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幸福的能力?《真实的幸福》读书笔记(二)

摄影:吴朗
点进去看《连载梨生全集》
点进去看《植语连载》
点进去看《读书笔记汇编》

上一篇《真实的幸福》读书笔记(一)

爱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幸福也是。如何才能拥有持久的幸福呢?

由引发快感的事物所带来的“幸福”实际上更接近快乐,两者在很多情况下是交叠在一起的,但两者依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的:

快乐是短暂的,它易于获得且易于消退,在程度上更浅;幸福却是持久漫长的,它更像是人的一种状态、心境,生发于内心更深处。

两者在维持时间长短上有区分,因此幸福的公式可以表达为:

H=S+C+V

持久的幸福(H)由幸福的范围(S)、生活环境(C)和影响幸福的可控因素(V)共同决定。

 测试一下自己的总体幸福指数。
小测试
选出最贴切你的描述:
一、总的来说,你认为自己:
1.非常不幸福2.很不幸福3.有些不幸福4.中立5.有些幸福6.很幸福7.非常幸福
二、和你的朋友们比起来,你认为自己:
1.极为不幸福2.比较不幸福3.有些不幸福4.差不多幸福5.有些幸福6.比较幸福7.非常幸福
三、有些人一直都感到很幸福,不管发生什么,他们都能享受生活,并从中获益。你觉得这句话适合你吗?
1.完全不适合2.很不合适3.有些不合适4.不确定5.有些合适6.很合适7.完全合适
四、有些人总是没有幸福感,虽然不是抑郁症,但就是感觉不到幸福。你觉得这句话适合你吗?
1.非常合适2.比较合适3.有些合适4.不确定5.有些不合适6.比较不合适7.完全不合适
(上述测试改编自《真实的幸福》一书)

计分方法是把选项(即是分数)加起来除以4,美国人群平均值为4.8,有67%的人介于3.8-5.8之间。

得到了你的幸福指数了吗?如果高,恭喜你,你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如果低,也别气馁,因为脑神经具有可塑性(plasticity),很多幸福的特质可以通过长期的改变来实现。

幸福的范围:每个人的幸福感都像是一条尺子,遇到不同的事情我们会处于不同的幸福水平,但尺子长短却是每个人不一样的。

我们幸福与否一半由不可控的基因所决定,另一半则由诸多可控的因素决定。

我们一出生就有一把“幸福尺”,它给你所能获得幸福程度提供了上限与下限,并且这个范围是不可改变的。

而且,在这把“幸福尺”上有一个恒定仪,它让好事坏事所对你造成的影响都回归平常。

有一项针对22名彩票中奖的人的研究发现,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幸福感回到了中彩票之前,也就是说中彩票确实在短期内提升了幸福感,但是长期来说,中彩票与否与幸福的关系不大。

同样的,另一项针对车祸受害者的调查显示,几年之后他们中84%的人表示,自己的幸福感处于平均值甚至更高的水平。

还有一个因素限制了我们提升幸福感:对幸福的适应。

“得寸进尺”“知足常乐”这两个成语就描绘了适应幸福这件事的两面。

当我们很穷的时候,得到一点钱就会提升很多幸福感,可是当我们习惯了这些钱的时候幸福感也就消散了,于是我们需要更多的钱来获得同等幸福——最终,“寸”已无法满足我们,只能去追求“尺”;而好的状态则应当是知足常乐。

幸运的事和成就的满足都只能带来短期的幸福感:

失业或晋升对幸福感的影响只有三个月。

富有的人只比贫穷的人幸福一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迅速上涨,生活质量迅速提高,但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却没有这么大幅度地上涨。

外表和幸福与否没有相关性。

尽管有这样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但是幸福的适应也是有限度的,经历足以改变你长期生活的事情,幸福感的上升或下降都将持续很长时间。

比如经历了战争、丧偶、慢性病,幸福感会持久地降低,而相反,婚姻、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则会使幸福感持久上升。

上述事实表明个体的幸福感有范围差异(S),但生活环境(C)和可控变量(V)则可在许可的范围里尽可能地提高你的幸福感。

生活环境对幸福的影响有多少?

