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最近的个案,重温《短程动力性人际治疗》手册,深觉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框架,它以依恋理论、客体关系理论和人际关系精神分析为理论源头,适合于人际情感问题的聚焦,短程(16次左右疗程)可以启动来访者对人际情感问题和由此引发的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意识化理解、确定改变的方向和所需的努力,对于长期成长性咨询的支持,也是一个很自然、有效的导入。
这个框架和操作指导帮助我对短程节奏有了更好的调适,能更清晰地与来访者共创咨询计划。实践中我融入了更多叙事的态度和技术(其实我理解这套方法已经借鉴了叙事、短程焦点、认知行为等方法的态度和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得到了督导的肯定和鼓励。比如,框架中的内容,有相当部分可用叙事的回溯对话取代,对于反思力本身较强的来访者,可以减少咨询师的诠释,增加来访者的表达。原书也在介绍具体技术的章节,对比了长程动力性治疗,DIT主张更多用提问代替诠释,以启发来访者的心智化,这与叙事的理念与技术不谋而合。
回想刚开始学心理咨询时,欧文.亚隆的书、视频和精神动力取向的学习对我更有吸引力,但因为长期在企业工作形成的“目标导向”习惯,加上受市面上对长程心理咨询的批评的影响,而且自己的人际模式偏疏离,心想做咨询不能沉溺于长程,应该学一些短频快的技术。可是一方面一些短程技术让我更多体验成工具和辅助,感觉不足以走深,另一方面,跟最早的来访者(多为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的相遇竟然都是进入了长程,或许是因为容易被这个年龄的来访者投射成“理想妈妈”吧,而实际上走下来更像是亚隆说的“旅途伙伴”的关系。
随着接触不同来源、更多类型的个案,越来越觉得无论长程还是短程,都是来访者的问题本身、来访者的意愿和动力、咨询师的风格和匹配、机构或平台的定位和模式、来访者生活中的其他支持条件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选择,不可能完全由某种流派和技术、某个评估和概念化指引所决定。咨询师能做的是尽量理解来访者做咨询的动力、阻抗和现实处境,用尊重、接纳、鼓励的态度,用合适来访者的语言介绍清楚可能适用于其问题解决的框架、方法、咨询计划和设置,邀请来访者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