、生活、工作等有关联的人;认为这将会使每天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对该“信息”内容抱有期待的人;与该“信息”有直接关系的人。
也就是说,在你想变为他人思考时,首先依照上述3个类别,建立一份“不可忽视者候选人名单”。
我们从名单中选出“想成为的人”之后,接着就要具体塑造他的形象。塑造“不可忽视者”的具体形象时,大概设定他的“职业”“年龄”“喜好”等“不能忽视的原因”,就可以了。
其次,思考“那个人最想得到什么”。
“想成为的人”这一形象具体到一定程度后,就要思考“那个人最想得到什么”。这是变身“不可忽视者”思考时,最关键的重点。
因为如果我们看得出别人“最想得到的东西”,也就能看见那个人“真正的观点”。看得见别人“真正的观点”时,自己的观点就能增加,从而让自己思考得更加深远。
最后,再一次回到自己的观点。
重新思考自己赞成或者反对这件事的根据是什么,因为意见需要绝对的根据。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聆听了更多他人的观点,也就更能理性地检阅自己的观点。
02
如果说,从“不可忽视者”的角度来看,可以了解到很多情况,那么外部人员的观点也能告诉我们很多重要的事。因为自己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在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者看来,也许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所以,持有多种观点的方法二:用崭新的观点,获得不同角度的看法。
在书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有效提出外部人员的崭新观点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想想看如果是请讽刺漫画家把你想仔细思考的“信息”画成漫画,会出现什么画面。
为什么是讽刺漫画家呢?因为讽刺漫画家以通过漫画讽刺时事为工作,所以不会抱有一般人所持有的“还可以”的态度。为了能有效且适合地讽刺一件事,他必须对“这件事”有全面的理解。他必须将一般人看起来正确、美丽的事物,用讽刺的眼光重新解读。因此,讽刺漫画家“刁钻”的观点,有可能会让你有一些新的思考。
第二个方法,想象一下如果让人类学者来研究你想仔细思考的“信息”的内容,他会如何判断。
同样,为什么是人类学者呢?因为采用像人类学者的观点时,要采取脱离“现在的时代、现在的场所、现在所处的环境”的姿态,就是用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现在的自己觉得A这件事理所当然,但是如果时代、场所、文化背景发生变化,A还是理所当然吗”。
例如:
1、如果将“信息”的内容,从100年后“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这种视角来解读,会怎么样?
2、该“信息”的内容,在其他国家也能成为重要议题吗?
3、该“信息”中,有成为大前提的文化背景吗?
当我们把“信息”置身于一个更加宏大的话语环境之下,就更容易全面地去考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以“不可忽视者的观点”还是“外部人员的观点”,考虑其他观点时,必须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有“他人观点比自己的观点好或差”等优劣之别。
03
此外,为获取崭新的观点,还可以利用一人辩证法。“一人辩证法”听起来可能会有一点难以理解,那不妨我们来回想一下漫画或动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
在漫画或动画当中,时常会出现人物心中的“善良的自己”与“邪恶的自己”互相交战的画面。“善良的自己”对想做坏事的自己低声劝告“别做”,而“邪恶的自己”也跑出来说:“不会被人发现的,做吧!”
我们此处提到的“一人辩证法”就是在自己心中设定另一个自己,它和以上情形相似。但是,要对抗的并不是善与恶,而是“自己原有的观点”和“相反的观点”。这一辩证过程如下:
首先,确定自己的立场。你的立场一定是清晰的,因为模糊的立场是很难反对的。将“自己原本的立场”称作“A君”,反对A君的立场称作“非A君”。
其次,准备一张A4大小的纸,在这张纸上写下非A君的立场以及根据,形成反驳清单。
接着,在清单中,只留下看似有正当根据的条目,并检验清单里剩下的“非A君反驳”是否正当。
最后,将认为合理的“非A君反驳”反映在自己的想法中。
这听上去可能很简单,但实际上很难,因为反对自己原有的想法,甚至还要想出反对它的根据,确实是一件难事。但是“敢于反对自己的想法”,是客观深入自己想法时,绝对不可少的做法。
04
在这一过程中,“反驳清单”十分重要,它能让你重新审视意见。在撰写反驳清单的过程中,我们提醒大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细节。
首先,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任何想法都反驳,并且要将“反驳清单”的内容,按照是否有合理的根据来区分。
其次,要逐一检验这张清单上留下的反驳是否正确,尤其要注意区分“事实”与“意见”。
例如,反对意见中有一项是:不赞成推出这件产品,因为这很难与其他公司推出的同类商品区分。
我们来看一下,这是意见还是事实?当然是“意见”,因为也许有人会觉得“可以与其他同类商品区分”。
那么既然是意见,就需要根据,要思考在什么样的根据下,能够说“很难区分”,如果你能够找到这个根据,那么它便会成为事实。而只要“反驳”进入到“事实”这一步,暂且就可以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根据可能会是一些数据,这就需要我们格外小心这些数据了。至少,你需要考虑:这个数据是否值得信任。是可信的机构发布的数据吗?是用可信的方法取得的数据吗?还有,这是最新的数据吗?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对一些宣称在调查中得到的,以百分比来显示结论的数据要特别小心。例如,看到“80%的新品牌都被淘汰”的数据时,我们有必要检查80%这个数字是从多少样本数中得出来的。毕竟以100家公司为对象,80家公司被淘汰,数值是80%;但以10家公司为对象调查,8家被淘汰,数值也同样是80%。
古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我们能够跳出自己视角,站在其他的立场去思考时,便能得到更加客观和理智的观点。那么,在得到这些观点之后,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呢?