1.金钱

购买力越强的国家人民生活满意度越高。

但是当国民收入超过人均8000美元之后,财富的继续增加并不会增加生活的满意度。

金钱是幸福很重要的基础,但也仅仅是基础而已,通俗点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另一项研究表明,处于福布斯富豪榜前100名的人只比普通美国人幸福一点点而已。

更有可能的是,人们对金钱的态度更影响他们的幸福状态。

毕竟,把金钱视作必要的生存基础和把金钱当作自我实现的目标有着天壤之别,我们见到过幸福知足的工薪阶族,也见到过积劳成疾、郁郁寡欢的公司领导。

2.婚姻

婚姻确实与幸福有着强相关,但需要分情况讨论。

美国民意研究中心在过去30年内研究了35000个美国人,40%已婚人士报告“非常幸福”,但这个比例在未婚/分居/丧偶群体中仅有24%。

但勉强和一个人结婚而没有深刻的感情联系,这样的婚姻从本质上来讲是无效的,而仅仅满足了社会规范的需要。

真正使人在婚姻中变得幸福的东西是两人有很深的联结,互相陪伴、支持、照顾,因此,当真正遇到合适的人选时才去选择结婚吧!

3.社交

在排名“最幸福的人”前10%的人民群众,9成的人有亲密的朋友,并且有知心朋友是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标。

但需要注意一点,在中国环境下,内外向与是否拥有知心朋友并无直接的关系,也许有一知己胜过千百酒肉朋友。

4.消极情绪

从直觉上说,我们觉得拥有消极情绪的人应该不会有很多的幸福。

但是,目前很多证据表明积极和消极情绪并不是二元对立的,两者只是有一点负相关,即常有消极情绪的人并不代表他的积极情绪非常少(而只是比一般人少一点)。

这就暗示了,通过其他变量的改变,即使有一些消极情绪也可以提升幸福感。

5.健康

与消极情绪一样,常理上讲健康和幸福也应该有着高相关,但研究表明,两者的相关只是有很小的相关,而真正影响我们的是对自己健康状态的认知

比如,即使是癌症晚期的病人,他们整体生活满意度与客观健康的人也相差无几,这就是说我们认为自己不健康才是导致我们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而消极情绪很可能起了中介的作用。

6.宗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少违法乱纪、婚姻更幸福、更健康也更长寿,宗教对人的幸福感的正面作用才被更多的人所肯定。

宗教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是多方位的,信仰宗教的人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佛教团体)、有更多的助人行为(布施)、会更努力地投入生活(正念),更重要的是宗教提供给人更深刻的意义感和希望感,这会从本质上改善一个人的生活。

此外,总体上而言,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气候这几个因素总体上来说与幸福与否的关系并不大。

上述我们所有讨论到影响幸福的变量的总和也只能影响8%-15%的幸福感,还有更多的你可以控制的因素在影响着幸福感。

在我们正式讨论影响幸福的可控因素(V)之前,我们先来做一项测试,看看目前你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请评价以下的句子,7=非常同意、6=同意、5=有些同意、4=不确定、3=有些不同意、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
1.大致来说,我的生活很符合我的理想。
2.我对我的生活现状满意极了。
3.我对我的生活完全满意。
4.我已经得到了生活中想要的重要东西。
5.假如可以重新活一次,我不会对我的生活做任何的改变。
然后计算总分。
(改编自《真实的幸福》一书)

上述测试中,北美大学生的平均值在23-25,中国学生的平均值在16-19,美国老年群体平均值在26-28。

有一点要说明,由于文化差异(中国偏保守),因此结果并不说明美国人比我们对生活更满意,这涉及到心理问卷本土化的问题,不展开谈。但是结果仍然有一定的意义,基本超过20分就可以算作是比较幸福的了。

沉溺于过去
达尔文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之所以是我们的祖先是因为他们在“生存”和“交配”两场战役里击败了众多的对手并将基因保留了下来。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一举一动都是由过去经验决定的,尤其是早期与父母的关系。

