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题出错,只要一提醒,就能够做对。原因是读题的时候,忘记看到这个了,忘记看到那个了。
孩子做四则运算,忽视次序,符号出错,小学高年级时,等式操作总是模糊,时对时错。
答案:大脑空间感没有发育!
空间感不足,或者没有发育,初中学习几何就很吃力。小学阶段,做题失误,错误百出究其本质原因,也是空间感缺乏的行为。
一、空间感是什么?
一种感觉,由大脑决定,有触觉,视觉,听觉形成。远近,上下,左右,看不到的样子。三维是的周边感觉,够得到,动态静态和位置变化。
如:知道开关在哪里?玩具在哪里?并能用语言准备明白讲出位置。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高度)集中的地方,神经元链接在一起,五千万到一亿神经元,爱因斯坦有1.5亿神经元。而空间感的建立会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发育,神经元展开了,孩子会变得聪明,注意力就会集中,这样学习什么都不会很差。空间感没有直接对应的课程,却是智力要素之一。
二、空间感的建立有三个动作。
(1)积木平衡: 1~3岁,玩积木,最好能是乐高,积木五颜六色,玩法多,有足够多的可能性(乐高适合0~99岁);
(2)运动平衡: 自己的位置,手,眼,协调;
(3)视觉关注度: 关注对象的稳定性。
【乐高玩具的玩法】
①大小的组合: 把积木拼成不同高低,长短,大小;
②颜色的组合: 只用同一种颜色积木拼接,尽量不用教,家长只要示范让孩子看。利用颜色做出对称图形,让孩子发现与意识。
③图形的意思: 拼接的图形是什么,一共用了多少块,家长最好能帮孩子做记录,每一次的记录都是在帮孩子做数感培养,而且家长也能从每一次记录发现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乐高玩具是局部手运动促进神经元发育。
三、两个窗口期空间感的表现:0-3岁,3-6岁。
(1)0-3岁的空间感表现:
目光能够追随移动物体的运动;
关注对称图形比不对称图形要长;
触摸玩具时身体与手同时调动;
手尽力触摸较高位置的物体;
手尽力伸向目光看不到地方的物体;
走路时,手臂可以学家长摆幅超过60°。
(2)3-6岁的空间感表现:
能够摆放自己的玩具;
能够恢复之前的物体位置;
身体运动与目光方向一致;
能够用双手拉住提升身体;
能够模拟看到的动作;
能够识别左右,对应的区别。
四、抓住0-6岁窗口期
孩子每个窗口期都有相对的发展阶段,0-6岁是触觉高速发展。6岁以后触觉发育大幅度下降,就是视觉发育,从具象往抽象发育。
手部局部动作: 拿筷子和数手指,千万不要组织孩子数手指,数手指就是空间感生成。
肢体协调动作: 跑跳投,球的作用非常大。
目光的三维训练: 上下,左右,远近。
让孩子走公园的高阶围栏,或者路边的小围栏,走的过程中孩子为了平衡会伸开双手,而且会观察左右,可以很好的训练孩子的三维。
大大小小、不同材质的球,可以抛、踢、顶、拍等等方式,扩大肢体运动,感受空间感的不同。
另一个是孩子的玩具收拾,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并且要做到归位,是对孩子空间感的巩固,既是好习惯的培养,又是空间感的培养。
少买玩具,玩具不是越多越好。一个时期内(一个月左右),最好三样玩具,玩熟悉后再换。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对一件事情深挖的能力!
五、0-6岁窗口期过了怎么办?两个字: 运动!
球类: 小球,乒乓球,皮球,羽毛球,气球,各种球类运动。
手控,脚控,头控: 方向,力度,稳住。
户外活动: 秋千,滑梯,攀登,爬行。
总结:
空间感没有直接对应的课程,却是智力要素之一;
智力要素体现在很多细节里,尤其是理解力;
空间感是规律意识的土壤,儿规律是数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