预测未来,才能判断现在
在第三课的解读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我们了解了三种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分别是:站在“不可忽视者”的角度来思考;用崭新的观点,获得不同角度的看法;一人辩证法。
最后,我们还提醒大家要对作为根据的数字保持谨慎,尤其是含百分比的数据。
那么第四课的学习:应采取的行动——预测将会发生的事,决定现在。
01
我们在之前的解读中,谈到了很多关于“彻底思考”的过程,谈到了深入理解、重视根据和增加观点。但是,这样就能真正地做到“彻底思考”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彻底思考时,必须就“如果它成为现实的话,会怎么样”来讨论“未来的预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去预测将会发生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决定现在。
在前几期的解读中,我们一直在谈“根据”,也十分重视根据。思考根据,厘清他人给的信息或自己想法的依据,深入挖掘已发生过的事和自己的想法,我们把这种方式叫作“向后看”的思考。
而我们彻底思考的事物,几乎都与现实有直接关系。既然与现实相关,只挖掘背后的根据是不行的。
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未来预测”。如果说思考根据是“向后看”的思考,那么预测未来,正是把某些行动放入思考范围的“向前看”的思考。
切实地预测未来,着眼于“仅凭借根据无法看到的事物”,就是预测未来的意义。
那么,如何预测未来呢?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该“方案”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事?同时设想发展顺利,与发展不顺利时的情况。
在这一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想对思考中的提案表示“赞成”或持肯定想法,要特别谨慎思考的是“发展不顺利这一情况”。
因为当思考偏向同意这一方案时,大部分人会下意识地倾向“一定会成功”,以致很多人不会去思考“发展不顺利的情况”。反之,当你持“反对”或否定想法时,就要绞尽脑汁地思考“发展顺利的情况”。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有没有面对成功和失败这两种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
例如,你在第一步中预设到“推出竞争商品的公司以相似度太高为由,投诉我方”这一发展不顺利的情节,那么,在这一步你就一定要想一想,如果真的遇到这种事,有没有对策,或者说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举动会被投诉,这可能就要求你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再次,思考该行动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在上一步中找到可采取的措施之后,就需要思考该措施能不能实现,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掌握相关法律知识”这一行动,就是一个可以实现的行动。
最后,思考该行动有没有现在执行的必要。
继续用上面的例子,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必要在商品上架前先行掌握,因此,这个行动就需要现在执行。
这一步看上去很容易,但是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再完美的计划,若不是“绝对有必要付诸行动”,就没有意义。
02
那么,如何判断行动有没有执行的必要呢?
我们用一个例子思考一下。比如有人提议说:每周进行一次部门同事中午聚餐。如果你问:“这个聚餐方案真的有必要实施吗?”那么,赞同此方案的人很可能会回答:“毕竟现在部门内部没有任何沟通,有些工作是多余的,而且利用午餐时间的话,也不用再另外找时间。”
因此,让我们来换一个问法,把探究的重点从“有没有必要”,改变成“这一方案若不能实行,真的会有困难吗?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吗?”