两位划时代的大师都不约而同地阐述了同一个观点:人(无论个体还是种族)都是由过往经验决定的。

但是,无论这样的观点正确与否(尤其是弗洛伊德的观点),似乎直觉上它们都太极端了。

目前的实证研究无法形成聚合性证据,即有些实验证明了过往经历对人的影响,有些并没有证明,而且很多研究都没有控制基因变量,导致在解释个体行为的时候会偏向个人经验而非基因影响。

双方各执一词,没有定论;但无论结果如何,轻信这样的观点容易让人陷入过去无法自拔,并采用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转化的方法应对生活。

而且,积极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在人的消极情绪上也没有定论,当遇到负性事件时,前者认为情绪溢出之后会在一段时间后返回到原有边界内,而后者则认为消极情绪会长期影响人的人格。

但还是那句话,无论谁对谁错,不能对过往的美好心存感激、对过去的不幸念念不忘这会是我们无法得到幸福的罪魁祸首。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面对过往的经历呢?

感恩
我们仍然先从“感恩测试”开始。
请评价以下的句子,7=非常同意、6=同意、5=有些同意、4=不确定、3=有些不同意、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
1.我的生命中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事情。
2.如果要我列出值得感谢的每一件事儿,这个单子会很长。
3.我看不到这个世界有什么值得感谢的事情。
4.我对很多人都很感激。
5.我的年龄越大,越感到生命中有许多人对我有帮助,他们成为我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
6.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才会对某人或某事产生感激之情。
3和6反向计分,其余的正向计分,然后加和计算总分。
(改编自《真实的幸福》一书)

上述测试的成人样本(1224个被试)结果表明,38分为平均分,约12.5%的人拿到了满分。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感恩指数偏低,也不需要紧张,因为《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提供了两个非常好的感恩训练方法,可供使用。

感恩训练方法一
选一个对你生命造成重要影响但你没有机会好好与她道谢的人,请别选择刚认识的人。
给他写一封感恩的信,一定要写得多,花心思写,写够几页纸。写好之后,请把信的内容当面读给他听,注意要选择私密、安全的场所。
这件事最重要的是要面对面,不能用打电话或者微信的方法。要慢慢地、真诚地把信读出来,眼睛看着对方,留给对方反应时间。之后,两人可以一起回忆共同经历。
感恩训练方法二
在未来两周里,每晚睡觉前留出一定的时间,回想过去一整天发生的事儿,把它写下来。然后另起一行,写下你生命中值得感恩的五件事,例如:
我身体健康
被父母爱
有几位知心朋友
我身上具有勇气/希望/毅力…
陈奕迅的歌(伴我渡过了美好岁月)

在第一天进行这个练习的时候要做前文中提到的“生活满意度测验”和“总体幸福测验”,14天后再做这两个测验,比较分数。

如果有效,可以长期训练。

宽恕

感恩的对象是美好的事物,那么曾经痛苦的经历呢?

光靠感恩还不能足以让我们幸福。此时,我们要做的正是宽恕,因为只有宽恕才可以在不改变记忆的情况下,以积极的姿态处理创伤。

虽然受到伤害之后的消极情绪是具有适应性意义的(比如愤怒可以提高机体水平,使人更有可能在恶劣的环境中幸存下来),但是长期的消极情绪会损害人体的心理功能和免疫系统。

这不是告诉我们要去刻意忘却或者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相反,给予自己充足的时间来面对和消化受到的伤害(起到了缓冲的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意思是,短期内的消极情绪不但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刻意压抑只会延长消化的时间。

但是,长期对伤害念念不忘也是不可取的,正如中国老话所言“冤冤相报何时了”,更重要的是,宽恕的人在内心当中更加自由和积极,因为他们将痛苦、恨和愤怒转化为了积极的情绪,从而使自己更加幸福。

那么如何做到宽恕呢?心理学家沃辛顿(Worthington)的REACH五步法非常管用。

沃辛顿在宽恕这个领域非常有发言权,因为他的母亲被两个抢劫的年轻人杀害,惨死于家中,而他最后选择了宽恕。

R:回忆,recall。以客观的方式去回忆伤痛,尽量不要过度地情绪介入。慢慢地把事情在脑海中想象一次。

E:共情,empathize。以加害者的观点来看为什么他要伤害你。这非常困难,但是这么做有利于你对不可逆的现实构建出新的意义。

A:利他,altruistic。回想以往你伤害过的人,最终很多人原谅了你。可以借用宗教的力量来实现利他,告诉自己宽恕是对双方最好的结果。

C:承诺,commit。告诉他人自己选择了宽恕,甚至可以写下“宽恕承诺书”。

H:坚持,hold。坚持非常困难,因为消极情绪常常会不自觉地涌上心头,在这样的时候,提醒自己选择了宽恕,并且重读“承诺书”。

思考与讨论:

