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又
【一五五】知无不良就是良知吗?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于体用之外乎?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但衡今云:“阳明之学以去其昏蔽,与考亭(朱子)之道学问而尊德性,何尝不是同一路数?予故曰:‘程、朱、陆、王,正可相取,不可相病也。”,
[译文]
信中说:“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所谓的‘性善’‘未发之中’‘寂然不动’的本体,就是‘廓然大公’,为什么寻常人都不明白而必须学而知之呢?中、寂、公,既然属于心的本体,那么就是良知了。现在在心中省察,知无不良,而中、寂、公却没有感觉到,难道良知是超然于体、用之外吗?”
性无不善,所以知无不良。良知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之本体,人人都具有。但是良知很容易被物欲所蒙蔽,所以必须通过学习去除这种蒙蔽;而这不会损伤良知本体。知没有不良的,但中、寂、公不能完全呈现,,是因为私欲的蒙蔽还没有被完全去除,良知的存养还不够纯正罢了。体就是良知的体,用就是良知的用,又怎么会有超然于体、用之外的良知呢?
释疑: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知无不良这个知就是良知。文章第二段后半段是重点,这个良知会被遮蔽。这个遮蔽源于私欲。这中间有个微妙的东西,比如有所感而生意的时候,就像你这个镜子照到东西就会显现个图形,如果镜子受到习气影响生锈斑驳,又或是被灰尘(私欲)覆盖,那么就不能清晰地显现图形。这就是习气、私欲的遮蔽,这样就照不见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了。镜子面对的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而镜子花了,体现出来的画面就和世界不同了,这里镜子澄明时照见的图形既是真知,其显现(明觉流行)即是行。若要这个镜子澄明,既是去除这私欲的画面,既是格物,而格物便是致知,知行不可分亦是同理。良知如同镜子,本在那里,本来光明,可以清晰地照物。
良知不可能不被物欲所蒙蔽。所以就需要通过修习来清除物欲的蒙蔽。常人学习致良知,就是做磨镜的功夫,把那镜子上的斑驳、灰尘(习气、私欲)去除掉,恢复良知的自然光明。
中、寂、大公皆于良知本在,言体即体,言用即用,体用不二。
所谓“验之于心”,一个“验”字恐亦是些许意思在,人欲之私未尽,体悟尚欠周全矣。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阳明先生是个热心肠的儒家,坚持性是善的,知是良的。真知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就是寂然不动的本体,因为寂然不动,它才能够恒照,才万古一日,而且人人所同具。人人皆可成尧舜,人人皆有良知,都是性善的。虽然这是人人都有的,但是人“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我们总是会被外物、欲望,对物质的欲望、内心的欲望,被它们遮蔽,被它们弄昏头,学是学什么呢?学是学去掉遮蔽,去掉那些冲动的、黑暗的心理,去掉昏蔽。
良知的体用是一回事,而且根本没有一个超乎本体之外的东西,良知就是体用本身,不能头上安头。
批注:
①又。通常“又”指另一书,故诸本以此为第二书。刘宗周《阳明传信录》摘录,如摘一书,则云“答某某”。今于摘录《陆原静来书》诸条之末则曰“以上皆答陆原静”,显然不止一书。中卷“钱德洪序”亦计答陆二书(见注五与十三)。第一六○条原静引第一五一条“照心非动”“妄心亦照”,当是后书引前书。王本并第一五一至一六七为一书盖误。
②未发之中。参看第二十八条,注一
③寂然不动。参看第七十二条,注三
④廓然大公。参看第七十二条,注五。
⑤参见《答汪石潭内翰》:“心统性情。性,心体也;情,心用也。程子云:‘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是也。’斯言既无以加矣。”(《全书》卷四)
净心斋笔录
202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