当问法改变的时候,也可能会让你有更多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接着,思考“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若能看清真正的目的,就能较容易找到“其他方法”了。若是想出“其他方法”,可与原本的“方法”相互比较。思考哪个方法看起来最能实现目标,哪个最有现实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将目标锁定为一个,而不是很多个。
前面的“午餐方案”,若要说唯一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加深部门沟通”。
既然知道“真正目的”是什么,接下来就要思考有没有其他途径可达成该目的。如果目的是“加深部门沟通”,很显然除了“每周进行一次部门同事中午聚餐”以外,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建立群组”就是可行方法之一。
在考虑过有现实性的未来情况之后,再次思考“根据”。接着要检查的重点在于,前面所举出的根据是否充分。
将你所有想到的根据整理在一张纸上,形成“完全根据清单”。写出来之后,接下来再考虑“还有没有其他根据”,这时可以采用单人头脑风暴的方式:着眼于原本觉得“想当然的项目”,或是思考一下与自己感觉不同的人会拿出什么根据,都能帮助你想出“新根据”。
这一过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下一个检查的要点是有没有“隐藏的前提”。
03
什么是“隐藏的前提”呢?
我们都知道人的意见中往往包含着许多无形的东西,例如隐藏在其背后的原因、主见、心理障碍,以及在其本人看来十分理所当然,而不需要说出来的前提等。
在这之中,最不容易发现的就是前提。因为前提对于提出意见的人来说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所以很难被看清。
在批判性思考中,这种前提称为“隐藏的前提”。那么,怎么样才能识破隐藏的前提呢?
首先,可以将意见拆解为“根据”与“结论”,来识破隐藏的前提。
当我们想看穿隐藏在别人或自己意见中的“隐藏前提”时,可以把意见暂时拆成“根据”部分和“结论”部分。
例如:一位专家在看到“听力进步的人,托业的分数会提高”的数据之后,将其解释为“听力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也会提升”。
这位专家的意见,可以分为“结论”和“根据”两部分。其结论是:听力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也会提升,其根据是:听力进步的人,托业的分数也提高了。
接着在结论和根据之间加上因果关系词。刚刚的意见就可以变为:
听力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也会提升,原因是听力进步的人,托业的分数也提高了。
或者是:听力进步的人,托业的分数也提高了,所以听力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也会提升。
现在这样看,你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还是无法接受呢?
04
如果你还是无法判断,那么可以用一个句型来思考,即:只看A状况(根据),可以得出B结论吗?
放在这个案例中,就是:
只看到“听力进步的人,托业的分数也提高了”的状况,就能得出“听力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也会提升”的结论吗?
很显然是不能的,因为听力进步,也许只是听力部分的分数增加了,阅读和写作却不一定。
根据与结论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其中显然有“无法解释”的部分。而这一部分便是隐含的前提。
换句话说,所谓“隐藏的前提”,就是指将根据与结论之间的差距填平的“一句话”。
因此,接下来我们思考,如果想要让“听力进步的人,托业的分数也会提高”,即“听力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也会提升”的逻辑说得通,需要什么样“隐藏的前提”才能令人信服?
在前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专家看来,托业分数=英语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在他的意见中隐藏的“一句话”是:“托业是有效测量英语综合能力的标准”。
在找到隐藏前提之后,我们要思考的便是这个前提是否正确。
想要判断这个隐藏的前提“正确”或“不正确”,同样需要根据。因为,当我们说“这个前提是正确(或是不正确)的”,也就只是“意见”。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单人头脑风暴法来列出根据清单,然后逐一检验即可。
经检验,如果这些根据都是正确的、有效的,那么这位专家的意见则是说得通的,反之亦然。
将目光投向未来,去预估一件事实现的可能性,并在这一过程中判断当下应采取的行动,这是第四课带给我们的启示。
了解规则,才能更好的表达
第五课学习:交换意见的规则。
01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
交换意见其实是日常生活中一件非常普遍也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很难。一方面,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质疑或者反驳,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太习惯被人反驳或者提出问题。
然而欧美人士对于交换意见和提出批评却很擅长,他们从个人的喜好等小话题乃至社会问题都能交谈,并在批评或反驳彼此的意见中得到满足。
有时候甚至令人觉得,没有必要对每件事都争论得这么热烈吧。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通过这种日常训练,得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一个是在提问和反驳中让不同的意见相互切磋,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得到升华。
另一个则是“意见冲突时的规则”。
如果我们能懂得“意见冲突时的规则”,便可以没有障碍地交换意见,就算听到带有批判性的言论,也能淡然处之。
那么“意见冲突时的规则”都有哪些呢?