通可以和朋友一起讨论一下,看看谁的幸福指数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积极情绪可以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脱离消极思维。那么是不是要尽量远离消极情绪呢?消极情绪是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呢?

  

悲观Vs乐观

认知学派的心理治疗大师埃尔伯特·艾利斯秉持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的想法决定了一个人的情绪。

举个例子,当路上有人看了你几眼之后…,如果你的认知是“今天我穿得格外好看,所以他看我”,你就会很开心;但如果你想的是“一定是我身上有什么奇怪的东西”,你就会尴尬或紧张。

对于追求幸福也是如此,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在解读同一件事时会有很大差别(认知风格),而这样的差别造成了不同的情绪,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同的幸福状态。

那么要如何知道自己是乐观还是悲观的呢?由于该测试有些长,因此麻烦读者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测试,很方便就可以找到)。

关于乐观,有两个维度的指标来进行评判:属于时间维度上的永久性,以及属于空间维度上的普遍性。

时间维度上的永久性

如果发生了不幸的事,而你认为这样的事儿“永远”“总是”发生,即将其归因到人格特质上,那么你就是悲观的人;

反之,如果你认为这样的事儿是“偶尔”“碰巧”发生的,那么你就是乐观型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且挫折不是重要的,如何去解读它才是重要的事情

同样地,不同的人也会出现解释上的差别:乐观的人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长期的人格特质,而悲观的人则会归因于暂时的因素(运气、环境等)。

间维度上的普遍性

再来看看空间维度的指标。当人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把它归因到普遍性的问题时,就很容易自暴自弃,虽然失败的很可能只是一件小事。

你肯定在生活中见到过失恋后郁郁寡欢,影响正常学习、工作、社交和生活的人吧,而恋爱只是全部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永久性维度决定了一个人多久会放弃,对挫折永久性的解释会造成长期的无助,而暂时性的解释则会帮助其迅速恢复。

普遍性维度则决定了挫折在多大范围上会造成影响。再来看看这两种类型的人如何解释好事。

无望Vs希望

与悲观Vs乐观相似,不幸的事情也可以用无望Vs希望来解释。

幸运的事情也是如此。

无望-希望与悲观-乐观之间充满了紧密的联系。从上一个卡片的测试中:

希望的分数=普遍性好事的分数+永久性好事的分数;

无望的分数=普遍性坏事的分数+永久性坏事的分数。

当我们了解这一点之后,就可以着手练习如何把悲观变为乐观、无望变为希望。

在这里,我们需要用到刚才提到的心理治疗大师艾利斯的ABCDE五步法;该方法可以帮助你找出自己的消极想法,并进行反驳。
A(Activatingevent)是诱发事件,它可以是现实的事件或预期将要出现的负性事件。
B(Belief)是指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Consequence)是由我们的信念和观念所引发的情绪和行为。
D(Disputing)即是一个用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的信念的过程,借以改变原有信念。
E(Energization)是在成功辩驳或者新的经验后所受到的激发。

A:我数学考试只得了55分。

B:我很笨。

C:变得很消极。

D:并不是我很笨,只是卷子太难了,其他人很多不及格。

E:感觉好多了,可以努力学习数学了。

上述ABCDE练习有特定的操作性步骤:

找出使自己产生异常紧张情绪的诱发事件(A),例如当众讲话、考试、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分析挖掘自己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即由它引起的信念(B),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且探讨这些信念与所产生的紧张情绪(C)之间的关系。应该认识到异常的紧张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这种失之偏颇的思维方式应当由自己负责。

扩展自己的思维角度,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D),这一点在下面的内容详述。

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会产生出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行为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又促进着合理信念的巩固,好的体验也将进一步激发好的改变行为(E)。

如何将将坏事变好

反驳主要有四种方法,分别是:证据、挖掘其他的可能性、暗示和转移。

1.证据

反驳悲观想法最有效的方法是拿出证据,用事实去证实或者证伪你的观点。

例如,当你觉得自己减肥不可能成功的时候,你可以计算出具体摄入的卡路里和消耗的卡路里,是否是因为自己吃得太多?

