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幸读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人生几度秋凉》这本书,遂记之。
每个人写的文章多少都带有他当时的时代特色,梁实秋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家,他出生于清代末期,成长于民国时期,经历了战乱,他的文字典雅从容,充满了暖暖人情味。在琐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在寻常中发现生活的妙趣,于世间万象中感悟彼此的人生。
本书中选取了梁实秋经典的散文篇目,并加以重新整合编辑,突出生活的趣味与励志主题,让当下浮躁的都市人群重新审视身边的美好与光明,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不管世风如何浮躁,都尽量保持一份高雅、恬静和淡然。
本书共分为四辑。前三辑收录着以论述为主的短篇散文,篇幅不长,观点很强,话题涵盖了从谈话骂人、晒书割胆、喜怒哀乐到读书看画等各类主题。第四辑收录着以叙事和抒情为主的中长篇散文,回忆着青幼年时代以及众友人。
读完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雅室》和《清华八年》。
战乱时期,梁实秋曾经在重庆住过一段时间。
在北碚,应该是租了一个民宿。
他称之为《雅舍》,说是雅舍,其实也就是陋室近于危房了。
因为房子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盘绕山间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专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比鼠了更骚扰的是蚊子。每当黄昏时,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
如此陋室,作者却爱之有加,觉得便有了超脱芸芸众生之意。抬手可摘星揽月,垂首可俯视繁华而又不动声色,俯仰之间,收放自如。房子小而精,时而宾客盈门。
梁实秋细致回忆了他在清华园的八年光阴。记得他是14岁小学毕业后就离家住进了清华园,整个美好的青少年时期都在清华园度过的。也结识了许多有名的人物。
闻一多是学长,于是可以拉上他一起创办文学社。
梁思成是同学,于是可以邀请到同学他爹梁启超来学校演讲。
可以兴之所至去拜访周作人,期间还能偶遇鲁迅先生,这种买一送一的好事哪里找?
他跟郁达夫是朋友,郁达夫第一次来北京看他,两个要求,一是参观圆明园遗址,二是逛一逛四等窑子。
梁实秋本人也是了不起的民国大家,从小就很优秀,小学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园。
他主攻文学评论和翻译,跟冰心夫妇是毕生好友。
他回忆,一次在出国轮航上遇见冰心夫妇,久仰大名,初次见面,就开始寒暄。
梁实秋问冰心,出国进修什么?冰心说:文学。
冰心反问,他说:文学批评。
就这么把天聊死了。
据说早年梁实秋曾批评过冰心的,但这没影响他们的友谊。冰心也说他“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来,下笔千言,谐而不俗”。
语言很风趣幽默,总之,此书还是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