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我注册了简书,开始写作。40天里,我写了十几篇文章,先后被几个专题收录,其中有四篇,还被专题编辑推荐到“首页投稿”。
因此,有几个专题的编委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拉我加入微信群,有的微信群多达五六百人,少的也有二三百人。
加入微信圈,起初我是很愿意的,并抱有热切的期望——在简书这个平台上,大家都是写作爱好者;在微信群这块一亩三分地上,聚拢了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切磋一下写作方法,谈一谈心得体会,互相点评一下作品,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议,互相鼓励,共同提高认知和写作水平,不失为一桩好事和快事。
在各个微信群里潜水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些微信群里还真有些门道儿:
微信群的老大,通常都是由专题的主编来担纲,TA不经常露面;
群里的日常管理,一般由专题的编委们轮班负责;
群里有泡微信的常客,也有不断入伙儿的新人;
有闲聊八卦的,也有粘贴过来链接,央求别人点赞助攻的;
偶尔会有人介绍一下写作经验,经常有进了这大群来拉人,建立自己小团队的。
总之,在微信群里,听不到敲击键盘的声音,看得见的是奔跑着的文字:你刚发了一句人生感言,我还来不及掺和呢,他就发来一篇文章的链接;还没等你点开链接,阅读作品呢,那边儿又传来恳请“喜欢”加“关注”的表情包......
大家不停地刷微信——忙着表达自己的见解,忙着发链接,忙着拉票儿;群里群外忙得热闹,忙得和气,也忙得团团转。
很明显,这种写作群体扎堆儿,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刷存在感了;这种聊天,也不再是以一颗平常之心,互通有无,互通款曲了;“抱团取暖”成为大家的共识,于是互赞互粉蔚然成风。
的确,在简书这个平台上,有那么庞大的写作和阅读群体;面对网络数据刷新得那么快,各种题材和样貌的文章犹如过江之鲫,能够跃上龙门的少之又少;大家都心怀一颗提升自我之心,立志写作成才,挖空心思地咬文嚼字,码出的每一篇文章,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咋看咋喜欢,咋瞅咋得意,巴不得一下子成为爆文......
诚知此恨人人有,也曾因梦成大咖。
眼看着一篇又一篇的爆文圈粉无数,眼看着这个被签约了,那个的书要出版了,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挑战: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于是英雄不问出处,美女不问岁数, 大家一股脑儿地 迸发出写作的壮志和豪情来。
但是,写作本是一场文化苦旅:要有生活的积累,也要有阅读的沉淀;要有独到的见解,还要有恰当的表达方式;要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还要考虑读者市场的定位;要学会包装和营销,还要耐得住寂寞和冷清......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励志的故事,喝了一碗又一碗鸡汤,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只有那些目光锐利,能够看准趋势和潮流的,早就修炼好了写作功夫,储备了综合实力的人,如今站在风口浪尖之上,才能摇身一变成为了会飞的猪。
当然,在一些刷了十万+的爆文里,在一些网络写手里,不乏有一些以猎奇发迹,以追腥逐臭起家的,这个话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暂且不表。
总之,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断提高认知水准,找准个人写作定位,锤炼写作风格,一直走在写作的道路上,你才能越走越远,你才能用自我的独特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拉升人气指数,圈粉吸金。
当然,人气有炒作的成分,但这种炒作,不是你混个群,落得个脸熟;也不是你花了大把的时间用在互赞互粉,能够换来的;与其在群里央求别人点赞和助攻,不如把时间和心思多花在提高自我层面上来——
通过广泛的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面儿;
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来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厚重我们的思想,沉淀人生智慧;
坚持写作,用读者思维来调整写作方向,找准个人的写作定位,写出有料、有货、有景、有境界的文章来;
你要知道,靠树树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活得会更好:即便网络数据更新得再快,也刷不掉你个人的综合实力;
在奋斗的道路上,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进黄沙始是金”,时间会为你证明,此诗句不余欺也!
