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两年的读书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讲。
一、 读书动机。
我读书的动机有三个:
第一个,是为了完成儿时的梦想。做一个读书人。我相信多少人心目中老师最好的模样就是,腋下夹着书,缓缓走向教室。十多年来,我一直在追寻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第二个,为了做事有底气,有话语权。当跟同事聊天,教研的时候你说“我认为”跟“某某书上,某个专家说”效果能一样吗?还为了孩子,给孩子做榜样一我工作了还读书,你学习更该读书了。
第三个,是为了摆脱困境。来到这所学校已经第十二个年头了,一开始来的时候孩子刚满四个月,一心在孩子身上,工作耽误了不少,曾经在大会上被点名批评过,后来经过好多老师的指点,才慢慢地走向正轨。
《弟子规》说:有余力,则学文。跟上大部队了,就有心思就开始发展自己的“自留地”。我发现我可以引导学生读书,我认为读书是语文最该干的事情,每周一次作文课,我两周上一次,把省出来的两节课,交流读书情况一读书推荐会。我忘不了第一次发到家长群里,家长反应强烈纷纷点赞:这才是语文课的样子!这句评语深深触动了我。我那时就思考,语文,该做些什么,什么才是语文该做的事情,什么才是教育该干的事情?我一直在寻求,却不得!
2018年,我孩子上小学了,我的关注点也随之改变,我不应该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更应该把目光放长远,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学生,也是一样的。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精神状态下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同时,我开始担任教研组长,我在想我凭什么能带领年级组的老师们前进?
这两个问题像山一样压在心上,作为一个特别内向的人,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就只能憋在心里!这个过程很痛苦,我一直再寻求出路。这几年我发现还真有出路,这条路就是一读书。《对白》里面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你遇到的困难前人也遇到过,你要善于读书,从前人那里寻找智慧。
第二,我的阅读地图。
2019年暑假,在牛桂玲老师的引领下,发现了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发现这真是一本宝藏书籍,所有的语言都那么贴切,仿佛从我的内心生长出来的文字,我明白了,一名教师要关注的是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一个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人。这本书,所有有孩子的老师,建议人手一本。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孩子不断犯错,他有可能不是故意,即使他知道是错的,他也有可能会继续犯错。于是当我看到学生反复犯错的事,我知道这不是他的本意。我就有耐心来对待这件事,有耐心来对待学生了。
后来我又读了相关的《正面管教》,感觉很好,这本书更专业,可以说是基础书籍,好多理论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读完这两本书,我觉得自己专业了很多。虽然我觉得没有改变什么,但是我觉得做事很有底气了。在开解学生和家长的时候,也有话可说了,莫名地觉得自己很专业。
自我发展方面,我觉得应该出去看看,出门开开眼界,身虽不至,心驰神往。于是管建刚老师关于作文的全套书籍10来本,还有他的《一线带班》《与女儿谈》,都让我受益匪浅,在对待孩子,管理班级的时候,都可以直接拿来用。最主要的是管建刚老师的书特别幽默,你读他的书特别畅快,生活是如此轻松。
后来去青州听课,听了王崧舟老师的课,特别喜欢。就入了王崧舟老师的《美在何处》《美在此处》,对于语文教学我就逐渐摸摸到门道。不见得我的课堂多么优秀,后来我发现我的课堂变了,无论在哪一个点,我都能跟学生拓展,吸引学生。比如带着学生背古诗当“人面桃花相映红",我就讲关于这首诗的传说,崔护与这名女子的故事。他们会听,专心的听,由此记住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伤感。讲到《搭船的鸟》,船夫穿着蓑衣,看到蓑衣你能想到哪两句诗?于是张志和的《渔歌子》和柳宗元的《江雪》贯穿其中了。
作为一名老师,自己的孩子学习却不如人意,特别很心虚。我就开始学习张文质老师的其他书籍。比如《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的勇气》《张文质说1教育的微革命》《张文质说2生命的见证》《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些书让我不再那么焦虑了,我懂孩子,得尊重孩子。
后来发现我又走到了一个死胡同,光读一类书籍会比较痛苦,而且这些书全部教给自己要克制,我会感觉比较憋屈。见识不到新的潮流,新的思想,会比较压抑。这时候刘雯雯老师推荐给我的《对白》《江南三部曲》《为什么是中国》,这些书看问题的角度新颖,观点犀利,打开我的思路。有一些点慢慢变成线,慢慢成了面。从外面看不到,可是内心很充实。
于是我打开思路开始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读了曹文轩的一些书像《青铜葵花》《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这些书让我很喜欢,喜欢里面那种带着微微的伤感,在困难的处境中人性在闪光,《王阳明大传》《李隆基大传》《苏东坡传》从这些书中,我看到了名人面对生活的变故,是如何应对的。《平凡的世界》则是从中获取了智慧,不断进取,向着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从《追风筝的人》《影子》知道了人性的真善美,从《海鸥乔纳森》获得了勇敢追求生活,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力量。
后来刷小红书,刷到了一本《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是翻译家杨苡写得,我们从中得知了民国时期的一些风俗,资产阶级的生活状态。还刷到了一本《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是叶嘉莹先生的作品,写得很好,比较系统的介绍了词的发展,补上了我对于词的发展知识方面的空白。
还有一项活动督促我开始读书,那就是2021年暑假加入了广东陈秀玉老师发起的“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每天500字,每个月写一篇2000字的精品文。有时候也会无文可写,就发现写读书笔记是一个好方法,可以应付。在这种情况下魏智渊老师的《高手教师》《高手父母教师阅读地图》,雷夫先生的《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1234部),吴松超老师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都进入了我的视野。尤其是《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吴老师从专业的角度指导我们规范的写文章,按照他的指导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调整角度,自我感觉进步很大。所以在此强烈推荐!
还有一些老师的书像云南普利辉老师的《一线教师如何快速成长》,李晓霞老师的《我看到了教育的星辰大海》,王大庆老师的《每
个孩子都是 天上的星辰》。一线老师的书,有一些实操性的内容值得借鉴。
第三读书的收获。
或许有老师说读书,读了也记不住,有什么用。我的记忆也不好,有些内容可能会张冠李戴。可是我始终坚信开卷有益。当你读一本书,里面的内容似曾相识,那你一定是在另一读本书读过类似的观点,“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那种感觉一定会引起你内心的震动。
这两年,我明显感觉自己的气质沉稳了不少,除了年龄的变化,还有一个就是读书带来的思考了。能够静下心来去想一些事情了,你爱读书就会形成一个气场,这个场会让你吸收同样爱好的人,你的视野会不断开阔。你就会变得豁达,不再为眼前的鸡毛蒜皮牵肠挂肚。
经典书籍启迪我们的智慧,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让我们有勇气面对生活的艰辛,有智慧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老师们,从此刻开始,做一个读书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