02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发表意见的规则。
规则一:这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
当我们每次发表意见的时候,都要记得这句话。
发表意见时,请不要觉得“也许我想的是错的......”而且也不要说出类似的话。“错误的意见”只有在“正确意见”存在时才会成立。大部分的人也许会有赞成或反对的意见,但是从来就没有“正确答案”式的意见。
因此,即使有人发表与你相左的意见,也不要认为“自己没用”。对手的意见是自我意见的肥料。
规则二: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文脉。
传达意见的行为,只有在对方理解的状况下才成立。所以,传达意见必须站在对方角度,随时把“用什么话来表达,对方能更理解”“用什么流程来解释,比较容易理解”的念头放在心中。
也就是说,说明意见时应该配合对方的职业、知识和背景,选出容易理解的最佳词汇或表达方式。
此外,说话内容是否流畅也十分重要。在向对方传达某个重大讯息时,要注意将说话的内容分成几个“区域”,再就各区域做说明解释。比如我们可以以结论、根据、提议三个区域为基础,然后组成流程。
规则三:揭示接下来说话内容的“地图”。
在规则二中我们提到了要将说话的内容分成几个“区域”,那么此处的“地图”则是将这些区域一一列出来,让对方更容易看到谈话的整体脉络。具体而言,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叙述说话整体的流程。在发言开始,你需要告诉大家你发言的脉络。例如说:我赞成这项提议,首先请让我说明六项根据,然后再提出三点建议。
其次,在每段和开始之前,介绍接下来要叙述的内容。例如,你可以在说根据之前告诉大家:首先我要说一下根据,第一个是......
最后,在一段话结束后,要明确地表明这段话结束了,同时提醒听话者要开始下一段内容。例如你可以利用这样的话术:有关根据的话到此为止,接下来我想叙述三点建议......
以这样的流程说明,听讲的人会觉得好像有说话“地图”可供参照,顿时放下心来,会更专心地去了解你想说的话。
规则四:重要的地方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三重复。
口头传达冗长的意见时,听众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考虑到这一点,在演讲中多重复几次重点会比较保险。但是,同样的话一再重复,听众可能会觉得啰唆。所以,在想要大家确实听见、理解的地方,可以做些微妙的变化,散布在整段讲稿当中。
规则五:避免武断的语气。
意见并不是单向传递之后就结束。传递意见之后,需要得到别人的回馈,进而升华主题。因此,意见的发表者展现“我想获得大家的回应”的姿态,也是十分重要的礼仪。
不管再怎么有自信的意见,都可以用像是“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点”这样的说法来表现,常用“我认为”这种字眼,或是低调地用“不也可以说是......吗”等句式。
这种说话方式,在促进讨论的活跃度,或是避免被认为自己有强烈主见时都十分重要。
03
在了解过发表意见的规则之后,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是被反驳时应该留意的规则。
规则一:反对不等于否定人格。
“你的意见中,这里有点奇怪”“你的想法不怎么样”在听到这样的反馈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别人出言否定我......那个人一定觉得我是个糟糕的人吧。”
在被反驳时,我们首先要明白:反对意见不等于否定人格,就算有人提出反驳,他反驳的是你的意见,而不是你这个人。
规则二:把否定当成对方的“提问”。
如果你把对方的否定评论当成被别人说了“不”,那么你难免会感到绝望。但若是想成对方是在问你问题,就能冷静地看待这件事。
所以,当被人否定时,不妨想成对方是在说:“我觉得你的意见缺乏说服力,你认为呢?”
我们要学着尽可能地让对方的否定评论,成为自己意见的肥料。为了做到这一点,请想一想为什么这个人要否定你的意见,尽可能找出他的根据。如果“为什么要反对我”这样的问法太尖锐,就可以说:“可以请你说得稍微详细一点吗?”