写作是一场文化苦旅,起步的时候,坚持本身很重要。我浏览了一下简书大学堂里一些“写作训练营”的资料,很多训练营都把写作培训设置成21天,我猜想,这可能是和心理学养成教育挂上了钩儿——养成习惯需要21天,但是要坚持下去,则需要N个21天。
把写作坚持下去,变成一种习惯,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让写作变成自律,任重而道远。这一路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磨难——
起步阶段,如同度蜜月,你与文字之间,耳鬓厮磨,吴侬软语,蜜里调油,花见花开,人见人爱;
过了蜜月,新婚燕尔尚有有余温,你与写作之间,恩爱有加,柔情蜜意,但又要有保留自我的空间,可供自我支配的时间,于是,有意和无意之间,你们之间因为距离,产生了美感;
可能用不了百天,你和写作就会迎来审美疲劳期:
坚持写作本身,会带给你心理上的束缚、压力和倦怠;
写作素材的短缺、难以提炼的主题、写作形式的变换、风格的锤炼等诸多问题束缚、缠绕着你,难以解脱;
苦苦 求之于认可、发表和变现,却又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面对着当下传统文学和新媒体文之间的激烈碰撞,你又不得不就写作方向、定位和样貌等问题,做一番冷静的思考,理清自我,进行调整和更新......
如此看来,在写作道路上的坚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握坚守中的要领和方法:
我们要不断调整心态,找准写作方向,定位适合自己的 读者群体,与时俱进更新写作形式,锤炼个性风格,写出实用、有温度的文章来,慢慢煮,耐心等,写作这“一炉雪”才能熬成了。
爆文《这些网站,让你 甩别人一万条街》的作者,是咱们简书作者刘星文。在谈创作时,刘星文主张——
要放开胆子来写,一些时候,胆量比才华要重要;只要敢写,你就已经超越了80%的人;
其次要会写,写自我熟知和能驾驭得了的,能为读者带来价值的内容;
刘星文是个十足的影迷,每年观影量都在600部左右;他爱好摄影、设计、APP,并且通过不断地打磨自我,成为这些领域的资深人士。为此他明确了自己的写作核心:手机摄影,手机拍电影,让普通人用影像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与此同时,刘星文及时调整写作方向,明确写作路径,坚持勤奋、踏实的写作,迎来了开挂了的写作生涯。
由此可见,真正热爱写作的,需要的是一种坚持和勤勉,需要及时的调整和改变,这样的坚持才有意义,这样的坚守,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遭遇瓶颈期,这个关键时期,你一定要咬着牙挺住:
一方面要降低自我期望值,分散和转移紧张、焦虑和茫然;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变化写作视角、写作手法,写作风格,触动自我理性分析,迭代观念,形成新的认知;还可以写一写系列作品,延续写作状态。
只有延续了写作状态,才能避免“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的结局,才能不断战胜自我,走出困境,去接近更好的自己。
以上,我说了夯实写作基础,改进写作方法,打造自我综合实力等几个方面,下面我要回答开篇提出的问题:在简书写作,也要混圈子吗?
我的答案是,写作很辛苦,混圈需谨慎。
如果你的出发点,是通过写作来结识有趣的人,说说八卦,聊聊天,顺便谈谈情说说爱,打发一些无聊和闲散,那请您就继续泡在一些可心的群里边;
如果你的出发点,是通过微信群这块一亩三分地,学习一些写作方法,分享个人心得体会,结合作品,倾听写作建议或意见,互相监督彼此鼓励,就要选择那些真正热爱写作,把写作当做一种人生追求的群里来落脚,扎根儿。
最后,我恳请各个微信群的 担纲和管理人员,请你们都多花一点儿时间琢磨一下微信群的建设和管理,你们都是写作的资深人士,尽量多现一下真身,露露面,做一下聊天话题引导,组织一些写作恳谈活动,限制链接次数,展开有针对性的点评,进行同主题征文活动等,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取代“抱团取暖”和互赞互粉。
欢迎关注 远山一墨的谈写作系列之三《在简书写作,开启我的右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