2.挖掘其他的可能性

生活中的事件往往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比如减肥不成功这件事会有很多因素。

是否每一顿吃得过多?是否吃得太快感觉不到饱?是否天生容易发胖?是否运动得太少?消极思维取向的人很容易以最消极的原因解释整件事(比如天生容易发胖,于是自暴自弃),但理性地说,这样的解释可能只占20%,而你要做的就是找出其他原因。

3.暗示

事实上很多事情可能真的对你不利,你的消极思维可能是对的,这时候需要用的技术就是“去灾难化”(decatastrophizing)。

把事情可能引发的最坏的结果想一想:今天迟到了就会让老板辞退你?吃了一顿肯德基就会一辈子肥胖?

4.转移

世界上的事情分两种:可控的和不可控的,消极思维取向的人很容易在不可控的事情上花过多的认知资源,而忽视可控的。

例如,有的人哀叹北上广房价太高(不可控),钻入了牛角尖而忽视了自己的努力(可控),明明能够用心赚钱的却耽误了大好时机。因此,我们要把注意力从不可控的事件上转移到可控的事件上。

在知道了这些方法之后,现在请你根据ABCDE法进行练习,找出自己的信念、观察后果,然后尝试用上述四种方法反驳,再观察自己的变化。请用如下的格式记录:

负性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这个任务当作日常工作来做,每天都要练习,并且持续不少于一周的时间。

愉悦

幸福有两种不同的情绪成分:愉悦(pleasure)和满意(gratification),前者有强烈的感官和情绪特征(例如兴奋、高潮、快乐、舒适等),而后者则来自内心更深处,当你做了喜欢做的事情之后便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我们先来谈一谈愉悦。

愉悦分为身体上的愉悦和高层次的愉悦。

身体上的愉悦

顾名思义,身体上的愉悦包括吃东西、舒适的味道、柔软的床、性的快乐等,是建立在直接感觉基础之上的愉悦,但同时也是转瞬即逝的。

身体的愉悦还有“适应”的特质,比如刚开始吃北京烤鸭觉得简直是人间美味,但是顿顿吃恐怕没两天就腻了,因此身体上的愉悦需要不断的新异刺激来满足。

高层次的愉悦

高层次的愉悦拥有身体上愉悦的所有特质,但是它往往不是来自于直接刺激,而是源于复杂的认知活动。

比如考试成绩好获得表扬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快乐,这快乐便是高层次的愉悦。

在讨论了不同类型的愉悦之后,我们的目的是要讨论如何增加愉悦。

增加愉悦有三个方法:习惯化(habituation)、品味生活(savoring)以及正念(mindfulness)。

1.习惯化

前面我们提到愉悦会被适应,也就是习惯化的问题,再好的山珍海味顿顿吃也会沦为粗茶淡饭,我们要做的是平分让我们感受愉悦的事物(而不是一次性地消费它)。

如果你喜欢吃回锅肉,可能每三天吃一次要胜过每天吃三次。你需要找出让你继续产生愉悦的时间间隔,避免自己产生习惯化。

2.品味生活

我们现在很容易就处于焦虑之中——应付工作、应酬、家务、子女…我们发现根本没有时间投入到真正愉悦的生活中。

心理学家布莱恩特(Bryant)和维洛夫(Verloff)通过数千名学生的测试,

提出了5种品味生活的方法:
i.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
ii.在脑海中有意识地记住该场景,或者保留纪念物
iii.自我赞扬,告诉自己很多人在乎你
iv.正念(下面会详述)
v.专注于一件事里,感受它

3.正念

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OnPurpose)、活在当下(InthePresentMoment)及不做判断(Nonjudgementally),是意识不在虚拟的思维世界里发散,而是专注于现实的事物。

