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改变理念
改变理念,首先从相信技术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改变开始。改变执念,才能有所突破。内心不接受,如何能改变?相信:技术会推进更好的教育;并刻意练习:不断地实践中抵达更高阶的融合创新。
改变理念,反思你心中的教学是???生本课堂。应用信息技术:把多一些环节,多一些时光还给学生,更积极地去鼓励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来。信息技术支持下,课堂上迅速生成数据,看见每一个学生的思考,并促进学生之间有效对话的开启。面对真实的数据,我们放下“想当然的预设”,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看见学生思维的改变与成长。课堂是生成的,没有太多的“想当然”。
改变理念,牢记教学心法: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课堂活动的形式和数量力求简约,但内涵和质量绝不简单。删除“想当然的预设”,思考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的思考,促进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有不断产出学习素材的机会”,生成课堂新资源。起始阶段“慢“是为了“快”打基础。从全局统筹安排,不要仅仅只想在每一节课里追求“进度”。
改变理念,课堂上的“好教材“是由学生提供生成的资源。教师必须要更多地放下自己地“预设”,去看见学生地“生成”。教学的更高境界:教师要努力创造“高认知高参与”的问题,让学生们不仅投入并感受到快乐,而且还能进行深入思考。
改变理念,从改变顺序开始。原有方式:老师引导问题——归纳推论原理;改进方式:独立思考——小组活动讨论解法,达成共识——代表上台说明并归纳原理——熟悉原理,迁移应用。
改变理念,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师占用时间少;说的话少;提示给的少。学生时间多;说的话多;学生思考的多。挑战教师角色从谆谆教诲转型为从旁辅导。课堂转型分为三个阶段:1.调动思考力的高效课堂:为思考创造机会;实现学生思维的可视化。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高课堂参与度。2.建立合作意识的团队合作学习课堂(TBL):教师给予问题,团队成员一起分析问题、讨论方案、解决问题,实现真正合作。解决问题需要的概念辅助,初期可以是教师讲解,慢慢转化为学生自学。3.任务驱动的学生中心课堂:教师设计难度较高的任务,学生以任务为驱动,完成项目式学习。要求教师设计好任务,少讲多观察;学生自学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无法顾及全体学生,唯有改变理念,改变课堂形态,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学习负责,才能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