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湛若水从安南出使归来,来滁州聚首论学,两人一直谈到深夜。
王阳明问湛若水,老子和释迦摩尼都是圣人,他们和孔子有什么区别。湛若水回答:“我谓高广,在圣范围,佛无我有,中庸精微;同体异根,大小公私,斁叙彝伦,一夏一夷。”
湛若水此次还询问了王阳明浮游海外的那段经历,王阳明遂以实情相告,湛若水后来暗示皆是虚构。但是到了三月,王阳明还是将自己编定的《游海诗》一卷教给门人孙允辉。
湛若水看到王阳明滁州教学盛况,表示自己回北京以后,将与王阳明南北呼应,共倡圣学。
文森复刻《文山别集》,王阳明在序文中,重点阐述了尽心忠君的思想。
三月,王阳明与御史张俅、行人李校、员外郎徐爱、寺丞单麟再次同游琅琊,刻石以纪。
无论是前来问学、论学,还是离开滁州前往各地的学子,对传播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正德九年四月二十一日王阳明收到吏部任命书,获升南都鸿胪寺卿,仍为正四品,但从少卿升为了正卿,王阳明四天后即到岗报到。
于是大批士人又开始在南京聚集,来源分布广泛,既有旧门人,也有新进者;既有有出身的,也有没有出身的;既有现职官员,也有待任进士。
学生当中一类是太学生和落第的士子,如:
薛侃(字尚谦,国子监助教尚哲之弟,揭阳人)春闱落第,来到南京投在王阳明门下;
陆澄(字原静,又字清伯,浙江布政使司归安人)春闱落第,在徐爱的引导下,来投王阳明,开始时,一个月来见老师一次,然后10天一次,继而几天就来一次,最后直接搬到鸿胪寺舍,日夜服侍王阳明左右。“微夫子,几不丧吾生!”陆澄这样感慨。
薛侃录和陆澄录,后来都被收入《传习录》。
朱光霁(字克明)南宫试不第,入南京太学,拜王阳明为师,王阳明在《赠朱克明南归言》中教导说:“君子之学,以变化气质。”
王澈(字子明,号东厓,永嘉人)和王激(字子扬,号鹤山)兄弟、许相卿(字伯台,一字台仲,号云村,海宁人)、张璁(字秉用,永嘉人)、何鳌(字巨卿)、饶瑄(字文璧,行斋先生,临川人)、朱篪(朱节之堂兄弟)也都是南宫下第,来从学于王阳明。
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人)从孙允辉那里得到了王阳明的《游海诗卷》,他来南都国子监就学,和孙玺(字朝信,号峰溪道人,平湖人)同一宿舍,他自己留了半本《游海诗卷》,把另一半给了孙玺,两人一起投在王阳明门下。
周积(字以善,别号二峰,江山人)对易学很有研究,他在南京太学毕业后,即投在王阳明门下。
第二类是新科进士,如:
新科进士马明衡(字子莘莆田人)授太常博士,带着郑善夫的推荐信,投在王门下。
顾瑮(字英玉,苏州人)举进士第,授南京工部主事,其兄顾璘向王阳明推荐于门下。
新科进士黄宗明(字诚甫,号致斋,鄞县人)授南京兵部主事、林达(字志道,号愧吾,莆田人)授南都吏部考功郎中都来拜王阳明为师。
党以平(字守衡,号颍东,禹州人)举进士,授户部广西司主事,出差淮安,特意来南都受学。
新科进士金贲亨(字汝白,号一所,初姓高,临海人)、应大猷(字邦升,仙居人)、应典(字天彝,永康人)都成为了王阳明的弟子。