以吃回锅肉为例,若在吃时保持正念,我们将主动感受吃的过程,并留意吃的感受以及我们的反应。

我们还会注意到自己是否正在专心吃饭,一旦发现自己走神了,就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带回到吃的过程。

若没有保持正念,表面上我们在吃,但实际上我们是分心的,在思考、体会其他时间,这样,回锅肉的好味道也只能体会到一点而已。

正念可以运用于任何一件事,而你会体会到焦虑的消散、人变得轻松而愉悦。

邀请你把上述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首先你拿出纸笔,列出一天要做的事情,然后运用这些技巧,尽量不受干扰地完成。

心流体验

说完了愉悦,该说说满意了。心理学上的满意必须提到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的“心流体验”(flow),意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比如当画家作画时,会全情投入,不在乎劳累、饥饿或不适,他们只会继续画,直到画作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画家正经验着美妙的感受,很多作家、运动员、艺术家、科学家都经常会有类似的感受;

除此之外,在希斯赞特米哈伊的调查中,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事都可能带来心流体验:东京飞车党在飙车时、芭蕾舞演员在舞蹈时、佛教徒在打坐时,甚至生产线的装配工在工作时都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因为这样的体验拥有共通的心理成分:

1.有挑战性且需要技术
2.注意力集中
3.目标明确
4.有即时反馈
5.全情投入
6.控制感
7.忘我感
8.时间停止感

奇怪的是,在心流体验当中你不会觉察到积极情绪,也是没有意识的,积极情绪发生在心流体验结束后,那时的你会感受到巨大的满足和喜悦。

满意

有一半的人比较难获得积极情绪,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生活不值得一活?

肯定不是,因为只要通过特定的方法,他们能全情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就能产生满意情绪,而满意情绪越多,生活的品质就越是高。

我们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当我们在做愉悦的事情时,很可能是在消费;相反,当我们处于心流体验中时,我们是在储备未来的心理资本。

可以这么认为,愉悦是生理上的满足,而满意则是心理上的成长。

举个例子。希斯赞特米哈伊使用经验取样法(experierencesamplingmethod)测量了全世界100万个样本,发现对于一些人来说心流体验很常见,这些人拥有自己的爱好、能认真投入、敢于挑战;

而心流体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很难以获得,那些人不专注、干一些不需要挑战的事(如看电视、刷微博等)。

虽然在心流体验发生之际,我们不一定能获得即刻的快乐,但是不断地学习、工作和创作一定会为以后的生活积累下非常好的资源。

再来看一看一个事实:客观上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我们更富有、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更好,但是当今抑郁症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是40年前的10倍,为什么?

抑郁症并不是器质性疾病,并且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它的发作,例如过高的自尊、个人主义、信仰的缺失、生活创伤等…

但是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我们正过度依靠短暂的愉悦生活而忽视了真正让我们对生活满意的东西——我们有太多的娱乐工具(游戏、电视、微博、微信等),有太多的美食诱惑,有太多的打折商品等待我们掏腰包,有可太轻易获得的机会……,这样的大浪冲向我们,令人难以招架。

试想一下,吃一块饼干,买来现成的饼干怎么也不会比亲自动手做的饼干好吃,因为后者让我们付出了时间、精力和心血。

也许好吃的口味能带来愉悦,但是时间、精力和心血可以带来的是满足。一切都有捷径,一切都不需要我们去挑战,那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这样的生活不可能不抑郁。

满意正是对抗抑郁的一味良药,而这不容易做到,因为愉悦的获得成本太低,而满意的获得却需要我们拥有技术、耐心和努力,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失败。

看电视不可能让我们失败,但登一次山却可能,有时候失败让人望而生畏。

可是,难道因为会失败就不去做了吗?站在山顶上俯视山脚的狂喜是吃一顿海鲜自助餐就能达到的吗?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

另外,家庭环境、早期的成败经验都会影响一个人的选择,但这些过去式不应该成为不去做的借口。

我要说的是,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着手开始做起来,忍受失败并积累成功的经验,不久你就会尝到满意的甜头。

摘自《真实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卡片作者牟惊雷

码字第82天,2017.03.30于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