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条(《答陆原静书》之五)原文: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于体用之外乎?”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陆澄谈他的体悟说,良知是心的本体,老师认为就是孟子所说的人性善,《中庸》谓之“未发之中”。《系辞》云:“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程颢《定性书》云:“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既然如此,一般人为什么要通过学习才能致良知呢?先贤们说心的本体中正、寂然不动、廓然大公,毫无疑问,那么良知本身就应该如此,可是根据我的亲身体悟,我心中的知没有不良(体),但却做不到中正、寂然不动、廓然大公(用),难道良知是超然于体用之外的吗?
王阳明说,孟子说性本善,心之知当然没有不良的,良知是人的天性,就是善,良知就是那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心的本体,人人都一样生而具备。但良知会被物欲所蒙蔽,所以必须通过学习回归本心,学习的过程就是去除私欲的过程。
感到自己内心并没有不良的认知,但却做不到中正、寂然不动、廓然大公,那是因为自己的私欲还没有清除干净,或者说对自己是否存在私欲还不能分辨清楚,也就是说,有些东西其实是私欲,但表现地很隐蔽,自己没觉得是私欲,这些隐性的灰尘依然遮蔽着本该明亮的心镜之上,因而内心还不是纯乎天然的,良知的体既然未明,那么良知的用当然不能寂然不动、廓然大公了。心的本体只能是良知,心之用也只能是良知之用,怎么可能有超然于良知以外的体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