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讨论了阳明对于自己“圣贤梦”的寻找与困惑,那今天将走进他人生中的重要时刻——“龙场悟道”。
阳明37岁时,在贵州农场生活。但其生活条件及其恶劣,到处都是各种古怪的虫子,会导致很容易生病;再加上阳明与那里的人语言不通,凡是语言通的人,也都已经因为极其恶劣的环境而死去;接着是房子问题,那里的人生活,极其像个野人,所以阳明只能自己搭建,而且他不光自己建,还去教那里的人建房子。
但隐藏的问题也就出现了。阳明觉得他现在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这么说?其实阳明立志做圣贤就是想让天下变得更好,所以他帮戴铣等人说话时,就做好了死的准备。可是最后他活了下来,本不会怨恨,但整个王朝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就算是阳明做无数次这样的事情,结果都不会改变。
所以阳明想参悟生死,找到能改变王朝的方法,但该如何参悟生死呢?阳明让自己躺在石椁中,他想要明白人生的意义,否则就算活着,也跟个死人没有区别。
不过久之,他觉得自己胸中洒洒,也就是有那么一点点将要悟道的感觉了。所以再后来,当跟从自己的人病下后,阳明为他们做饭、打柴,又怕他们心情不好,便又唱歌又跳舞,想让他们开心。但也因此,他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那就是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要知道这句话有多么高的含金量。
阳明问自己问题,也让他明白了,在绝境之中,向外求是求不得的,因为圣人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办,书上也没有写具体发方法,只有办法只有问心中的自己,也就是说一直和阳明对话的那个人是阳明的心。所以说不入穷途,是悟不出来的。
那这也就是阳明所悟出的“心即理”,并不是朱熹的“格物致知”,也就是说不求外在,而是求自己的内心。同时,阳明也以先秦孔孟之话,以印证自己心中之道。
所以,阳明所悟之道,与朱子的道就有了差异。阳明强调“心即理”也就是“心理合一”,他要上承孔孟,立己达人。让那个内在的“仁心”经过内修后外推出来。而朱熹强调“心理二分”,是指所求之道,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才可悟道。
那么阳明之前所有的经历,与农场悟道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阳明少年时期的“五溺”,给了他足够的丰富性;而帮戴铣这一系列的事,又给了他一个绝境(环境)中的思考;再是朱熹的思想,这意味着阳明与伟大思想的对话与碰撞。
那么接着在阳明38岁的时候,提学副使席元山来找了阳明。他问阳明,朱熹和陆九渊的理念有何不同?我们先要知道,朱熹代表的是“道问学”,也就是“理学”;陆九渊是“尊德性”,也就是“心学”。所以席元山也就是在问心学和理学的不同。
不过阳明并没有真正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告知自己的想法,导致席元山迟以怀疑。不过因为陆九渊所推崇的是心学,跟阳明其实是一派的,所以杨明也是暗地里说出了赞同陆九渊的思想。
所以到第二日,席元山又来了,他在想为何王阳明于朱熹的理念不一样,又在陆九渊的基础上有了精进?经过阳明的点悟,他逐渐对阳明的理念有了理解,便数次前来,得以恍然大悟。那阳明是如何解惑的呢?其实,阳明并没有说谁对谁错,而是用现实的例子去证明了席元山心中的困惑。
那么,在解决完困惑后,席元山向阳明拜了师,这也意味着,席元山门下弟子,同时成为了阳明的弟子。
也就是这一年,王阳明论了“知行合一”,不过“知行合一”与“心即理”之间有何关系呢?其实,“心即理”就是“知行合一”。因为“心即理”中是包含知和行的,但阳明强调“知行合一”,是因为怕一些人把“心即理”仅仅当成“知”。但“知行合一”仅仅是一个逻辑先后,并不是时间先后。
那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在这一章中,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知行合一”,因为这个词并不是像我们所说的那样简单。就像有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明白了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道理后,你只是觉得自己知道了,但还没对此付出行动,也就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的明白这件事情背后的道理。
同时,“知行合一”也是“心即理”,举一个例子,当你发现有一个陌生人快要绊倒时,你会怎么做?我会下意识的去扶住他,而这其实并不是书本上教你的,这个“下意识”其实就是指你“仁心”的体现。而这也是阳明不同于朱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