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一节初中英语故事阅读课。本节课流程设计完整,教学活动多样,从输入到输出层层深入,问题链设置环环相扣,目的在于有效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但是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之间存在着鸿沟,这与教师的课堂节奏和细节把控、呈现、指导、反馈、处理学生生成、教学机智等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紧密相关。
根据自身反思,以及专家和同备课组老师的建议,对本节课“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1.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流程设计过多,超过学生实际接受能力,预计的教学步骤没有实施完成,最后的生成和升华是亮点却没有机会呈现。
(后续改进:文章三个部分中read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只处理文本表层信息,在后续的post reading部分,再统一进行高阶思维问题的设置和提问。部分深入挖掘文本的问题和教学活动有所取舍,从而尽可能保证一节课的完整,产出和升华。)
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没有要求学生动笔完成课堂导学案,只有口头问答,生成不留痕,无法知道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课堂收获。
(后续改进:给予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时间,然后动笔完成表格,抽学生拍照上传,再让学生讲解自己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3.在阅读提取细节信息和人物性格分析部分,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仅仅让学生跟着老师走,同时直接告知学生答案,无法知道学生是否有有独立思考并真正自行提取文本信息。
(后续改进: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动笔的时间,然后进行同桌或小组讨论,最后随机抽人进行班级展示,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4.阅读理解部分问题的答案和理由偏向主观,有引导学生依据主观经验回答的嫌疑,没有引导学生学会在原文找依据,并说明理由。
(后续改进:根据阅读文本中呈现的客观信息推理回答,而不是根据主观经验回答。)
5.部分教学指令不清晰,学生不清楚意思导致教学活动没有真正实施和进行。
(后续改进:部分较难的环节,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示范引导,或清晰说明活动步骤,并确认班级其他同学是否真正明白指令内容。)
6.二次作答部分,属于课堂即时处理反应,忘记操作流程。没有真实数据反馈,无法知道同桌之间的互动是否让他们对该问题有真正的启发。
(后续改进:每一环节和活动的设置都要深思熟练,熟练操作,确保不出问题,保证教学有效。)
7.mindmap部分,不管是黑板还是导学案的文字都太小,没有考虑到学生无法看清的情况。
(后续改进:一切以学生的学出发考虑和设计教学。)
8.默读和有声读并进,全班读,小组读,同桌读,男生女生读,pk读可多样。
9.……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思考、实践和反思永不止步。只愿不忘初心,一直行走在追求优质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