规则三:不打断对方说话。
当对方反驳我们时,很多人会忍不住想插嘴说:“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或是“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这里要克制住这种冲动。因为尊重对方是件十分重要的事,只要对方开始说话,原则上我们就应该彻底地当个“听众”。
但是,如果对方说话太过冗长,话题可能转到不可预测的方向时,你可以做出“我可以补充一句话吗”的手势。
04
最后,我们要学习的是回应反驳的规则。
规则一:“不懂装懂”不可取。
在讨论中,如果听了对方的发言内容,却以“听不懂,不管了”这种想法而放弃了解对方的说话内容,那么这一方面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另一方面也使这场讨论失去了意义。
所以,当对对方的反驳中哪怕有一点“听不太懂”的地方,请务必提出疑问。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回应“我觉得你说的话不切合实际”等类似的回答,是最不可取的态度。
当然,在提出疑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可以运用“你说的A就是指......吗?”或是加入“也许我了解得不够透彻,可以是......”等表达方式。
规则二:全盘接受对方的意见,并不是“尊重”。
尊重对方并不等于必须全部接受对方说的话。例如,对方否定了你的意见,你无法接受,却说“您说得没错”,这种反应并不是“尊重”,而是“全盘接受”。
但是,这也并不表示说“你完全没听懂,我想说的是......”就是尊重对方的说话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做法才是既尊重对方,又不随意接受对方意见的方式呢?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应对反驳时要有个“顺序”。这个顺序就是首先接受对方的反驳,并表示感谢,然后再将话锋转到自己的反驳。比如“谢谢您的意见,顺便一提,我的想法是......”
规则三:不要跟随对方的脚步。
有些人说话怎么看都像是来找茬的。确实如此,在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没有根据、只会批评别人的人。
但是万一出现这种场面,最重要的是先接受对方说的话,然后毅然把话题转回主题,这是最明智的做法。
最不可取的方式是跟着对方的语气来回应,这么做的话,很容易把自己降级到对方的水平。而且,这时应该讨论的是你提出的意见,而不是被对方的挑衅所激怒。
规则四:问根据,说出来。
所谓的意见是在有根据支撑的时候才有意义。所以在对方没有说明根据的状况下,要问清楚根据。
当然,如果你觉得直接问“您这么说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您有把握这么说?”会触怒对方的话,不妨换个提问的方法。你可以与对方站在同一立场后再提问,比如“原来是这样的,但原因是什么呢?”
规则五:不要假装自己什么都懂。
有时别人会对我们的意见提出令人无法回答的问题。而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很多时候会假装了解而随便回答。因为有人提问了,不说点什么很丢脸。但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忍下来,告诉对方:“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我先调查一下,下次再回答你。”
规则六:要反对,就要提出替代方案。
当你想反对他人意见的时候,请尽可能说出一个替代方案。提出替代方案,是比较有建设性的反驳。将最初提出的意见与替代方案加以比较和讨论,可以让意见变得更有深意、更具体。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规则,交流和沟通亦是如此。除去熟悉规则,在交换意见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感知自己,才能更好的找到问题
在第五课的解读中,我们学习了交换意见的规则。交换意见的规则分为三部分,即发表意见的规则、被反驳时应该留意的规则和回应反驳的规则。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规则,交流和沟通亦是如此。在交换意见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01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对意见“负起责任”。
不论自己的意见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你都要有负起责任的心理准备。因此,在传达意见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做一个自我检查:“有那样的意见是你的自由,但你能把意见直接向对方说出来吗?如果你说了之后,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你有负起责任的心理准备吗?”
为了对自己的意见负起责任,具体应该做好什么样的“心理准备”呢?
答案是:对自己的意见要有自信。当然,对自己的意见有自信并不是要摆出“我的意见最正确”的架势,而是希望我们可以拥有彻底思考后的自信。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在讨论中要保持足够的冷静。因为如果无法冷静,彻底思考的意见也等于白白浪费了。
但是,冷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不论在职场,还是在私人生活中,一旦听到有人用批评或反驳的语气对自己说话,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恼火。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两个练习冷静的方法:
第一,对与自己有不同想法的人,不要产生他是“怪人”,或是觉得“自己不对”这种主观判断。
第二,想象那个人的立场,思考“这个人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不过,你可能会发现尽管尽可能地想象了,也没办法完全看透他的“立场”是什么。但即使如此也没关系,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你一时愤怒的心情尽可能冷静下来。
02
在谈完交换意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之后,我们将进入到最后一堂课的学习: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有过感觉“不太对劲”,却置之不理的经历呢?
例如在会议上,尽管对某人的发言觉得“好像不太能理解”,却任他继续说下去;或是坐出租车的时候,计价器上面的金额比平时高,心里尽管有些疑问,却仍然付了显示的金额;与别人谈重要的事,就算发现“这与我想的有点出入”,但却无视这种感觉继续谈下去,直到后来发生问题。
事实上,往往就在这些模糊不清的情绪中,藏着我们真正的想法。所以既然我们已经发现“某个东西”是“重要的事”,就必须了解它的真相。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抓住那个重要事情的真相呢?
第一步,我们所必须做的是找出“哪里不太对劲”。
这可能会很难,因为我们长期以往习惯了“虽然有点不太对,但不管它好了,先放一边”的态度,所以,在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可能连这种心情的存在都不太容易察觉。
但是,不用担心,只要稍加练习就可以察觉到了,而且这种练习其实非常简单。无论是私人的事还是工作上的事,一旦心里有了的疑问,就不要轻易放过它,察觉疑问的存在,并承认这种情绪。长期这样做,便会形成一种习惯。
察觉到自己心中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后,第二步是:尝试“在积极的层面上对自己任性一点”。
所谓“在积极的层面上对自己任性一点”,并不是指凡事以自己的情绪为重,肆意妄为,而是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心情。
例如,有一天你觉得对自己小组的工作方法“有点讨厌”。若是如此,就不要压抑这种想法,也不要开解自己“我太不成熟了,才会有这种想法”。而是姑且接受自己有“哦,原来我觉得讨厌”这种心情。这就是在积极的层面上对自己的任性。要安慰自己,认同自己的这种心情。
03
在认同自己的情绪之后,紧接着第三步是明确该情绪的本质。
例如,如果你因为网络断线,一天的工作都无法正常展开,这时你发现心里有点不愉快,觉得“有什么不对劲”。那么先试着问自己:“这种‘有点不对劲’的心情,究竟是什么?”然后,再从各种角度思考“不对劲”的本质是什么。
“罪恶感吗?工作延迟产生的焦虑?因为别人的失误,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所以生气?还是心情郁闷?”大概就是这种形式。在持续自问的过程中,会慢慢找到情绪的本质。
假设,“有点不对劲”的本质在于“心情郁闷”。在了解到本质后,第四步是要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用现在这个假设来说,就是要问:“为什么会感到心情郁闷?”假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为一天不能工作,接下来两三天就得熬夜赶工。工作到太晚,晚上就不能像平常那样在家里轻松休息。”
到这里,你会察觉到其实对于自己来说,晚上轻松休息才是那件重要的事情。
当认识到自己重视的是什么之后呢?
我们的建议是:再次对自己任性一点。因为“重视的事”当中,很可能藏着每个人引以为豪的“优点”。
当你意识到“晚上的轻松时光非常重要”的时候,也许会发现那段“轻松时光”,自己实际上也只是躺在床上喝酒,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低俗的电视节目。也许会觉得自己很差劲,竟然会重视这么没有效率的时间。
但是,这里你不需要觉得“差劲”。只要那些“重要的事”没有违背社会或伦理,无论是否有效率,坦然承认它对自己真的重要就可以了。如果不能认同自己不完美的那一面,就没办法注意到真正重要的事。
04
当然,模糊不清但有点在意的感觉,并不只限于负面的事物上。
例如,你听了某人的演讲,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是“感觉很棒”。这种时候,也不妨问问自己“感觉很好的本质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相信从中会有重大的发现。
也就是说,不管是负面情绪还是正面情绪,我们都应该像下面的过程那样,通过这种方法直面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重视的事物。
1.发觉心中有点芥蒂;2.不压抑那种感觉,承认它的存在;3.思考这种感情从何而来,寻求它的本质;4.为什么会有那种感情?寻求它的根据(了解自己在乎的事);5.承认这件事对我很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某种感觉”溜走。
在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认清自己重视的事情的。
作者在书中谈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接到过很多学生的抱怨和坦白。比如,很多学生对她说:“我烦恼了一个月,还是不知道对我来说什么事最重要。”
而有些学生更是索性地说:“我自己想不出来,所以请老师帮我决定吧。”还有学生后来才发现自己最在乎的事,就是欺骗自我,因而惊慌失措。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学生还年轻,找不到自己重视的事情很正常。但是,在作者看来,重视、在乎的事,与年龄无关,想要寻找到自己重视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平时要常常去注意它。
而“自己原来最重视这个”的意识从何而来呢?大多数时候,都是从“有点不对劲”“感觉很棒”“有点在意”等,这种自己心中还没能化成语言的心情来的。
然而,面对心中“无法言喻的愉快、奇怪、在意”的感情,很多人都并不擅长。每个人都需要经过练习,才能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心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独立思考课的最后一堂课中,作者提出了“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这一课题。
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但是任何人都能经过练习来掌握这种能力,而自我意见的建立也是这样。将这这六堂课的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多加练习,相信在下一次发言的时候,你会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